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停产、裁员,广汽三菱退出历史舞台?

2023-07-14 17:56 作者:电车观察  | 我要投稿

广汽三菱在华还是没能挺过去。


7月12日,《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被公开,信中称产品受市场转型影响,销售远未达预期,经营陷入困境,公司于6月份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该全员信由广汽三菱总经理山本贤一朗、执行副总经理李曲明签名。


据悉,广汽三菱已经公布员工安置方案,在公司方面由人事部门率头,各部门协同处理员工的诉求,推进安置方案的落实。公开数据显示,广汽三菱2022年的员工人数2698人。“目前,广汽三菱的股东三方正尽全力推动企业的纾困转型工作。广汽三菱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依规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并尽最大努力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此外,另有媒体报道,目前广汽埃安的工作组已经进驻广汽三菱,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成为广汽埃安第三工厂,广汽集团也公布了广汽埃安ACS项目,投资金额为12.81亿元。预计可能在经过裁员之后,部分广汽三菱员工将成为广汽埃安的员工继续留下。不过,目前广汽三菱方面暂没有对此事进行回应。



旗下“销量担当”单月订单不足一千


广汽三菱成立于2012年,广汽集团、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三方持股比例分别为50%、9.35%、40.65%。



2016年实现国产化的欧蓝德成为广汽三菱的销量支柱,2017—2019年,广汽三菱连续三年销量分别为11.73万辆、14.4万辆、13.3万辆。尤其是在中国车市结束了连续28年正增长的2018年,广汽三菱逆市飘红同比增长22%,其中欧蓝德当年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占广汽三菱总销量的72.9%。


广汽三菱四款在售车型销量构成中,九成订单都来自于欧蓝德,但在自主品牌新能源SUV都已内卷加剧的情况下,欧蓝德凭借品牌情怀已经无法支撑。2022年11月上市的该车,月均销量还不足1000辆。广汽三菱首款纯电车型阿图柯,自去年3月上市后,月销量更是从去年的两位数,跌至今年的个位数。



面对中国车市竞争加剧以及新能源车加速蚕食燃油车市场,核心产品欧蓝德却更新换代慢、电动化转型迟缓,欧蓝德销量开始转跌导致广汽三菱出现拐点。2019年-2022年,广汽三菱的销量分别为13.3万辆、7.5万辆、6.6万辆和3.36万辆,分别同比下滑7.64%、43.62%、11.99%和49.13%。


长沙工厂是广汽三菱唯一的产能基地,设计产能为20万辆/年,不过2022年广汽三菱产销分别只有3.5万辆和3.3万辆,同比下滑均超过40%,产能利用率仅为17.5%。


转型步伐太慢,跟不上市场发展节奏,这导致三菱在华没能挺过去。”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频繁陷入“退市”传闻


事实上,今年以来广汽三菱多次陷入退市传闻:



3月广汽三菱官方对“三菱将退出中国市场”等消息回应称“广汽三菱正常经营,三菱没有退出,工厂也在正常运转”;随后,据日媒报道,由于销售的持续低迷,从3月8日到5月的三个月内,三菱汽车在湖南长沙工厂停产新车,后续将根据库存和销售环境进行调整,预计6月重启新车生产。


4月广汽集团产销快报中广汽三菱首次缺席,成为继广汽菲克之后又一家“消失”在集团产销报告的合资车企,因广汽三菱退出中国市场传闻再起。彼时广汽集团方面对此表示,“4月集团产销公告将广汽三菱合并至‘其他’项,主要因为广汽三菱月度产销占比较小,故不再单列。”



今年5月,对于此前市场传出的三菱汽车或将退出中国的消息,三菱汽车社长加藤隆夫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现阶段还未决定撤出中国业务,但架构改革是必要的。”他同时表示,公司将视情况决定是否在6月后恢复生产。目前来看这一恢复生产计划再度被搁置了。



广汽集团高层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三菱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品单一,接下来将加快车型的升级换代,广汽将加强与三菱的合资合作与沟通,用两至三年的时间推动广汽三菱的发展。



新能源转型严重滞后


在过去的几年里面,三菱汽车在华销量都呈现下跌趋势。并且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不管是新车规划,还是在新能源车领域,三菱的节奏已经明显落后于其他车企。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日本车企,三菱汽车入华有50年了。



最早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前的1973年,当时三菱就向中国出售了中型卡车。上世纪80年代,三菱又与中企合作生产轻卡等商用车;90年代,三菱沈航和东安三菱两家合资公司成立,它们生产的发动机,几乎成为当时自主品牌汽车唯一的选择。后来,三菱又相继成立东南汽车、广汽三菱两家合资公司,三菱国产化车型在中国市场大行其道。2003年三菱汽车在华销量达15万辆,力压“两田”,摘获日系销冠。然而近些年,三菱在华越混越差。一方面,技术陈旧的三菱发动机,早就被自主品牌抛弃。另一方面,三菱汽车也卖不动了。2017年之后,东南汽车便不再生产任何三菱车型,到了2021年,三菱从东南汽车退出,26年的联姻关系彻底结束。



事实上,不止是三菱汽车,很多迹象表明日系车在国内的崩塌已开始。2022年,日系车在华销量仅为409.2万辆,同比下降10.3%,降幅仅次于韩系车的34.7%。同时,日系的市场份额再度跌破20%,较上年下降了2.7个百分点。包括丰田在内,2022年日系企业在中国市场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下滑,甚至连讴歌都退出了中国市场。表面上看,日系企业2022年在中国市场的颓势源自于燃油车的失守。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比增幅达到93.4%。而整个乘用车市场,实际上是微跌的,跌幅为2.8%。这意味着,在存量市场中,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进行了挤压。而车企产品结构若依然以燃油车为主,电动化转型缓慢,加之新势力品牌的电动车油电同价、智能体验卷出了新高度,不拿出有实力的产品很难打动消费者。

停产、裁员,广汽三菱退出历史舞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