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平板生产力报告(下)
欢迎各位来看由御坂初琴带来的《2023年安卓平板生产力报告》
《2023年安卓平板生产力报告》分为上下两集。
上一集我们讲了2023年安卓平板的应用软件和游戏的丰富度。
那么这一集我们将会对安卓板的系统特性,互联功能以及硬件配置等其他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说明。
为了让本期专栏的内容更有参考价值,我会尽可能讲一些鸿蒙平板和各品牌安卓平板平板通用的内容。如果特性为某个品牌特有,则会单独有所说明。
本期专栏的素材依旧来自小米平板5Pro。这部分我们会讲一下安卓平板作为生产力工具的一些特性。


生产力篇

横屏与平行视界
首先,安卓平板支持对所有APP进行强制横屏,这是作为生产力设备的一个必备属性。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平板用户会使用键鼠设备。

安卓平板的强制横屏分为两种,一种是最通用的拉伸横屏,在所有的安卓平板上都能实现。使用Rotation之类的APP,可以强制系统为某一个方向,包括横屏。
而平行视界,是安卓平板强制横屏适配手机APP的另一个方式。目前,华为、小米、联想、OPPO、VIVO都支持了平行视界功能。该功能可以把一个APP的信息流和内容分别显示在屏幕两侧,从而实现类似于已适配HD的软件的功能。
下面几张图中对比了iPad和安卓平板平行视界的区别,可以看出,合理的平行视界配置可以在保证内容显示容量的基础上提高效率。



平行视界是目前安卓平板解决HD版本软件不足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已经被Android12L合并为系统功能,是谷歌官方认可的安卓平板生态扩展方式。
平行视界目前各家平板的支持程度不同。在我已经了解的范围内,对平行视界的支持程度,华为>小米>联想。支持越好的厂家,适配的APP越多,功能也越丰富。比如华为支持锁定左右小窗的比例,也支持更多应用。具体可以参考专栏顶部的这期视频。

小窗与PC模式
安卓平板目前大多支持应用小窗。以小米平板5Pro为例,小窗分为5种呼出方式,其中最方便的是全局
Dock栏和下角斜推。每个应用都可窗口,都可以自由调整大小。
小窗模式保证了平板作为大屏设备的多线程办公能力,比如一边看专栏一边写文档偶尔再用一下计算器。

安卓平板的平板模式下,小窗数量限制比较明显,最多只支持2个小窗左右。如果想要更接近电脑的办公模式,则需要使用PC模式。
PC模式模仿了Windows的使用习惯,支持2侧分屏,4角靠边分屏,支持桌面放置文件。在与键鼠配合的情况下,配合上篇中提到的OfficeSuite,可以达到一定的轻办公能力。在这方面,华为智慧屏的一碰传功能,集成了大屏显示和多窗口办公于一体,更为高效和方便。


文件系统
高效开放的文件系统一直是生产力系统的必要特性。无论是Windows,还是MacOS和Linux,其文件系统都是既有仅供系统读取的私有部分,又有开放给软件自由读取的部分。
开放的文件系统使得每一个文件可以在若干个APP之间轮流调用,而非像iPadOS一样,一个文件每在一个APP上编辑完,就需要分享到下一个APP才能继续编辑。这个在你使用安卓平板做专栏时体会会更加明显。所有的素材都可以塞到一个文件夹里,然后在不同的APP间反复调用。
在这方面,安卓平板符合一个系统生产力该有的样子。

侧载与开放性
侧载是生产力系统的又一重要特性,它为系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比如上篇中提到的Linux Docker, Lua安卓软件开发等等。
虽然侧载会带来一定的安全性问题,但是对于程序员来说,其带来的便捷远大于风险。除此之外,各种特殊版本的APP也为各位囊中羞涩的小伙伴提供了先上车后补票的选择。

品牌特色功能
除此之外部分品牌还有一些特殊的系统功能,可圈可点的比如华为的全局批注功能,实在是笔记党的福利。
其他品牌也有一些独特的功能,比如联想原生支持的手柄映射等,由于没法深入了解每一个品牌,这里我就不深入介绍了,大家自行搜索感兴趣的品牌的测评专栏。

互联篇
我们常说的互联体验一般是指电脑平板手机三个核心生态组件之间的互联功能的体验。

与手机的互动
平板和手机互联已经在这期视频中说过了。有兴趣的可以回看一下。

1.在应用接力和共享剪贴板上呈现劣势
2.在应用流转以及拖拽功能上呈现优势
3.其他常见同步和互动功能已经被追平
具体对比还是推荐看这期野生数码,每一个功能都有非常详细的体验专栏。如果你对接力,流转和投屏的概念不是很清晰,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综合来说,仅手机和平板互联方面,华为≈苹果>三星>小米>OPPO>其他,如果你对互联有刚需, 购买时可以优先考虑华为平板。

与电脑的互动
与电脑的互联方面,各家平板都有非常方便的和电脑互动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应用流转,同步通知,拨打电话,查看短信,文件互传等等,与iPad差距很小。新出的VIVO平板,由于为PC 编写了原子套件,可以方便的与电脑进行简单的接力,也会拥有不错的体验。
同时,各家平板也支持把平板作为电脑的副屏使用。

云同步办公方面,可以使用OneDriver、腾讯文档、坚果云等等,实现一定程度的协同办公。综上,在平板和电脑的互动方面,安卓和鸿蒙平板依旧有需要进步的细节。
可能以后会像这期专栏一样,再详细做一期各品牌平板与电脑互动的对比专栏。

硬件篇

处理器
截止到2023年4月,高端安卓平板基本使用骁龙8Gen+1,中端平板则以骁龙870为主。
根据Socpk的数据:
骁龙8Gen+1的综合素质不及A12X,骁龙870综合素质也只略高于A12 for Pad,介于iPad 2020和iPad2021之间。不得不说,骁龙确实摆烂得很明显。

SOC的性能优势在平板体验提升上非常明显。比如iPad在高清视频录像,专栏剪辑渲染,多任务体 验,以及原神等对性能要求更高的游戏上体验,都优于安卓平板。如果有相关需求的用户,建议购买MacBook之类的设备或者iPad Pro级别的平板。
而且,更好的SOC也能带来更久的系统流畅使用时长。这也是大家常说的“iPad的使用寿命很长”的一大原因。这句话的前提自然是基于苹果当代的芯片与同年的骁龙联发科高端芯片性能优势巨大。 尽管如此,骁龙870和骁龙8Gen+1以现在软件和游戏的发展速度,至少3年左右的使用寿命并不是问题。

笔
上篇我们介绍了大量的安卓绘画和笔记软件。
无论是绘画还是笔记,笔的延迟和触感都是重要的考量。这里仅以我个人的感受,笔的推荐顺序是: 三星Spen≈苹果笔2代>华为笔>联想笔1代≈苹果笔1代≈小米笔
如果是对绘画和笔记有强烈需求的,推荐按照上边的顺序选择平板。

屏幕与扬声器
在屏幕与扬声器方面,安卓平板一直诚意满满。即是是1300元左右的安卓平板,依旧配备了防蓝光全贴合LCD屏和4扬声器。同等价位你甚至买不到任何一台全贴合的iPad。
而且,安卓平板必备的16:9屏幕,让平板能更方便的左右分屏和观看专栏,相比于同价位iPad的4:3 屏幕在影音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适配度和性价比。

综上,如果只是一般性娱乐,追剧和网课需求,安卓平板是最具有性价比的选择。
相比之下,3000以下价位的iPad硬件和今年发布的iPhone SE3的处境非常类似,已经进入了除了主芯片啥啥都落后的阶段。每一个设备上的每一处硬件优势都会变成实实在在的体验,很多苹果用户会反复强调M1和A15的强大,但是A15再强也不能当屏幕当扬声器当快充用,反过来也是一样,8扬声器再好听也不能到处理器用。

以上就是《2023年安卓平板生态报告》的所有内容。由于涉及方面太多,我无法给出一个最简洁的结论。
只能说,截止到2023年,安卓平板已经从最开始的被iPad全面碾压,转变为和iPad,尤其是iPad基础款,打得有来有回。
大家可以参考报告的上篇,也就是软件游戏篇,结合自己的需求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平板。尽管如此, 专栏内容依旧无法替代到店的实机体验。更推荐想要购买的小伙伴去店里摸一摸试一试,实机体验更能帮助你选择适合自己的电子设备。
我是御坂初琴,一个致力于用专栏和录屏做最真实的横评的数码爱好者。如果这期专栏有让你多一点点了解数码产品,或者喜欢这种对比类题材专栏的小伙伴可以点个关注,下期专栏我们讲讲华强北的那些智能手环和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