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唏嘘!90后的佼佼者孙宇晨、戴威,已成了“骗子”的代名词

2020-12-19 13:11 作者:侃见财经  | 我要投稿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创业者。

60后、70后赶上了互联网发展的浪潮,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中坚力量。80后也凭借着地产红利实现了财富自由。唯独90后、00后,既没抓住互联网的尾巴,也没享受到买房的红利,职场上还被打上了“另类”的标签。

没吃过苦、任性是职场对这一届90、00后最“基本”的认知。


几年前,一波90后的创业浪潮席卷了大江南北。手握重金的投资者在“看不懂”和“不敢投”之间徘徊许久。后来,新东方的创始人徐小平打消了投资行业的顾虑,开始谨慎投资90后的创业项目。

一时间,超级课程表的余佳文、礼物说的温城辉、泡否科技的马佳佳、卖米粉的北大硕士张天一、大奖避孕套的刘克楠、只活1%生活的陈安妮如雨后春笋般,成为了创业市场的主流。

作为90后的代表人物,他们有着跟传统不一样的互联网思维和认知,但是缺乏对商业最基本的理解。夸张吸引眼球的方式的确让他们积累了不少粉丝,但后互联网时代下流量思维没有解决商业的困境,如同美图秀秀手握过亿用户却找不到合适的转化路径一样。

最终的结果显而易见,他们的声音在市场上越来越小。

从投资人盲投,到最后彻底的失去了声音,前后没超过两年时间。

随之而来的共享经济,也很快替代了90后创业者成为了市场的新热点。共享经济打破了年龄的界限,也冲垮了互联网的流量思维。


“烧钱”成了他们的代名词,不怕花钱,只争朝夕。

滴滴模式的成功,让市场为之疯狂,一波波能被打上的共享标签的产品,都披上了互联网的外衣,从雨伞、充电宝、到共享单车,最后到比特币延伸出的各种币。

这时候“割”成了一个意外走红的词。

当然,市场的主流依然是60、70后的投资者加80后的创业者,90后基本仍是创业市场的“边缘”人士。

唯一被称得上代表的几位,一位是ofo创始人戴威、另一位是花了3200万同巴菲特吃饭的孙宇晨,后来也都成了“骗子”的代名词,时代的炮灰。

更狠的是蛋壳公寓的高靖,嘴里经常满口仁义道德,声称要给年轻人在城市里一个温暖的“壳”的伪君子,却成了40多万房东和几十万租户集体的噩梦。

是这代90后不行?还是时代没给他们机会?为什么他们总喜欢在普通人身上下“功夫”?问题究竟出在哪?

以ofo创始人戴威为例,原本其创立ofo的初心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可是当资本的“热钱”裹挟着这些年轻人作出了揠苗助长的决定。


现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摆在台面上,而ofo的押金若要全部退完,还需4548天,12.46年!

作为90后学霸创业者、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创业自带光环,相比于60、70后,他们不需要经历漫长的原始资本的积累,一个好的想法就能做成一笔生意。

可是,偌大个时代我们为什么就没能做出一些与谷歌、Facebook匹敌的公司?

如今的互联网赛道,已经挤满了巨头,掌握海量的数据,拥有数以万计的用户,他们没有心向日月星辰,他们宁愿在一捆白菜、几斤水果上耗费数亿几十亿上百亿的资金去掌握定价权,也不愿意在一套操作系统上多花一毛钱。

90后、00后创业者,深谙互联网的规则,在民生等项目上加上了互联网的属性,最终开出了恶之花。

翻开孙宇晨的简历,完美履历,加上丰富的人生,这是很多人一辈子都到不了的高度,但他怎么就沦为很多人口中的“骗子”了呢?

如果说80后赶上了互联网的尾巴,那么90后、00后的创业赛道又在哪?


钢筋水泥建造的房子不是梦想,但是这是众多90后心中的梦,相较于还要改变时代的70后、80后,90后活得更加“接地气”,也更加“务实”。

这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已经掌握了绝大部分社会资源的60后、70后,不应该再盯着年轻人的口袋,让年轻人活得有尊严一些,他们才能追求星辰与大海。你们要做的就是给年轻人创造仰望星空的条件。

时代的红利不能让一代人占尽,资本现在的所做,终究会反噬。手握创业的“杀器”(资本),其实从ofo烧钱开始,味道就已经开始变了,我们不能让90后的创业者都变成孙宇晨、戴威、高靖。

当我们心向太空时,我希望更多90后创业者能成为马斯克、乔布斯,而不仅仅只是李嘉诚。


唏嘘!90后的佼佼者孙宇晨、戴威,已成了“骗子”的代名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