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盒子美术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方法(一)
1.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美术育的内容及方式较为枯燥单一,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是根据已有教材或是既定的方案进行教授,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教课体系,往往是填鸭式的教育。另外,高校中美术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大多都是老师教案结合简单的艺术作品对相应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讲解,基本上是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照本宣科地教授。学生不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不能充分感受到美术带来的独特美感与体验,自然也就很难在审美上产生共鸣。美术是一门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老师和学生教学相长,互相合作与交流。

老师要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主动去感受艺术情感和体会艺术形象,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让学生成为鉴赏的主体。另外,作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学生每天都在大量接受着外界的信息,他们可能对老师讲解的优秀艺术作品不能很好地理解,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当代时事,对一些特定的作品进行深入剖析,让儿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
2.合理规划美术课程分布

现在美术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即教授绘画技巧为主的课程和美术欣赏为主的课程,但是这两者存在一个明显的比例失衡问题。部分高校为了升学问题几乎全部课程都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绘画基本技巧和基本技术,很少讲授美术欣赏等涉及精神或意识层面的课程。而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绝大部分是通过后者进行,所以教师要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优化。一方面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状态增加艺术修养课和相关理论课,加深他们对本课程发展过程的理解;另一方面要将其他学科加入美术学科的教学中,例如文学和音乐。
中国古代的优秀画作往往都会被题上一首优秀的诗词,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和美术自古不分家,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音和画的搭配都是极其美妙的。同时,教师在授课时应结合作品的人文背景进行讲解,充分挖掘其内涵,让学生从作品中吸收文学及艺术养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可以将不同理念的艺术作品介绍给学生,使其思路得到拓宽,理念得到改变,引导他们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艺术,而不是框在一个固定模式里边。

彩色盒子充分尊重孩子和知识,注重孩子们的思考和发展,以及艺术的重要性。同时,还要不断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挑战,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