西国记法,记忆宫殿和利玛窦02——养娃记0113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努力陪伴孩子成长的中年胖子。
过目不往的国际友人,强。
利玛窦是干啥的

从网上可以查到,利玛窦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意大利传教士,1595左右。
说起来,离我们现在已经有400多年了。
既然是传教士,他的首要任务是传教,而为了更好地传教,需要融入当地文化。
他的重要使命首先是传教,期间传播了很多西方知识成就。
去过印度,后来从广州进入中国,并在这里生活工作了很多年。
一个外国人,能在汉语体系生存下来,并且有一定的成就,显然不是一般人了。
但是我们从今天的眼光来看,他的西学成就在离开故土以后,其实已经终止了。
也就是说,他的西学成就,应该是止步于离开的时刻。
主要原因是当时的交通,传递等等限制。
而后续的西学来源也许就是教会体系的互通有无了。
显然这部分的成长,毕竟还是有赖于科学和宗教领域的交流程度了。
今天寸土寸金的徐家汇还和他有些渊源。
利玛窦的记忆法

据说在传教过程中,需要了解我们很多的知识,四书五经等等。
然后从这些国人熟知的知识中融入教义宣传。
国人发现利玛窦的记忆力特别强。从网上搜到的资料来看。
利玛窦对国学经典能倒背如流,还特别加上,可以横着竖着来。
利玛窦为此写了一本书,也就是《西国记法》的由来。
这本书现在只有一本孤本,存于欧洲的一家博物馆里。
其中非常重要的思想是,肯定了大脑的记忆功能。
介绍到把要记忆的东西,化为日常物件,放在想象中位置的方法。
并提到了许多的中文字转图的方法。
记忆宫殿不是利玛窦写的

从这个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它的核心在于文字内容图形化。
更关键的是,不光是这个整体的思路,还有很多具体的做法。
要不然是没法执行的,总不能整个武功秘籍还得找人来翻译吧。
那么讲了这么多,记忆宫殿这本书其实是2000以后的现代学者慕写而成。
啥是慕写咱也不知道呀。
但是实际上,这个记忆法至少是没有出圈。
也许在记忆法这个圈子里面非常盛行,因为确实有很多人类记忆上的惊为天人的操作。
普通人觉得可能一副扑克牌看一眼就记住顺序已经很强了,但是有人可以把几十副扑克牌的顺序都记住。真的是走马观碑了。
但是很奇怪的是,实际上它并没有太出圈。
记忆宫殿成书大概是2007年前后。而有点出圈的TVB《读心神探》大概是2010年前后。
此后至少没有像其他方法那么普及。我想可能是它的难度有关。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中学阶段,叛逆的萌芽已经越发明显,许多看起来无法接受的缺点,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绪管理不善,丢三落四,凡此种种,一应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给打坏了。不管如何,还是希望尝试着记录这段经历,聊以慰藉,抚慰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