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攻占长安、洛阳的宋武帝刘裕最后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
宋朝大词人辛弃疾有一句名词:“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称赞了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而刘裕的军事成就也确实配的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一生最大的军事成就是在义熙十二年(416年)到义熙十三年(417年)一举攻克长安、洛阳,成为东晋南渡以来第一位收服两京的人。当时很多人认为刘裕即将扫平北方、统一天下。

但刘裕却没有统一天下,长安、洛阳也在很短的时间后被北方政权攻克。此后直到隋朝统一,南朝再也没有同时控制长安、洛阳。那么一度攻占长安、洛阳的刘裕为什么最后没有统一天下呢?

首先,除了军事才能和南朝实力之外,刘裕北伐成就辉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手(后秦、南燕)都处在末期。而当时北方最大的政权北魏正处在上升期,综合实力远在后秦、南燕之上。

其次,刘裕北伐并不是真的想要统一天下,而是想凭借积累军功取代东晋称帝。正因如此,当刘裕得知留在建康(今南京)的刘穆之去世导致朝中不稳后,立刻就放弃北伐的成果而班师回朝了。

最后,刘裕班师回朝时也不想就这么放弃长安、洛阳,留下了儿子刘义真和一批重臣猛将驻守。但刘裕安排的留守人选存在严重,刘裕离开后就爆发了严重内斗,自相残杀地死了一多半。

在长安守将之间爆发严重内讧的时候,赫连勃勃的大夏政权重新攻克了长安。刘裕北伐取得的战略优势大幅削弱,基本上失去了这次统一天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