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思学院|质量大师大卫哈钦斯在ILSSI研讨会上演说

在2023年3月15日至16日于布加勒斯特举行的 ILSSI 国际精益六西格玛与创新大会上,著名学者和质量管理大师大卫·哈钦斯(David Hutchins)就“方针管理”这一主题发表了卓越演讲。作为已故美国质量大师朱兰博士(Joseph Juran)的前同事,大卫在质量管理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他对这个话题的见解真正鼓舞人心。

大卫·哈钦斯(David Hutchins)是一位受世界尊敬的作家和顾问,他曾与美国质量大师朱兰博士(Joseph Juran)和日本质量大师石川馨(Kaoru Ishikawa)合作,包括为朱兰博士所着的一本书《质量管理史》(A History of Managing for Quality, 1995)撰写其中一章,以及在1979年在英国主持石川博士的一系列研讨会。

他在演讲中首先概述了方针管理的原则,这是一种日本管理哲学,专注于将组织的目标和战略与其行动和资源相一致。
除了他对方针管理的见解,学者大卫·哈钦斯还在演讲中强调了质量圈的重要性。

质量圈是一群定期会面,旨在识别和解决组织内与质量、生产力和其他问题有关的员工团体。
哈钦斯解释说,质量圈可以成为推动持续改进努力并在组织的各个层面吸引员工的强有力工具。
他的见解真正鼓舞人心,并突显了吸引各级员工参与质量改进工作的重要性。

优思学院认为,尽管质量圈和六西格玛的方法和技术不同,但它们都追求持续改进和客户满意度。实际上,质量圈可以作为六西格玛实施过程中的一种工具,来发掘问题和机会,并形成改进计划。
同样地,六西格玛的方法和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质量圈的改进活动中,以确保问题的根本原因得到有效地解决。
因此,可以说质量圈和六西格玛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质量圈的实施可以为六西格玛提供改进机会和数据,而六西格玛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帮助质量圈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并提高改进效果。
这种相互作用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改进空间和机会,促进了六西格玛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