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保目录药品-XA05肝和胆治疗药

XA05A胆治疗药
46.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
化学结构如下:

适应症:用于治疗以下疾病固醇性胆囊结石,同时胆囊收缩功能正常;胆汁郁积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汁反流性胃炎。
作用机制:抑制胆固醇在肠道内的重吸收和降低胆固醇向胆汁中的分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可能由于胆固醇的分散和液体晶体的形成,而使胆固醇结石逐渐溶解。治疗肝和胆汁郁积疾病主要是基于通过亲水性的、有细胞保护作用和无细胞毒性的熊去胆酸来相对地替代亲脂性、去污剂样的毒性胆汁酸,以及促进干细胞的分泌作用和免疫调节来完成。
熊去氧胆酸为2023年第1批集采药物。集采时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为1.59万粒,对应的金额为4.99亿元。各省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及金额如下:

集采中选公司包括武汉普元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宣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赛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奥邦药业有限公司受托生产)、安士制药(中山)有限公司,各公司中选的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及对应的金额如下图:

XA05B肝脏治疗药、抗脂肪肝药
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肝,肝癌,酒精肝等等多种肝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应以积极预防为主。肝损伤主要由细胞膜受损、各种炎症因子释放、氧自由基增加,氧化应激、胆管损伤等多种因素构成。治疗药物以针对这些因素为主。大致的归类如下:

47.联苯双酯,Bifendate
化学结构如下:

适应症:抗肝炎药,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病的治疗。具有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作用,对肝炎或药物引起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患者降酶作用显著、迅速,且不良反应较轻。降酶作用随疗程的延长而逐渐提高。对单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者效果较好。
作用机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抑制肝损伤后产生的微粒体脂质过氧化,降低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型辅酶及氧分子消耗,避免氧化反应产物损伤肝细胞生物膜,进而降低了谷丙转氨酶和天冬转氨酶的产生。同时,联苯双酯还可刺激肝细胞再生,对肝损伤出现的肝细胞重大、溶解性坏死、空泡变性等病理改变具有修复作用,可促进肝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善,并可促进肝细胞再生。
48.促肝细胞生长素,Hepatocyte growth promoting factors
由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组成。
适应症:用于各型重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亚急性、慢性重症肝炎的早期或中期)及肝硬化的辅助治疗。
作用机制:从新鲜乳猪肝脏中提取纯化制备而成的小分子多肽类活性物质,具备以下生物效应: 刺激新生肝细胞的DNA合成,促进损伤的肝细胞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恢复,促进肝细胞再生,加速肝脏组织的修复,恢复肝功能;改善肝脏枯否细胞的吞噬功能,防止来自肠道的毒素对肝细胞的进一步损害,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和Na+,K+-ATP酶活性抑制因子活性,从而促进肝坏死后的修复。同时具有降低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和缩短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D-氨基半乳糖诱致的肝衰竭有明显的提高存活力的作用。
49.多烯磷脂酰胆碱,Polyene Phosphatidyl choline

多烯磷脂酰胆碱又名卵磷脂,黄色至淡棕色固体,由甘油、脂肪酸(二分子)、磷酸和胆碱失水缩合而成的脂,分子中的脂肪酸链有饱和与不饱和两种,是非极性的疏水尾;磷酸胆碱部分为偶极离子,是极性的亲水头,被誉为蛋白质、维生素之后的“第三营养素”。
适应症:各种类型的肝病,如肝炎,慢性肝炎,肝坏死,肝硬化,肝昏迷(包括前驱肝昏迷);脂肪肝(也见于糖尿病人);胆汁阻塞;中毒;预防胆结石复发。
作用机制:多烯磷脂酰胆碱可提供高剂量、容易吸收利用的高能多烯磷脂酰胆碱,这些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在化学结构上与重要的内源性磷脂一致。它们主要进入肝细胞,并以完整的分子与肝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相结合,另外,可分泌入胆汁。因此多烯磷脂酰胆碱具有下列生理功能:通过直接影响膜结构使受损的肝功能和酶活力恢复正常;调节肝脏的能量平衡;促进肝组织再生;将中性脂肪和胆固醇转化成容易代谢的形式;稳定胆汁。
50.复方甘草甜素(复方甘草酸苷),Glycyrrhizin
主要成分为甘草甜素(Glycyrrhizin)、甘氨酸、盐酸半胱氨酸等。
甘草酸以18α和18β两种立体异构体的形式存在。甘草酸单铵是第1代甘草酸制剂,α异构体甘草酸;复方甘草酸苷是第 2代甘草酸制剂,β异构体甘草酸;甘草酸二铵是第3代甘草酸制剂,α体和β体的混合制剂。异甘草酸镁是第4代甘草酸制剂,为α异构体甘草酸。
由于位阻效应,α体的亲脂性大于β体,在体内容易与受体蛋白结合。二铵盐水溶性大,在体内易扩散分布,抗毒炎作用大于β及单铵盐。
适应症: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荨麻疹。
甘草甜素又名甘草酸,化学结构如下:

甘草酸为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酸类物质对肝脏胆固醇代谢酶有较强的亲和力,从而阻碍皮质醇与醛固醇的灭活,使用后显示明显的皮质激素样效应。有抗炎、抗病毒、解毒、调节酶活性、免疫调节等作用,被广泛用于改善肝功能。甘草酸能抑制肝细胞炎症,增强肝脏解毒能力,抗病毒,免疫调节作用能够防止或减少肝细胞受各种致病因子的侵袭,而对其保护修复。通过抑制间质细胞活性,抑制细胞外基质合成,抗肝纤维化。具有类固醇样作用,组织攻膜复合物引起的组织损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肝炎等疾病。减轻乙醛蛋白结合物,代谢酒精,达到减轻酒精性肝病的肝损伤的目的。降低NO水平,改善肝功能,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甘草酸能显著抑制由炎症刺激诱导的PLA2/AA、NF-κB等关键炎性反应信号通路的活性,降低由炎症信号调控的炎性反应酶(PLA2)、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等炎性因子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
甘氨酸、半胱氨酸化学结构如下:

甘草酸由于有类固醇样作用,可以出现低血钾症、血压上升、钠及液体贮留、浮肿、尿量减少、体重增加等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状。甘草酸合用半胱氨酸和甘氨酸,可抑制甘草酸潜在的类固醇样作用。盐酸半胱氨酸在体内转化为蛋氨酸,是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合成胆碱和肌酸。胆碱是一种抗脂肪肝物质,胆碱对脂肪有亲合力,可促进脂肪以磷脂形式由肝脏通过血液输送出去或改善脂肪酸本身在肝中的利用,并防止脂肪在肝脏里的异常积聚。蛋氨酸与生物体内各种含硫化合物的代谢密切相关,可利用其甲基,对有毒或药物进行甲基化而起到解毒的作用。有治疗和保护肝功能作用。
蛋氨酸化学结构

51.甘草酸二铵,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为甘草酸的二铵盐,具体化学结构如下:

52.谷胱甘肽,Glutathione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结合,含有巯基的三肽,具有抗氧化作用和整合解毒作用。半胱氨酸上的巯基为谷胱甘肽活性基团(故谷胱甘肽常简写为G-SH),易与某些药物(如扑热息痛)、毒素(如自由基、碘乙酸、芥子气,铅、汞、砷等重金属)等结合,而具有整合解毒作用。故谷胱甘肽(尤其是肝细胞内的谷胱甘肽)能参与生物转化作用,从而把机体内有害的毒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排泄出体外。谷胱甘肽还能帮助保持正常的免疫系统的功能。
适应症:用于慢性肝脏疾病的辅助治疗。包括病毒性,药物毒性、酒精毒性引起的肝脏损害.也可用于有机磷、氨基或硝基芳香化合物中毒。

53.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Reduced (GSH)
同上。谷胱甘肽有还原型(GSH)和氧化型(GSSG,Glutathione, Oxydized)两种形式,在生理条件下以还原型谷胱甘肽占绝大多数。谷胱甘肽还原酶催化两型间的互变。
54.硫普罗宁,Tiopronin
硫普罗宁化学结构如下:

适应症:用于改善各类急慢性肝炎的肝功能。用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及重金属的解毒。
作用机制:硫普罗宁结构中的游离巯基具有还原性,有对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赋活代谢酶,并能和阻碍HS-酶活性的有毒物质相螯合,因而有解毒作用。参与三羧循环中糖代谢和脂肪酸氧化,促进乙醇和乙醛的排泄和降解,抑制甘油三脂在肝脏中的蓄积,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效果。
55.门冬氨酸鸟氨酸,Ornithine Aspartate


适应症:治疗因急、慢性肝病引起的血氨升高,如各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和肝炎后综合症等。特别适用于因肝脏病引起的中枢系统神经系统症状的解除及昏迷的抢救。
作用机制:可提供尿素和谷氨酰胺合成的底物。谷氨酰胺是氨的解毒产物,同时也是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尿素的合成及谷氨酰胺的合成会受到鸟氨酸、门冬氨酸和其他二羧基化合物的影响。鸟氨酸几乎涉及尿素循环的活化和氨的解毒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精氨酸,继而分裂出尿素形成鸟氨酸。门冬氨酸参与肝细胞内核酸的合成,以利于修复被损伤的肝细胞。另外,由于门冬氨酸对肝细胞内三羧循环代谢过程的间接促进作用,促进了肝细胞内的能量生成,使得被损害的肝细胞的各项功能得以恢复。
56.葡醛内酯,Glucurolactone
化学结构:

适应症: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功能障碍。用于食物或药物中毒。用于关节炎、风湿病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的辅助治疗。
作用机制:葡醛内酯具有保护肝脏和解毒的作用。葡醛内酯进入体内后,在酶的催化下内酯环被打开,转变为葡萄糖醛酸而发挥作用,后者是体内重要解毒物质之一,能与肝内或肠内含有酚基、羟基、羧基和氨基的代谢产物、毒物或药物结合,形成无毒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随尿排出体外。同时,葡醛内酯可降低肝淀粉酶的活性,阻止糖原分解,使肝糖原增加,脂肪贮量减少。此外,葡醛内酯为构成人体结缔组织及胶原(特别是软骨、骨膜、神经鞘、关节囊、肌腱、关节液等)的组成成分,故可用于关节炎、风湿病等的辅助治疗,但疗效尚不确定。
57.双环醇,bicyclol
化学结构如下:

双环醇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科研人员研制的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抗肝炎新药,独家转让北京协和药厂,2001年获新药证书,以商品名百赛诺上市。
适应症:适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所致的氨基转移酶升高。
作用机制:临床中肝功能损伤患者往往伴有程度不等的炎症反应,一方面双环醇通过抑制肝功能损伤诱导的多种炎性调控因子的表达和活性,包括核转录因子(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另一方通过抑制反应氧基团(ROS)和一氧化氮(NO)的生成,从而减少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等抗氧化物质的消耗。因此,双环醇可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性损伤,有助于稳定肝细胞膜和细胞器膜,改善线粒体功能,保护肝细胞核DNA的结构和功能,抑制肝细胞凋亡和坏死,从而达到抗炎保肝的作用。
58.水飞蓟宾,Silibinin
化学结构如下:

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L.) Gaertn.],又称奶蓟,属于菊科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在欧洲作为治疗肝胆疾病的民间用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我国于1972年从西德引种水飞蓟,现已在全国多地成功推广种植,其果实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胁痛、黄疸等症。 其全草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及延胡索酸,是一种优良的护肝植物。水飞蓟素(silymarin)是从水飞蓟的种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黄酮木质素类混合物,它包括水飞蓟宾(silibinin)、异水飞蓟宾(isosylibinin)、水飞蓟亭(silicristin)、水飞蓟宁(silidianin)等成分。其中,水飞蓟宾约占水飞蓟素总量的60%~70%,是主要活性成分,分子式为C25H22O10。 近年来研究显示,除了传统的保肝作用,水飞蓟宾还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抑菌等广泛的药理活性。
水飞蓟宾可通过影响基因表达、诱导癌细胞自噬、影响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等多个途径,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水飞蓟宾具有清除自由基、维持细胞膜稳定性、抗脂质过氧化、降血脂等药理活性,它可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具有较强的肝脏保护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肝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肝损伤疾病。肝纤维化是指肝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其可发生在任意肝脏损伤的修复愈合过程,是肝脏损伤与慢性炎症进展的必然结果。 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和增殖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 研究发现,水飞蓟宾对HSC 增殖和迁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9.水飞蓟宾葡甲胺,Silibinin Meglumine
葡甲胺化学结构如下:

葡甲胺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提高药物溶解度的平衡离子。
60.水飞蓟素,silymarin
水飞蓟素(silymarin)是从水飞蓟的种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黄酮木质素类混合物,它包括水飞蓟宾(silibinin)、异水飞蓟宾(isosylibinin)、水飞蓟亭(silicristin)、水飞蓟宁(silidianin)等成分。
异水飞蓟宾化学结构:

水飞蓟亭化学结构:

水飞蓟宁化学结构:

61.异甘草酸镁,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肝和胆治疗谈判药物
甘草酸单胺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
弘和制药有限公司持有批文。2020年1月1日开始,至2023年12月31日,谈判价格40元,100ml/瓶,以及81.16元,250ml/瓶。
精氨酸谷氨酸注射液,arginine glutamate

适应症:用于慢性肝病引起的高血氨症的辅助治疗
作用机制:精氨酸谷氨酸为精氨酸和谷氨酸的复盐,由日本味之素公司率先研制成功,并于1960年在日本首先上市。精谷氨酸经静脉输入体内可分解成精氨酸和谷氨酸,其中精氨酸在人体内参与鸟氨酸循环,促进尿素的形成,使人体内产生的氨,经鸟氨酸循环转变成无毒的尿素,由尿中排出;谷氨酸能与血中过多的氨结合成无毒的谷氨酰胺,后者在肾脏经谷胺酰胺酶作用将氨解离,由尿排出。精氨酸和谷氨酸两者作用结合,可迅速有效地解除高氨血状态,避免产生严重器官损害。
辽宁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持有批文。2020年1月1日开始,至2023年12月31日,谈判价格54元,200ml/20g/瓶。
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
武汉启瑞药业有限公司持有批文。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谈判价格为1.76元,1g/袋,以及4.08元,3g/袋。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谈判降价,降至1.70元,1g/袋,以及3.95元,3g/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