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苹果的发展史看产品经济转服务经济
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有很多小公司能卖出高价格来?脸书花190亿天价收购了Whatsapp。而Whatsapp总共只有55人。平均下来一个人差不多创造4亿美元。谷歌曾经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以色列做智能驾驶的公司,叫waze。这个公司大概100人左右。包括前段时间很火的Chat GPT,这是项革命性的技术。这个团队很小。80人左右。
大家去观察身边的企业,会发现一些公司规模不大,人员不多,但是这个公司的估值特别高。是不是小公司,大价值。这是一个概念。这是一种转型,这就是数字化时代的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
上图是路透社做的一张图苹果公司发展历程图。从图上可以看到下面有个横轴,它反映的是时间线,苹果从81年问世,直到2011年乔布斯去世,这 30 年的时间,苹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个是81年上市到1985年乔布斯被赶出苹果,二是1985年到1997年乔布斯在外面晃荡,一直到1997年正式回归苹果。
从1997年一直到2011年乔布斯去世,这一张图反映的就是这一段时期,上图还可以看到更细的东西。蓝色的波线是反映的是苹果的股价,线上有很多点,这个点对应着当时的产品。
这张图实际上是反映随着时间的推移,苹果发布的不同产品对它股价的影响,我们知道影响一个公司的股价的因素很多,比如说 CEO 的变动,比如公司的并购投资,甚至是汇率的变动,甚至这个天气都有可能会影响股价。但是在所有因素当中,尤其对苹果这样的零售型企业来说,它最重要的就是它的产品,因为大家真金白银的就是掏钱。
在苹果发展历史上,它最重要的产品是手机,为什么呢?因为iPhone推出来到今天, iPhone 大概占苹果的营收的一半。乔布斯被赶出苹果以后,苹果后来搞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产品。乔布斯回到苹果之后,他发现苹果的产品线太杂乱了,所以他画了个四象限图。第一个是专业用户用的、还是消费用户用的,第二个是在台式机还是移动端,用这两个维度画了四象限图。然后,所有不在这四个象限里面的产品,统统砍掉,化繁为简。
消费级、移动级这个象限里的iPhone,它到目前为止占苹果总营收的一半还要多,但从图上看,在苹果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出现在两个地方,第一个是2003 年iTunes,第二个是2008年app store的发布。这两个转折点是至关重要的。 2003年 iTunes 发布之后,苹果的股价慢慢就往上攀升了。
然而,苹果也和大多数公司一样,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虽然发布了app store,但到09年的1月20日,整个股价开始大反弹。然后一路高歌。那itunes的发布和app store的发布,对于苹果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苹果最重要的转型,它已经从iTunes开始,实际上已经从产品经济转向了服务经济,尤其app store发布。
为什么说这是苹果最重要的转型呢,因为苹果过去就是个硬件厂商,硬件厂商一般来说估值不高。而估值高的企业都有个特点,它要讲究可复制性和扩展性,比如说微信,它可以快速增长用户,微信的红包一夜之间就可以增长几千万个用户,它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和可复制性,它的社交软件增长非常快,它遵从网络效应。
而苹果通过iTunes,他就把唱片的生态圈拉进来了。他就用iTunes把上下游打通了,这个叫做平台经济,本质上也是服务经济。尤其是推出app store来的时候,它就变成了服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