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鸽斤的助眠笔记03-区分双声道、穿脑、3D环绕的实现

2023-05-15 22:43 作者:此地无鸽三十斤  | 我要投稿

封面来自粉丝@晗宰i 自己卖的花花,超漂亮的!

目前我应用到以下提及效果的原创自制助眠稿件,其余会用到以下效果的稿件会在评论区更新: 粉丝投稿-洗耳球(BV1wo4y1W7gB)

自制助眠-洗耳球(BV1CL411m7TP)

自制助眠-中式采耳(BV1Zk4y1a7At)

1⃣️从单声道区分成双声道

该教程来源于@1649C 的稿件,感谢CC老师的笔记 https://b23.tv/R7VcbnM 这个其实挺容易的,适合没有双声道设备的助眠制作视频爱好者使用,就简单三步~ 软件:Adobe

Premiere Pro (简称:PR)

①将需要转换成双声道的单声道音频或视频导入软件➡️音频1在A1轨道,然后按住Alt键将音频1拖动到A2轨道会复制出音频2。 ②音频2需要比音频1延后5秒(将音频2直接往后拖动5秒即可),或者将音频2进行倒放操作,前者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从左耳到右耳的过渡,表现立体声效果,后者是为了让左右耳的听感不同,并且有时候倒放效果也很惊艳。(❕如果是倒放的话,补充知识点:图1来源于百度经验的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4dc408484308ff89d846f15b.html?fr=zywd。右键单击想要倒放的音频选择“速度/持续时间”➡️☑️勾选倒放速度并确认,即可完成倒放。)

图1:倒放的操作

③打开“

音频剪辑混合器

”(如果没有这个界面,在窗口面板勾选上就会出现),试着播放音频1或音频2,会发现音频1或2的两个竖条均有声音。(图2、图3均来自百度经验的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2fb0ba40404a4d41f2ec5f98.html )➡️音频1点“L”(即看到有一个圈加一杠的类似时钟🕤的图案,点击即可变成左声道)➡️音频2点“R”,即可变成右声道,这样单声道分离成双声道的操作即完成。

图2:音频1分离成左声道

图3:音频2分离成右声道

2⃣️左右穿脑效果(左右声道转移效果)

该教程来源于百度经验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6dad5075fe8671e022e36e3a.html。

这个穿脑效果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个人认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判断到底适合用哪种方法,不过对于我的助眠来说,我更倾向于使用第一种方法,比较可能有奇效。(图4到图7的图片均来自百度经验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6dad5075fe8671e022e36e3a.html。)

①随机性的手动操作穿脑 优点:随机性强,可能会有奇效,穿脑速度快 缺点:手酸眼累,关键帧会太多太密显得很乱 将音频或视频导入后,打开“

音频剪辑混合器

”,找到音轨的“

关键帧

”按钮并点击。(🔘如图4那圆圈的形状),即可开始记录关键帧。

图4:点击关键帧按钮可以记录

将音频或视频挪到最开始的地方,按“

空格键space

”开始播放,同时一直按住鼠标指针往所在音频的“L”和“R”处反复横跳拖动,从-100到100,再从100回到-100往复,鼠标拖动速度决定了左声道到右声道转移的速度,即穿脑的速度。-100为只有左声道有声音右声道没有,100为只有右声道有声音左耳没有。 当所选音频播放结束后,松开鼠标,关键帧会被成功记录,重新播放会发现已经如实转移声道。(如图7所示进行左右声道转移操作。❕另外我自己还会加入的操作是再重新播放一遍,并再试着滑动左下方的dB所选数值,感觉会有声音强度的变化,这个可以根据声音的特性进行操作,在觉得需要强化音量的地方提高分贝,不需要强调的地方减弱,但这个方法在教程并没有说到,并不是必须进行的操作,所以可以忽略。)

图5:通过鼠标滑动进行声道转移操作

②固定性的手动操作穿脑 优点:减少工作量,过渡自然,关键帧更少更整齐

缺点:穿脑效果体现缓慢,而且声道变化速度单一

打开“

效果控件

”(如果没有,在窗口处勾选),并用鼠标点击

声像器-平衡,在直线上

按住Ctrl键,可以添加关键关键帧。 松开Ctrl键后,用鼠标向上拖动为向左声道转移声音,向下拖动为向右声道转移声音,如图6所示。可以每隔5秒或者10秒添加关键帧,或者根据自己的习惯设定一个时间间隔,这个自己决定。

图6:通过鼠标上下拖动来实现声道的左右转移

最后可以用鼠标框选所有的关键帧,并右键选择相应的插值方式,譬如说如图7所示,右击关键帧选择贝塞尔曲线,这样的左右声道转移时的过渡会更平滑自然,不会显得突兀。

图7:用鼠标右键来改变声道转移的平滑程度

3⃣️

3D环绕

该教程来源于七步走

http://www.7buzou.com/ask/26412.html。(图11-图15均来自七步走http://www.7buzou.com/ask/26412.html。)

同样是导入音频或视频素材,音频1自动在A1轨道,对音频1按住Alt键往下拖动到A2轨道会出现音频2。 对音频1鼠标右键点选“

音频声道

” 音频1选择取消R声道,保留L声道,如图8所示。

图8:音频1只保留左声道L

音频2选择取消L声道,保留R声道,与图8相反。 两个设定都按

Enter

保存。 当看到两个音频如图9所示:一个显示“L.L”,一个显示“R.R”就是设定保存成功。将两个音轨拉高,直到能看见中间的直线。 鼠标直接移动时间线的定位或直接在时间点双击后修改时间并按

Enter

也可以到达想要的时间点,打开“

效果控件

”,在

音量-级别

上如图9所示按住

ctrl键

打上关键帧(或者直接按“⭕️”,长得像圈圈形状的图案,也可以添加上关键帧) ⚠️将关键点前面的直线向下拉可以降低这段视频的音量,形成渐入效果,如图9所示。

图9:打上关键帧并形成渐入效果

3D环绕的原理实现就是让声音在左右耳循环播放,所以需要如图10所示调整两个音道的L和R的音量,形成有起伏的折线。 L音量大,则R音量小,反之亦然。

图10:调整成有起伏的折线实现3D环绕效果

鸽斤的助眠笔记03-区分双声道、穿脑、3D环绕的实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