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桌前有两台手机,一台是徕卡,另一台也是徕卡
2018年那个高考结束的夏天,我还记得被iPhone X统治的恐惧,那段时间国产手机的刘海和背面指纹简直是泛滥级别;连我爸妈都知道苹果手机卖到了8488,还问我要不要买,我说这tm也太贵了不行。华为长期的广告攻势也有了成效,我感觉从p/mate10开始,身边的认知度就高了起来,店面四处开花,很长一段时间看电视都被“人像摄影大师每一拍都是大片华为p10系列”洗脑。那时候本地的大三星柜台和小三星门店也还没有消失,当时真的听说有个土豪同学买了s8勃艮第红,心想这年头怎么还有人买三星的。好,我就这么“错过”了两部神机,不过说白了还是穷,家庭条件摆在那呢。



多年以后,当我站在万达小米之家的小米13面前,准会想起高考结束当天卖场店员向我推销《最好的学生》小米8的夜晚。当时我一看,这下巴我忍了,刘海我也勉强忍了,背面指纹?如果我要解锁正面朝上放着的手机,岂不是要把手机翻过来?实在忍不了了!第二天我去了华为专卖店,一看p20,小小巧巧,而且人家起码上下是对称的,只要关闭刘海区域显示,屏幕瞬间顺眼大半,还有高贵的正面指纹!



2021年的夏天,正是大亮码时代,970每过一级菜单都让人心急如焚,三餐都要进出(独立)宿舍区的我被折磨得决心换机,当时我还奇怪为什么京东上各家手机的好评率都这么低,结果……我跳进了更大的一个坑……当时我也是被人忽悠了,人家说“买pro,标准版管生不管养”,这话放k20 k30可能是对的吧,可到了k40就……
三条八的坏处除了发热以外,续航也是差到离谱,亮屏时间是四小时,你没听错,我反复验证过(但是一次刷机卡米损失了截图),早上9点拿到自习室,忘带充电宝,下午就开始疯狂找能充电的地方,我不愿意回忆那次的情况了。


为了摆脱三条八的苦海,我开始高强度数码圈冲浪,决心不调(diao)好不下单,甚至还试过root(感谢极客湾要不是他们的视频我还以为刷机这事已经灭绝了)。随着12s系列发布,小米把徕卡ntr了过来,还调出了东西,13主长广三摄齐全,8Gen2 GPU起飞,所以我的心里已经暗暗有了打算。但是今年考研失利,我本来是不抱什么希望的,没想到春节回来过年的姨妈慷慨地帮我刷了钱,我简直感激涕零。赠送的两种尊享礼盒中我选了冷暖风扇+咖啡杯,咖啡杯给姨妈了,she deserves it。当时小米之家柜台边还挤着好几个顾客,结合京东榜单,我估计小米13卖的应该还不错。



外观
我其实喜欢蓝色,p20就放弃了那个很炫目的渐变色选的宝石蓝,就是这玩意不耐磨,我裸机用过一段时间就磨成这样了,那叫一个心痛啊,反正我以后是绝不敢裸机了。小米13的蓝色是素皮,我一听网上关于素皮掉皮的传闻就发怵,遂选白色,毕竟12s的白给我印象就不错。当然愿意加些钱的话,上深空灰水泥灰也不错。

虽然说8和13俩次都有“对标iPhone”,但小米13绝对要好看得多,起码这个正面四边等窄的观感真的是无与伦比,米8属于是抄都没抄明白。有人说相机模组也是抄苹果的,我不同意,这涂黑矩阵不就是11u和mix4么?画线分割不是米12么?这不就是网友最喜欢的“传承”吗!

续航
小米13现在的续航讨论非常玄学,一边是各大媒体测出来非常优秀的续航成绩,一边又不断有用户抱怨续航差劲。我自己的话,毕竟上部是红米,当然直接小米换机走起,出厂.08系统下一天下来亮屏五小时,我当时有些失望,不过安慰自己,毕竟k40pro那个贵物连保四小时都难,没关系,五小时也很厉害了。而且那时候.13版本社区风评不好,.08还是绝版系统,我不敢更新。
直到开发版内测推送.17后,我咬咬牙刷了全量包,并且按网上教的玄学方法,插电重启一次直到充满。之后续航突然就好起来了,1%电量能用5-6分钟,薄纱只能3分钟的k40pro。我猜有可能是小米换机未触发app编译优化,更新系统后则会重新编译;或者如网上所说是电量显示bug。当然跟有些人七八个小时的水平比,我这个也不算好,可能机器体质中等吧,或者.17的确相对更耗电。


(冻结Analytics,快应用框架,智能服务;默认刷新率。不过我也用过一段时间120hz优先,但感觉锁60的app我用的都不多,应该并不是影响续航的主要因素)
续航的玄学可能是因为,安卓的待机耗电是不容忽视的,媒体往往测试的是持续使用环境,和间断使用一天相比,其实亮屏数据上更有优势。另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结果,除了众所周知的5G/Wifi等,我还发现小而美的耗电量与消息频率相关,如果你的QQ微信消息特多,它们就会被频繁唤醒,疯狂吃电。好在Mi Push支持QQ了,我可以取消掉QQ的自启动,立马省掉一大截电。
至于p20……从我妈的手里退下来前不久,她去华为售后换了一次电池,然后说待机还是蹭蹭地往下掉电……(我怀疑还得怪小而美)
拍照
(如果没有特别标注,均为最近最新版本系统拍摄)
我买小米13就是冲着徕卡风格来的,主长广三摄齐全,记录日常完全可以胜任。不过你说它硬件也不能算强,所以不能把期待拉的太高。至于p20,我本来是不抱期待的,毕竟只有pro有4000w的那个真·夜视仪,p20“等级森严”,还有镜头磨损和“可能的负优化”。不过实测后,常规环境我觉得其实也还不错,解析力也没低多少。甚至常规城市夜景,p20的夜景纯净度还能反杀,毕竟米13有个问题,就是过于积极的提亮策略,毕竟底不够大又要搞徕卡味不压光。哦对还有眩光伪影。小米的优势在于,一眼看上去色彩更舒服更丰富,这徕卡色彩科学还是有点东西的。






当然,到了对所有只因都是地狱副本的极限夜景上,p20就彻底翻车了。不同于它的大哥夜景秒天秒地,它拍出来巨糊还偏红,根本没法用,而且估计并不是负优化,因为18年的照片也是这么糊,查资料发现花生说早期视频也提到了这点,看来到了鸿蒙时代都还没修好(或者是修不好)。至于逆光……我觉得也直接抬走吧。另外华为的AI场景识别用力真的是猛,太过猛了,它能把植物园小森林p成绿油油的原始森林……








徕卡经典嘛,的确毒!不过到手了就会发现其实它并不太泛用,是很有可能阴间成片的;而徕卡生动画面明亮,色彩丰富,更有活力,日常按快门不用有顾虑,所以我大部分时间就留在生动了。大师镜头包也有类似情况,以防火星,这个功能是限定在人像模式中的。50mm是最适合日常拍人的,我愿称这才是真·人像摄影大师每一拍都是大片(p10:?);35mm固然好,可这黑白的你敢拿来拍家里人吗?剩余二者我就只能想到摆拍了,比如给npy拍大片,好了手机有了,npy哪里领?而且它这个人像模式的取景框帧率有点感人,拍摄本身倒是不影响。



屏幕
在米13之前,最吸引我的手机其实是一加ace pro,这手机哪哪都好,就是没有护眼调光,直接给我劝退。关于频闪问题,我认为并非空穴来风。我从小上网,lcd我能看一通宵,oled我虽然能用下去,看两三个小时眼睛就很不舒服,说明频闪的确会让眼睛过快疲劳。从k40pro换成mi13后,我明显感觉到眼睛“松了一口大气”,至于什么显示质量,有身体健康重要吗?
我知道并且也理解你们吐槽小米13的1080p和8bit,但是华为早期大部分机型以及k40的屏幕,懂得都懂。我个人虽然分辨不出好坏屏幕,但在p20上拍照当场查看,和传到小米13上查看,总让我以为像两张照片;所以我拿到这块屏,体验已经是巨幅飞跃了。日光下p20已经“很暗”了(毕竟是lcd),小米13仍然坚挺;新机到手打开hdr视频的一刻,我感觉我前俩手机支持的hdr都是假的。hdr照片显示功能也非常棒,就是它本来拍照就亮,再一hdr有时跟过曝了似的,可能这就是它出厂默认并没开启的原因……
当然我觉得也没必要对p20求全责备,“现已加入lcd无频闪豪华套餐”!

音质、震动
我最好的耳机是airdots 3 pro,你问我也没用,跳过。
震动只要不是转子(马达)就行,但是……p20似乎不是转子,但震感赛转子……
性能
当时我要是晚买半年手机,就能用上980,可惜晚不得。刚买的那个暑假我还玩崩3玩的不亦乐乎,可能因为是我第一次玩手游吧,还觉得挺流畅的。不过性能不足的问题迟早会暴露,除了上文说的健康码以外,微信公众号打开也有足足好几秒的施法前摇,我寻思你这不就是个破网页吗干嘛要这么久?原神中画质其他全低,看起来有个二十几帧嘛,画面也有switch级别,能玩了已经,切人卡顿甚至比三条八还短(888:你礼貌吗)
至于米13……原神体验没得话说,太爽了,这回真给他调好了,720p冬天基本只感觉到体温,高画质864p的清晰度那更是无敌舒适,指定游戏机。而且摆脱三条八以后,我终于可以放心地享受优雅档位的系统动画了,体验真的是全方位大幅升级……等一下我气压计和视频插帧跑哪去了?

系统
华为的动画还是可以的,p20没有高刷,970按说也不太行,但它的动画几乎都是满血没阉割的。miui14我的评价是读作miui14写作miui13.5,结合我k40pro开发版的经验,流畅度的确有提升。大文件夹九宫格加了,但是我朋友转给我一张他的截图……呃……金凡的🐎先关起来以观后效。

全面屏手势不灵敏问题,关闭小白条确实能感觉出来,不过.17版本就感觉不出来了,应该是基本修了。断触没发现,毕竟我不是农p不懂这个。
广告方面……这是碰都不能碰的滑梯()
我个人观察了几天,觉得二者的广告可设置项其实半斤八两,但华为之所以更被口诛笔伐,原因在于经常“关了但关了个寂寞”。比如华为视频,看相册本地视频也会有“精选视频"连播,你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开关关闭,但是开关并不会消失(彻底消失必须关闭在线服务);负一屏的“发现”也是同理,你把所有开关都关了,他还是在那里。智慧助手里我把写着新闻和广告的选项都关了,它还是照推不误。
当然这时候有大聪明要问了,up主up主,你为什么不禁用推送关闭在线服务呢?为什么不用鸿蒙工具箱卸载呢?我当然知道,而且也的确可以去除所有广告,但问题在于上述做法可能影响应用的正常功能。比如我曾体验过负一屏自动检测出门、停车、出游等场景的功能,这功能还是挺方便的(虽然我用不上)。万一有人需要正常功能,那他们还是不得不随之忍受广告。这种“皮肤发痒就把皮剥了”的做法是否称得上“可以关”,我觉得要打个问号。当然我明白华为也是为了“活下去”,但是我觉得既然都给了用户选择权,那就应该尊重之。




小米好在系统应用只要你关了就一定能关到位,例如小爱负一屏这种高频应用,浏览器也可以切简洁模式。不过一些更外围的应用,如应用商店、主题壁纸和小米社区等的贴片广告仍然关不掉,不过好在后两者可以卸载,壁纸的推送也可以直接禁,我又冻了仨应用(见上文),再注意别被万恶的浏览器下载app导流骗到,我几乎没觉得对日常体验有什么影响。但小米也有不好的地方,一是从消息通知进入应用通知详情,从emui起华为就能显示通知来源项,miui至今做不到这点;二是生怕用户不更新,必须root上连招才能真正破掉系统更新;而鸿蒙工具箱禁用系统更新易如反掌。其实你看,用小米的发烧友多,用华为的普通人多,上述这些设计其实还蛮符合受众群体的(乐

结语
有一个奇怪的定律我觉得比十三香还管用,那就是红米k系列和小米兄弟阋墙。k20pro打倒了小米9,小米10新一代钉子户结果k30u最近还在挨车,k40 k50都不错于是米11 12连翻两代。现在小米13调好了,k60又被真我一加合伙踹翻……
我对手机品牌的心态其实挺开放,一方面我很清楚,任何一家公司的目标都是赚走你的钱,从来就没有什么“良心”“情怀”,只有“生意”“形象”“刀法”,消费者能做的也就是权衡利弊;另一方面各家的长处我都有所兴趣。我毕竟算个(伪)技术宅,能搞机对我来说就是铁巨大加分,这就是我选小米的原因。但是搞机代表的“自由”,代价就是牺牲“稳定”。苹果和华为的封闭固然令人不爽,但它们也提供了普通消费者最看重的“稳定”,这种“稳定”是支撑他们当回头客的根本所在。封闭也造就了它们的生态帝国,以及在新功能和新技术上的执行力。我有一台iPad mini2,算是用过iOS,能感觉出来苹果处处打造的那种独特的“气质”,App Store也有很多宝藏应用;不过iPhone实在是太贵了,在它的巅峰期我就高攀不起,现在没有了往昔的统治力,我更是不会优先去考虑它,不过录像优势我还是挺眼馋。我也一直会是华为的潜在用户,如果麒麟能王者归来,华为再出优质旗舰的话。一加最近似乎也口碑翻身了,而且它也能搞机,多一个选择对消费者永远是好事,给卢总一点小小的百亿补贴震撼!
综上所述,天底下没有完美的手机,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手机,用的开心就是硬道理。我在查资料之前,也没意识到p20被刀的这么狠,但三年下来也照用不误。只要不刷什么“数码圈”,手机立即顺眼10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