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甄嬛传:正妻的心,妃妾的命!害惨沈眉庄的不只是皇帝和安陵容,还有她的父母!

2023-11-08 15:52 作者:南山橘暖读书时  | 我要投稿

大家好,因为后台接受了一个影视评论的邀请,准备挣一杯奶茶喝,所以今天说说甄嬛传里的沈眉庄。


沈眉庄端庄娴雅,贤良淑德,高傲矜持,一副封建社会标准淑女模板的样子,可是她的一生却总是在拧巴,总是在错位,最后以悲剧收场。


很多观众认为害惨了沈眉庄的人是无情的皇帝大橘猫,是黑心的小鸟安陵容。其实我认为这不尽然,沈眉庄的悲惨人生,从她进宫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了,真正害惨了她的最早的推手,其实是她的亲生父母亲。


一、出身和家教给了沈眉庄高傲的底气,从小按照当家主母培养

《甄嬛传》中出场的嫔妃们,在后宫争奇斗艳,争宠夺爱,除了要拼自己的美貌和才华,更重要的是娘家的家世出身。


沈眉庄的父亲沈自山是济州协领,这是清朝特有的武官名,在康熙、雍正时期都是正三品。协领伴随八旗驻防制度产生,虽然属于是地方官,但是一旗首领大员,责任也很重要。《清史稿》中记载:“城守尉、防守尉,掌本城旗籍。参领、协领以次各官,分掌驻防户籍……”


拥有如此显赫的背景家世,沈眉庄她作为沈自山的嫡女,她一出生就是正儿八经的大家闺秀,这种荣耀是甄嬛比不上的,更是安陵容一生都无法企及的。四大爷的后宫里,估计只有显贵将门出身的端妃和华妃可以懂得这一份骄傲。


从沈眉庄性格中端庄大气的一方面来看,她的父亲应该也是一位性格端正、爱憎分明的武官,他从小对女儿的教育也是封建官宦老父亲的经典套路:就是要有规矩,守礼法。


沈眉庄的母亲应该也是一位大家闺秀,她擅长主持中馈,辅助丈夫,教养子女,相夫教女,辖制小妾们,而且她还非常精通权贵圈子里的社交礼仪,包括宫里得规矩,一看就是以为有着丰富的上流社会社交经验的诰命夫人。


开头一集沈眉庄出场,打扮得美美地展示了一番,众位姨娘们都夸赞她“走得很好”“很合规矩”。这里侧面反映出沈家的家教就是要守规矩,不管是下人奴仆、姬妾姨娘,还是夫人小姐,行事必须要有规矩的。


剧中当妙音娘子余莺儿恃宠而骄,让沈眉庄给她让路的时候,丫鬟采月抱怨了一下,沈眉庄立刻就喝斥采月不应该背后议论主子。要知道采月可是自幼就在眉庄身边服侍的陪嫁大丫鬟,眉庄对她的态度就是主子对奴才的样子。


相比之下甄嬛对流珠、浣碧就随意亲切很多,近乎于像姐妹一样的相处。流珠和浣碧可比采月说过更多过分的话,做过更多过分的事情,但是甄嬛一般都是比较有耐心的教导,没有沈眉庄这样一下子就严格的端起架子训诫丫鬟。


这就是沈眉庄的家教给她性格中打下的烙印,她的父母应该是从小教育她,要想保持自己作为主子高高在上的尊严。奴才就是奴才,丫鬟就是丫鬟,这就是封建社会社会里的尊卑上下。


所以沈眉庄从小就被父母按照将来做名门世家当家主母的样子来培养的。如果眉庄没有入宫,而是嫁给一个像她父亲一样的武官为妻,她一定可以做的和自己的母亲一样出色。


可惜,她的父母给她安排了一条背道而驰的人生之路,这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


二、沈眉庄进宫给皇帝做妾,不得不委曲求全,以色艺侍人


沈眉庄这样一个古代高门显宦家的嫡出大小姐,要是生在其他的朝代,父亲不是官迷的情况下,也不用进宫的,但是很不幸,但是剧中的背景设定在了清朝。


清朝八旗在籍的女子,都是要必须参加选秀的,选不上的才能自行聘嫁。参选的秀女由皇帝、太后、皇后亲自挑选,其中家世出身比容貌更重要。


一方面皇帝要用这种联姻的方式笼络一些重要官员,另一方面显赫的家世可以保障秀女的教养也是高水准的。所以,出身高门,贤良淑德,才貌双全的沈眉庄毫无悬念的被选中了。


从剧中来看,沈眉庄的父母和她本人对这一点早就心知肚明的。沈眉庄作为一个古代少女,她或许知道当娘娘比一般命妇尊贵,但却不知道做妃嫔具体意味着什么。


所以,当她母亲让她彩排一下选秀流程,提前问她读过什么书的时候,沈眉庄就回答说读过:《诗经》、《孟子》、《左传》。这就是典型的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不管是嫁给文官还是武官,不仅能帮丈夫参考仕途上的难题,也能把儿女都培养的十分出色。


但是,做皇帝的嫔妃就不一样了,沈眉庄的母亲其实是懂得,她表示沈眉庄说错了,并且解释:“皇帝选的是秀女,充实后宫,繁衍子嗣的,不是考状元,问学问的。”


这里说明,不管沈眉庄的父亲是不是想靠女儿升官,荣耀家门,但是她的母亲其实很清楚秀女入宫的本质就是去当皇帝娱乐声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人。因为皇帝是一国之君,后宫佳丽三千,只有皇后才是妻,哪怕是皇贵妃也依然是妾。


古人说:娶妻娶德,纳妾选色。


正妻要贤良淑德,执掌中馈,相夫教子,管理家族内宅事务,跟丈夫具有平起平坐的家庭地位,是家里的女主人,被丈夫和所有家里人尊重。


沈眉庄在《甄嬛传》全剧中的高光时刻就是她盛宠之下,奉命学习处理后宫事务的那一段时间,她根本不用学习,表现的非常积极,得心应手,处理各种事务,算计筹谋都很熟练。直接让皇后看得疼,皇帝却很满意,这一看就是从小学成,在家里跟着母亲管家理事多年历练出来的本事。


只可惜沈眉庄她在后宫不是皇帝的正妻,她是妃妾。古代小妾主要就是娱乐丈夫,伺候正妻的。如果正妻生不出儿子,或者丈夫嫌儿女太少,那么小妾就要承担生儿育女的职责。这一点无论是在古代的民间,还是皇宫里,其实都差不多。不管这个妾出身如何好,学问如何好,人品如何好,如何得丈夫宠爱,如何与主母关系融洽,她跟男主人和女主人都是尊卑上下的关系,除非正妻去世,她被扶正当续弦才算真正翻身了。


由此,我们再来看《甄嬛传》里的大家闺秀沈眉庄,这个从小学规矩礼法,读书弹琴、管家理事的女子,她本该就是要成为高门世家大族嫡妻主母的,但却成了皇帝的小老婆,要仰人鼻息,不止伺候皇帝,还得伺候皇后,以及承受比她位份高的其他小老婆辖制,比如如华妃。这条路从一开始就不适合沈眉庄,错位、矛盾、纠结的悲剧都难以逃脱。


而我们看到眉庄以妃妾的身份处理宫中事务时,尽管她自己非常的开心,工作热情爆棚。但皇帝不当回事,皇后也一笑了之,宠妾华妃则特别不满,认为眉庄夺了她的权不说,还夺了她的宠,并为了讨好帝后,节省开支,严重降低了她的生活质量,连肉和蟹粉酥都吃不上了。


尽管缩减开支的旨意是皇后下的,但是华妃和颂芝在宫里抱怨骂的人却是沈眉庄,说她“拿着鸡毛当令箭”,转眼华妃就利用这个机会拿了私房钱去补贴宫女太监赚了一打波人情。


结果就是沈眉庄白忙活一场,却枉做了小人,成了皇帝、皇后、华妃三个人博弈的棋子。她明明哪里都做得很好,但又全都做错了,因为管理后宫是皇后个是正妻该做的事情,虽然也有妃子协理六宫,也有女官管事。


但眉庄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贵人,连协理六宫的权力都没拿到半点,她也不是女官。皇帝只是让她学管事,不过是利用她制衡皇后和华妃罢了,皇后本就多疑嫉妒的人,眉庄在她面前做事,肯定是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她要是只给皇帝弹弹琴,聊聊天,读读诗词,说说风花雪月,那皇后和华妃反而挑不出错来。可沈眉庄管事管的还非常认真,把后宫当成自家来打算,那就算没有华妃算计,如此出色又积极的眉庄,连皇后也断断容不下的,因为她这是抢了本该属于皇后的工作和风头,皇后认为她不本分也是必然的。


如果沈眉庄真的特别喜欢管事,真的想靠展示自己管家的本事赢得皇帝皇后的认可,在后宫里立足。那她首先不是要展示自己多么会管家,而是应该先争取到协理六宫事务的一点权力,而不仅仅是一个学着管事的资格。


她要先抓住皇上的心,赢得他的信任,然后生儿育女,最好是个皇子,保证至少升到妃位以上,才有可能协理六宫之权,也就有了和华妃、皇后博弈的一些资本。但是如果眉庄真的这么步步为营,又生了皇子,皇帝很可能也就不会让她掌权了。


眉庄也没有做到这些,因为她前期十足的正妻心态,根本不可能这样做。而她的好姐妹甄嬛就做到了。看看后期甄嬛能协理六宫,架空皇后,靠的可不是自己的管理才能,而是皇帝的宠爱和她手里的好几个孩子。


三、假孕争宠事件,皇帝处理的没毛病,但沈眉庄却在内心里单方面跟他离婚了


正是因为沈眉庄内心始终没有摆正妻妾的天平,所以她在甄嬛、安陵容先后得宠,自己的宠爱渐渐被分走的时候,就特别渴望怀孕。


这其实也是古代正妻大老婆的一种心理,否则她就应该想着怎么挽回男人的心,而不是生个孩子来稳固自己的地位。眉庄是一个博古通今的才女,她就算不知道北魏拓跋家“子贵母死”的典故,却不可能不知道钩弋夫人的故事,所以作为一个后宫的普通妃子,她凭什么以为她能生出儿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她的好姐妹甄嬛就厉害了,非常懂如何察言观色,争宠献媚,得宠的时候花样百出和皇帝猛刷亲密度,写诗吹曲品画弹琴跳舞,哄得皇帝眼里只有她一个人。而且还特别会说情话会撒娇会发嗲会示弱,既有绿茶手段,也玩欲擒故纵,所以就算她和皇帝闹得天翻地覆,也能顺利回来给孩子上户口甚至屠龙,因为她让皇帝对她欲罢不能啊。


甄嬛能成功在大结局当上太后,可不仅是因为她女主光环和手段多,更重要的是她有一种臣属态度,这里就不多分析了。


沈眉庄作为古代大家族的嫡女,从小也是见惯了后宅女人们之间这些尔虞我诈,争斗手段的,但是在家里那都是他爹的小妾们使用,然后被她妈一一打压收拾。所以,沈眉庄虽然都懂也都会,但却轻易不屑去用。


只有后来,她不得不给肚子里的娃找爹的时候,才露了一小手来了个“找镯子”套路四大爷,轻松达成了安陵容付出千百倍努力艰辛代价的效果,这就是沈眉庄摆正了自己在后宫里的位置之后,立刻就事半功倍的证明。


可年轻时候的沈眉庄心态就是一个正妻,她既不屑于争宠,也不认为要和其他妃嫔如何斗的你死我活,她认为她是可以独善其身的。于是她就被华妃狠狠利用了一把,还差点儿丧命,以华妃的智商能把眉庄坑这么惨,只能说明是眉庄太大意了。


在“假孕争宠”这件事上,很多官中觉得皇帝做得太绝情了。其实人证物证确凿的情况下,又关系到皇嗣和欺君之罪这种大事,皇帝只削减了眉庄的位份,幽禁了她,其实并没有什么大毛病,滑马他是皇帝嘛,有时候处事就是看上去狠心绝情的。


但眉庄的反应非常极端,她从此心如死灰,内心里直接单方面宣布和皇帝离婚了!她认为虽然华妃害了她,但皇帝对她的不信任才真正令她寒心!


这与她的好姐妹甄嬛发觉是替身并错爱多年与皇帝决裂并不一样,眉庄在这里依然还是正妻心态,所以她才觉得皇帝理所当然应该给她一份平等的她尊重和信任。


如果她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妃妾小贵人,或者一个臣子,她根本不会生这么大的气,以至于心都拔凉拔凉的。比如后面甄嬛的父亲获罪,其实也是莫名其妙的冤屈,但他可不敢跟皇帝叫板冷战。


所以,后来甄嬛想法设法,整合各方面资源终于帮沈眉庄洗刷冤屈,可是眉庄却从此对皇帝冷言冷语,转而去抱上太后的大腿。这又多么像古代那些包办婚姻里的大老婆们,丈夫这里得不到爱,就去伺候婆婆,给自己在家里找个靠山好立足,守着活寡,保住性命和地位过日子。


这一招汉代的班婕妤用过的,沈眉庄不仅是学习到了班婕妤投靠太后的精髓,她前期的人设都跟班婕妤挺像的。


可是她又跟班婕妤不同,因为大橘猫比汉成帝可厉害太多。所以是沈眉庄心态问题,导致她重新上线之后依然没有搞清楚自己在后宫的主线任务不该是孝顺婆婆呀,毕竟太后已经老了。这一点连太后都看不下去,屡次提点眉庄该在皇帝身上下功夫,好歹生个一儿半女,以后也有依靠。


好在太后是真的很看重眉庄的,她不仅劝眉庄,赐给她不可描述的酒,亲口要求皇帝给她封嫔位,还亲自几次说和皇帝和眉庄。当然这也是因为眉庄身上的正妻气质,简直让太后觉得她比皇后还像自己的正经亲儿媳妇。


别看这位太后也是妃妾出身,但人家当年可是四妃之一的德妃娘娘,上一届宫斗冠军,她既能一眼就看出眉庄投靠她的目的,也能看出眉庄的心思和骨气。


古代几乎所有的正经婆婆都喜欢眉庄这种端正稳重的姑娘做儿媳妇,会照顾儿子周全,劝儿子走正道,能管住家里大小事务和下人,教养好儿女,延续家业。


太后都看懂的人和事,皇帝岂能不懂?所以花心又阴险四大爷对眉庄虽然无爱了,但很希望能更眉庄和好,最好能跟她生个儿子。所以他跟眉庄道歉的时候,也做到了一个古代帝王的极限,他想拉眉庄的小手被拒绝后,亲口低头跟眉庄认了错,但眉庄冷笑一下表示:您是皇上,您哪儿有错呀!于是皇帝在眉庄面前再次吃了闭门羹,只要走了。


对比一下甄嬛,就算失去了孩子,想开了照样主动用蝴蝶瞬间复宠。从此既给皇帝当妃妾,又给皇帝做臣子,帮皇帝开始打辅助,借皇帝之手铲除自己的敌人,接连升级;就算后来因为“莞莞类卿”和皇帝撕成那个熊样,比打入冷宫害惨的出宫修行三年,复宠也在一天之间。


而沈眉庄就像班婕妤一样,出身高贵,教养极好,自幼家里按照名门望族当家主母来培养她,德才兼备,端庄贤淑,清醒克制,不屑于献媚,也不屑争宠。甚至在“女子无才便是德”,“后宫不得干政”的清朝,眉庄比班婕妤还要惨的多呢。


她从皇帝这里得不到夫妻才有的爱、尊重和信任,又不能像民间夫妻一样合离,身上还背负着不能推卸的家族责任,她选择去侍奉太后,其实比伺候皇帝更稳妥一些,就是她侍奉太后的时间早了点,要是有个一儿半女再去,那就更稳妥了。


不过我认为沈眉庄这个人物真正的精彩之处在于,她没有像班婕妤一样孤老至死,而是勇敢地闷声作大事儿,她最终选择了为自己而活。


她从小就被父母用礼数、规矩约束长大,然后又被送进宫里,过了多年压抑、坎坷、煎熬的生活。她也曾有青云之志,想要荣耀家族,她也曾被皇帝宠爱踌躇满志。可当风雨过后,一切尘埃落定,她唯一的牵挂好姐妹甄嬛也重回宫中,稳固了地位。


沈眉庄终于敢面对自己,她冲破了内心的樊笼,选择和温实初走到一起。尽管这是一场违背了封建礼教和人伦道德的感情,但也却是沈眉庄的一次涅槃重生。


温实初虽然不能明媒正娶沈眉庄,但后来也算真心真意爱上她。承认那壶酒不足以动情,还为了保护眉庄自宫,把祖传的给妻子的玉壶放进了眉庄的棺材,亲自去给眉庄守陵。


眉庄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她从皇帝那里没有得到的尊重与爱,都从温实初这里得到了。


尽管眉庄后期在宫里为了生存也用了一些不道德不光彩的手段,也伤害了一些无辜的人。但她最终还是做回了那个“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高傲又有个性的女子。


她和皇帝决裂就绝不回头,九五至尊又怎样?作为丈夫不能给她应有的尊重,就同样得不到她的尊重。她对甄嬛说:“皇上是皇上,孩子是孩子,他怎可与我的孩子相提并论?”


这就是沈眉庄悲剧的人生。


她这样才貌双全的古代大家闺秀,她本该嫁一个门当户对的才貌仙郎,做当家主母,相夫教子,荣华富贵过一生。可惜她进了宫,做了皇帝的妾,难改的心志和不可逆的现实铸成她的错位人生,她在痛苦、矛盾、悲伤、和暗算中早早陨落在宫墙里。


虽然后来眉庄之死是被安陵容报信,又因为温实初自宫惊吓导致的。可真正害了她的人,从根源上说是她的亲生父母。


他们从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让眉庄选秀进宫做妃嫔,就算不和甄嬛的爹妈学学,改变一下思路培养,就算不教眉庄如何做妃妾争宠,至少让她学会以臣子的心态跟皇帝相处,以同事的心态和妃嫔相处,这样起码眉庄在宫里不会吃那么多的亏。


毕竟以沈眉庄强大的家世和她的才华头脑,以及她和大女主甄嬛的情分,只要她能保住命活下来,在宫中混到平安终老,做个贵太妃应该不是啥问题。



甄嬛传:正妻的心,妃妾的命!害惨沈眉庄的不只是皇帝和安陵容,还有她的父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