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影史考点 | 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与演变

2023-10-27 14:33 作者:研必果艺术考研  | 我要投稿

武侠电影是中国商业电影的重要影片类型。中国的武侠电影,犹如美国的西部片,已成为民族类型电影的标志之一。武侠电影包括香港的“功夫电影”和“武侠电影”,也包括大陆的“武术片”和“神怪武侠片"武打片。武侠电影作为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电影艺术门类,它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武侠电影以他特有的打斗场面,刚强不屈的侠义精神,温柔细腻的感情,深深地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包括世界人民的喜欢。武侠电影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启蒙时期

1928年上映的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意义非凡,它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神怪热。影片于1931年被国民政府查尽销毁。《火烧红莲寺》在大陆拍摄了18集,第19集诞生于香港。到1931年由于国内政治经济状况的恶化国民政府禁止《火烧红莲寺》等神怪武侠片的放映和拍摄,以人为的方式切断了武侠电影的高潮。此后武侠电影也成为在世界影坛上最富于中国特色的电影种类,这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上映后广受欢迎,一时有万人空巷之感。

二、发展大师时代

随着武侠电影在大陆被禁,武侠片南传转移到香港,武侠电影在香港得以延续和发展。武侠电影在香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并达到巅峰期,涌现出一批武侠电影大师。1949年胡鹏导演了粤语片《黄飞鸿传》,无论是对于香港武侠电影还是整个中国武侠电影而言都堪称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黄飞鸿也成为了香港武侠电影史上最为热门且长盛不衰的经典角色。从1967年开始香港国语武侠片迎来高潮。张彻导演的《独臂刀》和胡金铃导演的《大醉侠》《龙门客栈》成为香港国语电影武侠世纪的成功标志。1960年代末期到1970年代中期是张彻导演创作的高峰期,张彻的武侠电影重要代表作品也出现在这一时期,如《独臂刀》《金燕子》《报仇》等。从此扭转乾坤,开创武侠电影新纪元,使得武侠电影正式取代文艺言情(加歌唱)而成为港台商业电影的绝对主流,影响数十年之久。胡金铃也是中国武侠电影史上一位大师级人物,他还是中国第一位扬名国际影坛的导演。其《侠女》在第2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获金棕桐奖提名并获得技术大奖。

三、 巨星岁月

代表人物:李小龙、成龙、李连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的香港影坛,李小龙汲取了美国先进的技术经验,回港以后带领嘉禾在泰国拍摄了第一部作品一一《唐山大兄》(1971)。成龙则将功夫和喜剧结合起来,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喜剧类功夫动作电影。自1978年的《醉拳》和《蛇形刁手》开始,得以一路走红到今天,如果说李小龙是香港影坛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巨星的话,成龙则是继李小龙之后的第二位发迹于香港的国际动作巨星。1981年由李连杰主演,张鑫炎导演的《少林寺》同样是一部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少林寺》这部影片上映后瞬间轰动世界,掀起了世界武术热。

四、 创新与浮躁期

代表导演:徐克、程小东、何平、李惠民、李安、张艺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在香港由胡金铨挂名,程小东、徐克联合导演的《笑傲江湖》、李惠民导演的《新龙门客栈》、程小东导演的《倩女幽魂》、徐克导演的《黄飞鸿》成为这一时期武侠片的代表作,这类影视作品的拍摄特点是想象力异常丰富,武打场面设计天马行空。随着这些影片的上市,古装武侠片开始重新为人们关注。 直至1990年,由何平导演拍摄的《双旗镇刀客》是当时大陆武侠动作片的扛鼎之作,本片在影像风格上具有史书上游侠的味道。 21世纪中国武侠电影历史的开篇是李安《卧虎藏龙》,《卧虎藏龙》算不上一部“纯粹”的武侠电影,里面有许多西方的因素在里面。《英雄》则是张艺谋导演面对电影全球化和商业化的背景,实现自身艺术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 回归时代

代表导演:王家卫  代表作品:《一代宗师》

《一代宗师》坚守的创作理念仍是传承中国武术精神,王家卫将这种理念直接切入到电影的故事情节以及片场的美术设计之中,包括对于不同明星的形象定位,也是依据不同武术门派的特点。在电影的打斗场景的细节展示方面以及环境气氛的铺设营造渲染都让这部民国动作片弥漫了一种电影化的诗意情绪,可以称其为诗意武侠。

参考文献

1.中国武侠电影史- 陈墨著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2005 2. 2017中国功夫·动作电影研究- 贾磊磊主编 -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11 3.影视鉴赏- 杨晓林主编;张振华审订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16

影史考点 | 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与演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