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世说新语中的小人物形象

2023-03-10 15:42 作者:林夕尘dream  | 我要投稿

讲座相关文本:

文本一:《世說新語》中的小人物形象及其敘事功能

文本二:《世說新語》中的小人物事例與形象略舉


《世說新語》中的小人物形象及其敘事功能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教授尤雅姿

一、引言

人生、歷史、小說等,都是人物在給定的時空條件下所踐行的生命事跡,不論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履歷的現實人生,或是以文字或影像編輯的歷史、傳記、小說,如何平凡或如何不平凡,如何高風亮節、慮深謀遠,或卑微勤苦、奔波困頓的經歷,「人物」都必須要上場,這出戲才有得唱。人物登場之後,這個人物與那個人物在某一時空條件下的接觸,才會有這個事件,或那個事件的萌生。人類世界不會只有大人物,也不會只有小人物;有善人,也有惡人;有貴人,也有賤人;有智人,也有愚人;有真人,也有假人;有美人,也有醜人。當然,這些界定是相對的,老子、莊子已有明言揭示,上述的人物類別劃分只是世間常態的呈現,但他們也可以在《世說新語》的三十六篇目中找到確實的對應。在社會網絡四通八達的人際關係下,人們,你和我,我和他,他和你,會在偶然或必然的條件下,產生多樣的接觸接觸之後所發生的各種事件,就構成了情節;有了情節,就有故事,故事一旦寫定,人物的命運就已完成。「人物」在人生、歷史、小說中的重要性,可以想見。

作為志人小說經典巨作的《世說新語》,漢魏兩晉的歷史人物自然是《世說新語》得以充實而有光輝的元素。學術前輩對魏晉名流、竹林七賢、王導、王敦、桓溫、謝安……等頭角峥嶸的人物;舉凡其政治作為、門閥身世、社會交遊,或是才調、性情、容止、風度、形象、韻事……已有周詳深入的評論,研究成果豐碩可觀。不過,還有一塊較少被關注的人物暗區,也值得進一步認識。這是「群小」,一群廣大,沒有名姓,藐小的「星塵人物」,他們是《世說新語》中偶爾一筆帶過的門吏、守門人、駕駛、廚師、僮僕、婢女、雜役、歌伎、舞伎、黃門、亭長、郡卒、士兵、賣酒人、客姥、農夫、鄉人、流民……等。有意思的是,在《世說新語》幾乎很少被賦予文字描摹的小人物,在近年出土的漢魏兩晉門閥士族墓室內,卻有著無比豐富的形象,表現在畫像石、水墨壁畫、各類陶俑。畫家們在一塊一塊的磚石上,描繪他們日常生活的種種情態,門口守衛、勤務勞動、殺雞宰羊、切肉烤肉、燒火煮飯、侍候餐飲、溫酒舀酒、唱歌跳舞翻筋斗……再現了他們在主人的莊園內的生活百態捏塑陶俑的匠人,也把侍衛、文吏、給使、樂伎、婢僕等人員,平易親切地塑造出來,以陪伴長眠的墓主人,如:周處、王世將、謝鯤、溫嶠……等《世說新語》中的人物。因為珍貴的出土文物有如許多的小人物形象,我們遂有新的舊東西可以談談。

二、小人物在《世說新語》中的勞動身影

《世說新語》的時代約在公元一世紀到五世紀,這段歷史背景是封建王朝、門閥世族、軍閥藩鎮、塢壁自治、莊園經濟等權力體制交互制衡的社會結構,權力、財力、物力、人力資源多集中在上述幾組統治機構,階級地位森嚴且懸殊,上層統治兼管理者,不負責勞動生產與勤務工作。舉凡軍事防衛、屯墾農耕、牛羊畜牧、駕車出行,門戶守衛、到釀酒釀醋,炊爨飲膳、洒掃庭除、歌舞娛樂,無一不是由依附的吏民僮僕等小人物來執勤。以竹林七賢王戎為例,〈儉嗇〉第3則記「司徒王戎,既貴且富,區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屬,洛下無比。契疏鞅掌,每與夫人燭下散籌筭計。」王戎家世顯赫,他在洛陽擁有許多宅邸、農田、果園,以及農具器械等動產。下田耕種、採摘果實、穀物脫糠等的勞動勤務,必然是由成千上百的僮僕雜役來從事。他自己負責的則是財務賬冊管理。〈儉嗇〉第4則接著又記「王戎有好李,賣之,恐人得其種,恒鑽其核。」為了維護好李子的優生品種,確保市場上有獨家優勢,王戎想出了這個別人所想不到的商業妙計。王家的李子應該多達數萬粒,自然不會由地位高貴的總裁來鑽核;想必是由他示範,再責成都督使喚僕役集體「廢核」。讀《世說新語》若不注意莊園經濟內的生產事業是由千百位僮僕職司,而把這「恆鑽其核」的主詞直接掛在王戎身上,那安豐侯王戎不但沒法完成龐大的工作,也不符他的身分地位。

 

 

〈儉嗇〉第4則之所以容易被誤解鑽李子核的人是王戎,除了因為主詞省略,沒有確指之外,還因為「群小」在《世說新語》的風流世界中,幾乎是一大群隱沒匿跡的勞動眾庶,他們就像空氣,很重要,卻是透明的;倘若對故事情節或人物命運沒有特別的影響力,大可不必逐一表出。這類小人物一般會冠以「群、「諸」、「眾」等詞彙來概括,因為他們沒有姓名,沒有官職,沒有稱謂,與《世說新語》裡面冠以姓氏名號的皇帝、王公、丞相、將軍、太尉、尚書的大人物之個體性有很大的差別。雖然如此,但也有其敘事上的作用,如:烘托場面、概括局勢、活化氣氛,或陪襯主人家境等,這些作用可以重疊。例如〈紕漏〉第1則記王敦剛和舞陽公主結婚時,這位曾被謔稱為鄉巴佬的駙馬爺首度登上皇家廁所,他見到廁所內擺著一個精美的漆盒,裏頭有乾的紅棗,這些乾紅棗的用途是塞鼻孔擋臭味的,但他「初出茅廬」,誤以為皇家廁所設置果乾作為小點心,就把它全數吃光。從廁所出來時,侍女端著盛著清水的金水盆和盛著澡豆的琉璃碗,澡豆是豌豆粉,天然洗潔劑,侍女請他淨手,王敦也莫名奇妙,就把豌豆粉倒進水盆中,咕嚕咕嚕喝了,他當澡豆是乾糧。侍女們見狀都掩著嘴巴偷笑。這一則紕漏軼事,自然不能沒有「群婢」,否則,如何讓王大將軍土裡土氣的憨傻行為給引出來,而一群忍俊不住的淘氣婢女,也將這個場面映襯得生動有趣。魏晉時期,出現了不少美男子,風姿特秀的嵇康、雍容華貴的庾亮、膚白如玉的何晏、王衍……令人神往,他們之所以能夠擁有「江流石不轉」的永恆美貌,除了天生麗質之外,

《世說新語》的生花妙筆,功不可沒。敘事者輕巧地調度「群眾」、「群小」的圍觀行動來造勢,如〈容止〉第19則記衛玠從豫章到京都去的時候,「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牆。玠先有羸疾,體不堪勞,遂成病而死。時人謂『看殺衞玠』。」衛玠的風采究竟如何,敘事者並未直接說,而是用「觀者如堵牆」來渲染,這是群小、群婢、群諸、群寮等的背景來凸顯。

三、作為幫助者、信息傳遞者、受害者的小敘事功能

有些小人物對故事或人物的命運作出了決定性的影響,敘事者會對他/她有明確具體的敘寫,突出其形象,引人注目。如:〈任誕篇〉第30則記載蘇峻之亂發生時,在吳郡擔任內史的庾冰隻身逃亡,全城的官吏,民眾都驚恐萬分地奔竄逃命去了,蘇峻責成監司務必搜捕庾冰,十萬火急下,只有一個郡卒用小船冒險載他逃出錢塘江,因而得以死裡逃生。敘事者把這個郡卒的智謀言行寫得很生動,形象鮮明。庾冰先前可能並不認識這個在府衙裡的無名小卒,但他卻在危難時拯救了長官一命。又如〈假譎篇〉第6則,當王敦興兵對抗朝廷,駐軍在姑孰時,晉明帝騎著巴賨戰馬去偵查王敦的營區,未到營區十多里處,有一間由外地老婦開業的小吃店,晉明帝到店裡面歇息,也讓馬兒休息一下。晉明帝告訴老婦,他憂勞國事,故來偵查王敦的軍情,倘若行蹤暴露,遭到追逐時,請老婦務必幫他遮瞞過去;晉明帝把手中的金馬鞭送給她致意。也因此,晉明帝後來被騎兵追逐時,老婦不但用水把馬糞澆冷,還誆騙前來詢問的騎兵說「去已久矣,不可復及。」騎兵隨即探查馬糞的溫度,果然冷涼,確信已經離去一段時間,因而放棄追逐。晉明帝與這個客店老婦就只有一面之緣,她卻能機智地為他脫困,維持住勢面。以上這兩則小人物在故事中發揮「幫助者」的功能,沒有他們,吳國內使,相當於丞相地位的庾冰,以及闖入禁區的晉明帝,都無法脫逃離去,他們不是可有可無,充場面助勢的「群眾」,而是推進情節向前發展的關鍵人物;缺乏他或她的出現,故事無法成立。

從情節構成與敘事進程來看,小人物還可擔任通風報信的情報員,推動情節的破冰發展;譬如〈惑溺〉第5則,當賈充女兒從花窗後面偷看到美姿容的韓壽時,就迷戀上他了,她日夜懷想,魂牽夢縈,但她自己是不可能主動出門去聯繫韓壽來家裡幽會的。所以她的貼身婢女就成為「愛情使者」,把約會的信息報給韓壽,韓壽才能上門來「偷香」。〈賢媛〉第6則記長得「奇醜」的許允新婦阮氏,在新婚典禮上遇到焦灼/膠著的窘境,新郎被她的醜樣給氣到了,拒絕進入新房,怎麼辦呢?不止新娘傷腦筋,新郎的家人也「深以為憂」。這時,恰好許允有賓客上門來賀喜。新娘就使喚婢女去外頭看看賓客是誰。婢女回來答覆說:「是桓公子。」桓公子,就是桓範。新娘一聽,泰然自若,說:「不用擔心了,桓範一定會勸他進來新房。」在婢女的情報取得協助下,新婦阮氏已經胸有成竹,準備好一番不卑不亢地應對。

小人物也可以彰顯主要人物的性格作為,譬如〈德行〉第25則,記顧榮在洛陽時,曾經受邀赴宴,席間僕役把烤肉遞上來,臉上露出想吃的表情,顧榮見狀,就把自己的那份烤肉送給他吃。同座的人都笑他這個奇怪的舉動。顧榮說:「哪有整天拿烤肉,卻不知道烤肉的滋味?」後來遭逢戰亂,顧榮被擒,每經危急,總有一人挺身相助,顧榮不解,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就是當年那位「行炙人」,如今他是民兵的隊長。肉,在當時是極為奢侈的高級食物,平民幾乎吃不起,更何況是僕役。這一個小人物的「饞相」觸動了顧榮的愛心,使顧榮實踐了惠施的德行,時移世易,「行炙人」再由受惠者轉為幫助者,情節變化有趣。倘若本則故事沒有「行炙人」,那麼顧榮的德行如何憑空冒出。小人物的敘事功能確實有「不可小覷」的一面。

 

 

小人物的命運掌握在他們的主人手裡,他們的生死禍福賞罰,是聽憑主人,或主人的敵人的發落,完全沒有人身自主權。尤其是隸屬在梟雄強人如曹操、石崇、王愷門下的小人物,這些婢女、雜役、近侍、美人、歌伎;有的因為事情沒做好而被施暴責罰,如〈文學〉第3則,記東漢經學家鄭玄,「嘗使一婢,不稱旨,將撻之。方自陳說,玄怒,使人曳箸泥中。」有的因惹惱主人,或讓主人顏面無光而被殺害,這在〈汰侈〉多有記敘,如第1則「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飲酒不盡者,使黃門交斬美人。」。而在〈假譎〉,工於心計的曹操為了製造自己擁有危險偵測的超能力,設計了一個陰謀,他慫恿一位近侍來「謀刺」自己,欺騙他「不會有事」,結果遭曹操陷害,勒令衛士逮捕斬殺,死得蒙冤,死得不明不白,嗚呼哀哉!在〈忿狷〉第1則記敘魏武帝曹操有一名歌女,她的歌聲特別清亮高亢,可是脾氣很壞。曹操想殺了她,卻又捨不得她的歌藝;想不在意她的壞脾氣,卻又難以忍受。於是挑選了一百名歌女,同時教唱。當有一名歌女的歌藝能夠趕上她。曹操便殺掉那個壞脾氣的歌女。大老子我就是想聽妳那如黃鶯出谷的美妙歌聲,妳卻常鬧脾氣,拒唱,罷唱,亂唱。「情性酷惡」的歌妓被處死之後,不知是為她落淚的人多,還是幸災樂禍的多?但是曹操此舉也有殺雞儆猴作用,新上任的美聲歌女,自然是不敢違逆主人了。他們的受害者身分也凸顯了主人的性格與作為。

 

三、結語

每一個故事,都有該故事的主要人物,但主要人物從來都不是孤身一人地獨自出現在故事中,這就像是我們的人生,我們的人生是我們自己的故事,但我們的故事豈可能沒有別人?如果這個世界只有我,沒有別人,又豈會產生賢愚利鈍的比較?沒有別人,自然也不會造成聚散離合、恩怨情仇的經驗;所謂美醜貧富、貴賤榮辱、上流下流、是非成敗等的輿論。一生中,有與我們相近的人,也有與我們相遠的人,有愛護提攜我們的人,也有排擠欺壓我們的人。與我們疏遠的人,也許較少謀面,或只有一面之緣,但卻可能是我們生命中的幫助者。當然,相反的情況也存在,關係疏遠的人,也可能在我們的人生中橫生阻擾的壞事者。與我們相近的親屬、師友、同事,理當會有更密切的互動,也因此,我與對方的離合同異,以及愛憎情仇的感受就更複雜,也更值得編輯到人生故事中。歷史、小說,不論紀實或虛構,無非如此。由是而知,每一個故事都有該故事的主要人物,但故事情節卻無法由主要人物隻身上場,需要有其他的人物與之互動,他才能有感而發地說出某句話,做出某個應答,激發他的才情或個性湧出,做出某種屬於他的社會行動行動。想想看,《世說新語》有哪一則不是在寫人?又有哪一則只有自己,而沒有別人?每一則言猶在耳的話語,當機立斷的事件,耿耿於懷的心思,大笑、大哭、大怒、大驚;不笑、不哭、不怒、不驚……都是發生在人我之間的互動場域上;然後,人物的音容笑貌、才情性格、風操格調於焉鑄造成形,無所移易,不能改版。

回到主題,雖然《世說新語》載錄的都是歷史上的大人物,但大人物的生活世界與故事世界都不可能沒有小人物,小人物除了職司日常勞務與官廨事務外,在故事中也負擔敘事功能。從角色功能來看,可以分成幫助者、受惠者、信息供應者、受害者等四類,這些功能可以轉換與重疊;如受惠者變成幫助者,幫助者變成受惠者,或相反,幫助者變成遇害者,反映人間世有溫情協助,也有心狠絕情的現象;或是信息供應者也是幫助者,這個信息或真,或假,都助成了主要人物的目的,或是證明主要人物的特出能力。小人物在《世說新語》的存在與作用顯示人物的多元性與社會人情關係的錯綜變化;此外,他們接地氣,為故事增添親切溫馨的世俗味。

————————————————————————————————————————

《世說新語》中的小人物事例與形象略舉

一、 侍候賓主飲宴餐會的僕役:

〈德行〉25

顧榮在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榮曰:「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後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已,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任誕〉50

桓南郡被召作太子洗馬,船泊荻渚。王大服散後已小醉,往看桓,桓為設酒,不能冷飲,頻語左右:「令溫酒來!」桓乃流涕嗚咽,王便欲去。桓以手巾掩淚,因謂王曰:「犯我家諱,何預卿事?」

二、 供差遣使喚的雜役婢女:

〈文學〉3

鄭玄家奴婢皆讀書。嘗使一婢,不稱旨,將撻之。方自陳說,玄怒,使人曳箸泥中。須臾,復有一婢來,問曰:「胡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賢媛〉18

周浚作安東時,行獵,值暴雨,過汝南李氏。李氏富足,而男子不在。有女名絡秀,聞外有貴人,與一婢於內宰豬羊,作數十人飲食,事事精辦,不聞有人聲。密覘之,獨見一女子,狀貌非常,浚因求為妾。父兄不許。絡秀曰:「門戶殄瘁,何惜一女?若連姻貴族,將來或大益。」父兄從之。遂生伯仁兄弟。絡秀語伯仁等:「我所以屈節為汝家作妾,門戶計耳!汝若不與吾家作親親者,吾亦不惜餘年。」伯仁等悉從命。由此李氏在世,得方幅齒遇。

三、 女主貼身隨侍的使女:

〈惑溺〉5

韓壽美姿容,賈充辟以為掾。充每聚會,賈女於青璅中看,見壽,說之。恒懷存想,發於吟詠。後婢往壽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麗。壽聞之心動,遂請婢潛修音問,及期往宿。壽躊捷絕人,踰牆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覺女盛自拂拭,說暢有異於常。後會諸吏,聞壽有奇香之氣,是外國所貢,一箸人,則歷月不歇。充計武帝唯賜己及陳騫,餘家無此香,疑壽與女通,而垣牆重密,門閤急峻,何由得爾?乃託言有盜,令人修牆。使反曰:「其餘無異,唯東北角如有人跡。而牆高,非人所踰。」充乃取女左右婢考問,即以狀對。充秘之,以女

〈賢媛〉6

許允婦是阮衞尉女,德如妹,奇醜。交禮竟,允無復入理,家人深以為憂。會允有客至,婦令婢視之,還答曰:「是桓郎(範)。」桓郎者,桓範也。婦云:「無憂,桓必勸入。」桓果語許云:「阮家既嫁醜女與卿,故當有意,卿宜察之。」許便回入內。既見婦,即欲出。婦料其此出,無復入理,便捉裾停之。」許因謂曰:「婦有四德,卿有其幾?」婦曰:「新婦所乏唯容爾。然士有百行,君有幾7?」許云:「皆備。」婦曰:「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允有慚色,遂相敬重。

四、 歌舞獻藝的家伎:

〈忿狷〉1

魏武有一妓,聲最清高,而情性酷惡。欲殺則愛才,欲置則不堪。於是選百人,一時俱教。少時,還有一人聲及之,便殺惡性者。

〈識鑒〉21

謝公在東山畜妓,簡文曰:「安石必出。既與人同樂,亦不得不與人同憂。」

五、 信使士卒:

〈雅量〉1

豫章太守顧邵是雍之子。邵在郡卒。雍盛集僚屬自圍棊。外啟信至,而無兒書,雖神氣不變,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賓客既散,方歎曰:「已無延陵之高,豈可有喪明之責?」於是豁情散哀,顏色自若。

〈黜免〉2

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餘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公聞之,怒,命黜其人。

六、 耕田的農夫:

〈術解〉1

荀勖善解音聲,時論謂之闇解。遂調律呂,正雅樂2。每至正會,殿庭作樂,自調宮商,無不諧韻3。阮咸妙賞,時謂神解。每公會作樂,而心謂之不調4。既無一言直勖,意忌之,遂出阮為始平太守。後有一田父耕於野,得周時玉尺,便是天下正尺。荀試以校己所治鐘鼓、金石、絲竹,皆覺短一黍,於是伏阮神識。

七、 當壚賣酒民眾:

〈任誕〉8

阮公鄰家婦有美色,當壚酷酒。①阮與王安豐常從婦飲酒,阮醉,便眠其婦側。②夫始殊疑之,伺察,終無他意。

〈任誕〉18

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錢掛杖頭,至酒店,便獨酣暢。①雖當世貴盛,不肯詣也。

八、 駕馭牛車的車夫:

〈汰侈〉5

石崇為客作豆粥,咄嗟便辦。恒冬天得韭蓱虀。又牛形狀氣力不勝王愷牛,而與愷出遊,極晚發,爭入洛城,崇牛數十步後,迅若飛禽,愷牛絕走不能及。每以此三事為搤腕。乃密貨崇帳下都督及御車人,問所以。都督曰:「豆至難煑,唯豫作熟末,客至,作白粥以投之。韭蓱虀是搗韭根,雜以麥苗爾。」復問馭人牛所以駛。馭人云:「牛本不遲,由將車人不及制之爾。急時聽偏轅,則駛矣。」愷悉從之,遂爭長。石崇後聞,皆殺告者。

〈任誕〉30

蘇峻亂,諸庾逃散。庾冰時為吴郡,單身奔亡,民吏皆去。唯郡卒獨以小船載冰出錢塘口,蘧篨覆之。時峻賞募覓冰,屬所在搜檢甚急。卒捨船市渚,因飲酒醉還,舞棹向船曰:「何處覓庾吴郡?此中便是。」冰大惶怖,然不敢動。監司見船小裝狹,謂卒狂醉,都不復疑。自送過淛江,寄山陰魏家,得免。後事平,冰欲報卒,適其所願。卒曰:「出自廝下,不願名器。少苦執鞭,恆患不得快飲酒。使其酒足餘年畢矣,無所復須。」冰為起大舍,市奴婢,使門內有百斛酒,終其身。時謂此卒非唯有智,且亦達生。

九、 烹飪的廚師:

〈汰侈〉3

武帝嘗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饌,並用瑠璃器。婢子百餘人,皆綾羅絝羅,以手擎飲食。烝豚肥美,異於常味。帝怪而問之,答曰:「以人乳飲豚。」帝甚不平,食未畢,便去。王、石所未知作。

〈術解〉2

荀勖嘗在晉武帝坐上食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問之,實用故車腳。

十、門禁管制的門吏/守門人:

〈言語〉3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儁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7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躇。

〈容止〉31

王長史嘗病,親疏不通。林公來,守門人遽啟之曰:「一異人在門,不敢不啟。」王笑曰:「此必林公。」

世说新语中的小人物形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