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艾德权程ESOP认为企业在进行股权激励时需要掌握三点:
第一点,掌握核心高管的需求;
第二点,掌握控制权,保持公平性;
第三点,掌握股权激励工具,如股票期权、期股、业绩股票等。

一、实施方法:渐进掌握核心高管需求
企业创始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甩手掌柜”?这是很多创始人想要去做但却难以做好的事情。一个合格的“甩手掌柜”,不仅仅是简单地移交权力就完事,而是让核心高管能够与自己一起奋斗,并让这些随自己一起奋斗的核心高管们都能够受益,这才是关键。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做好股权激励,让核心高管成为公司的股东,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中来。对于核心高管而言,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更被他们所看重。股权激励也是如此,创始人需要将一部分的权力下放,让核心高管能够掌握公司的部分经营决策权,从而满足他们的后两种需求。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创始人难以把握实施的节奏,往往一开始就将公司实股给予核心高管,致使一部分得到股份的人员产生坐享其成的想法,失去动力;或者创始人股份被稀释,权力遭受挑战等等。
因此,创始人必须先拉入一部分核心高管,建立事业共同体、荣誉共同体。然后再通过这部分人去影响其他的核心高管,最后再逐步影响全体员工。
创始人在设计股权激励时,可以先给予股份的收益权,再给予股份的经营权,最后给予股份的所有权。这种循序渐进的分配方式,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核心高管的积极思维意识,进而让权力实现很好地过渡。

二、股权激励防范:把握控制权,保持公平性
股权激励的逐步推进,外加投资者的加入,都会让公司创始人的股份被稀释,因此,创始人持股比例会随着投资者的不断加入变得越来越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创始人如何牢牢掌控企业控制权,贯彻自己对企业的战略方案,避免权力失控,这是创始人需要掌握的技巧。
通过延缓释放股份的方式,可以避免控制性股东权力的过早丧失,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创始人想要确保自己以后能牢牢把控企业的控制权,还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1. 防范小股东
在股权激励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虽然激励对象获得的股份比例很少,但是这个企业的决定权却在他们手里。
2. 防范股权平分
股权平分是指各个股东占有的股权相等。比如4个股东各占25%;3个股东各占1/3。
“股份平分”式的股权结构,在股权激励时是最需要防范的情况之一,它会使得企业的控制权旁落,且公司会陷入难以决策的情形之中,这将对企业经营造成严重的危害。
3. 防范非出资股东
一些企业在实现股权激励的时候,通常会采取赠予模式,这部分的股东并未出钱购买企业股份,属于非出资股东。
企业存在非出资股东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试想,对于白白送来的东西谁会珍惜?他们还很有可能会将股份随意出售,获取现金,从而使得外来人员进入企业的股东层,与创始人争夺控制权。
艾德权程是艾德控股集团成员艾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ESOP(员工持股计划)服务平台。通过自主研发艾德股权激励管理系统,艾德权程将彻底改变企业手工管理股权激励的粗犷现象,打造真正的“一站式”股权激励管理平台,提供To B企业级SaaS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