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苏俄内战#10 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

2023-06-03 13:24 作者:KokoSama  | 我要投稿

一些感想

关于应对饥荒情况的文献纪录:

《列宁全集第三十五卷》(P495)

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莫斯科苏维埃和全俄工会代表大会联席会议上的讲话(1919年)

        同志们,这就是我们在粮食政策上一个大的阶段,它同时也表明了这一粮食政策的构成情况。应该是,在这一方面,我们做粮食工作的同志肩负着极其繁重的任务。不言而喻,饥荒是一种最无情最可怕的灾难。一看到这方面的工作出现混乱,群众们当然就着急、怨恨和愤慨,因为这种灾难根本无法忍受。同时很显然,做粮食人民委员部担负的任务十分艰巨。你们都知道,做工会工作的同志们尤其清楚,我们遭到了很多破坏,在管理大企业产品和统计大企业产品方面又存在许多混乱现象。而统计大企业产品却又比统计千百万农民收获的粮食要容易几千倍。可是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国内食物实在太少,不足以养活全体人民。
        如果说有几种食物很紧,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如果现在把它们分配给全体居民,如果每个农民把自己的产品全部运出来,如果每个人不吃那么饱(因为大家都要完全吃饱是不可能的),如果每个农民自愿不吃那么饱而把余下的东西全部交给国家,如果我们对所有这些食物合理地进行分配,那么,我们就可以维持下去,虽然少吃一些,但还不致挨饿。显然,在经济遭到破坏而我们又缺少本领(这种本领只有现在才能练就,从前无法得到)的情况下,要在全国范围内提出并完成这项任务,用通常的方法是办不到的。食物不够,这意味着……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如果在关系人民死活的食物明明不够的情况下准许贸易自由,就一定会造成疯狂的投机,使食物价格暴涨,以至出现所谓垄断价格或饥饿价格,按照这种疯涨的价格,只有那些收入大大超过中等水平的少数上层分子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广大群众只能挨饿。这就是一个国家缺少食物、陷于饥饿状态的含义。从帝国主义者进攻以来,俄国就被包围了。帝国主义者不会公开他们的掠夺计划,但是正如加米涅夫同志正确地指出的,他们的干涉不会就此止步。我们是一个被包围的国家,一个被包围的要塞。在这个被包围的要塞里,匮乏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粮食人民委员部担负着比任何一个人民委员部都更困难的组织任务。
现在我们的敌人,如果就内部来说,与其说是资本家和地主(这些占少数的剥削者容易打败,而且已经打败了),不如说是投机分子和官僚主义者。凡有可能利用城市和一些乡村的居民严重缺粮、饥饿难忍来发财致富的农民,按其倾向来说,都是投机分子。你们,特别是做工会工作的同志们,都很清楚,现时存在着一种做投机买卖的倾向,在各工业中心,由于没有食物或缺少食物,也存在着这种倾向,谁把它们弄到了,都想囤积起来发财。如果准许贸易自由,价格马上就会飞涨,涨得广大人民群众都买不起。
同志们,情况就是这样。正因为这样,在一些不开展的群众中间,在一些极度疲惫、饥饿和痛苦的群众中间,隐隐约约有一种对我们做粮食工作的同志不满和愤恨的情绪。这些人都不善于动脑筋,鼠目寸光,他们觉得食物也许还是可以弄到的。他们听说,某地有食物,而且已经到手,至于这些东西够不够1000万人吃,1000万人究竟需要多少,这样的人是不会通盘计算一下的。他们以为,做粮食工作的同志在跟他们作对,故意为难他们。他们不懂得,这些粮食工作者都是些精打细算、会过日子的管家人。这些粮食工作者说,如果我们搞得很严,表现出很高的组织性,那么,在最好的情况下,是能够维持一个吃得不大饱但也不致挨饿的水平的。我们国家的情况就是这样,因为最大的产粮区——西伯利亚和顿涅茨区与我们隔绝了,现在一般民用和工业用的燃料、原料和各种谷物的供应都断绝了。没有这些东西,国家只好忍受极大的痛苦。
粮食工作者是一些会过日子的管家人。他们说:应当团结一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支持下去,而且我们要经常不断地采取行动来反对各人顾各人的做法,反对只求吃饱而花多少钱也在所不惜的想法。我们不能够各想各的、各干各的,那是自取灭亡。我们必须反对资本主义私有经济和为市场而工作的制度遗留给我们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这种倾向和习惯:我卖,我赚钱,钱赚的愈多,我就愈不挨饿,别人就愈挨饿。这是私有制遗留下来的恶习,它使群众甚至在国家有很多食物的时候也要挨饿,因为极少数人既靠富足也靠贫困来发财致富,而人民却受苦受难,死于战争。同志们,我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实行我们的粮食政策的。这是一个经济规律: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只要朝所谓的贸易自由方面迈上一步,就会造成疯狂的投机。因此,一切主张贸易自由的言论和一切支持这种言论的做法,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都是在走下坡路,从社会主义建设倒退。目前粮食人民委员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正在克服不可想象的困难,同千百万投机分子进行斗争,这些投机分子是资本主义和“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这种旧的小资产阶级的私有习惯遗留给我们的,如果不破除这种习惯,我们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
要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日常生活、在日常工作当中实现团结和最亲密的联盟,但这是最难做到的,在面包不够的时候,要在分一块面包的问题上实现团结和联盟是最难做到的。我们知道,这不是一年内可以实现的,人们尝够了饥饿苦头,都急不可待,他们要求我们至少间或放弃一下这个唯一可行的粮食政策。我们有时也只得放弃,但是总的说来我们是不会离开和放弃我们的政策的。

在大饥荒的时候,列宁提出了一句口号:

“凡有可能利用城市和一些乡村的居民严重缺粮、饥饿难忍来发财致富的农民,按其倾向来说,都是投机分子”

老实说这句话虽然很平淡,但是我觉得其实当时99%的农民由于自己的信息匮乏都没机会和能力意识到这一点,结果就是如视频里面所说,很多农民拿着自己种出来的一袋粮食(背包客)扒着火车想到彼得格勒来卖粮食,结果发现这里的市场关闭,去黑市又被关起来

按情理来说这当然不太合理,不过对于这里饿的眼睛都绿了的工人纠察队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而且自由买卖对于康米来说本来也是投机行为,每个进城的农民都说自己真的是穷人,但当时布尔什维克又没有身份验证系统查每个人的成分看你是不是贫农

那自然就是熟悉的一刀切了,只能说确实当时的荒唐事太多,不过对于这个几乎毁于饥荒的政权也没什么心思去想怎么搞好看点了


2023/5/27纪录


针对喀琅斯塔德水兵起义是由于食物配给不平衡说,查询了彼得格勒的配给制度(已将单位从磅,普特转换成克):

冶炼工人,每天800克面粉;冲击工,600克;轻劳动工人(也是大部分工人)400克;同时一天还有少于50克的肉或者鱼(但当时是粮食危机所以面粉和食物其实只有原本的一半不到),之前被定为反苏分子的人则没吃的(最低级四等口粮一天只有50克)只能逃离城市,这也是彼得格勒总人口内战期间减少了七成的缘故,除了本来的征兵打仗外就是粮食危机带来的大逃荒了,何况水兵起义的时候好多工厂因为无法开工都关闭了,而停工≈断粮

而喀琅斯塔德的水兵补给多一些,一天有600克面包,300克肉,鱼和蔬菜;50克糖...属于是全苏维埃内都比较甚至说非常好的级别

最后由于当时的水兵提出了反特权的要求,故查询了布尔什维克党中约2000名核心官员配给,结果如下:一天固定300克面粉,但是每个月会发放固定的额外物质(针对那位官员的整个家庭进行发放):黄油与食用油1000克(一天30克),鱼4千克(也就是一天100克,下同),肉4千克,蔬菜3千克 ,糖和盐共1000克(一天40克),茶叶100克,还有火柴三盒;肥皂,400克

...不得不表示,这确实带给我了一点点小小的特供震撼,说多吧其实算算也不算多,甚至我感觉实际上水兵拿的都要比核心党多些...所以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水兵确实是出于自己的“好汉般的义气”去发起起义的,看到彼得格勒工人吃不饱于是就认为布尔什维克没对待好平民,外加意识形态偏向于安娜其主义,所以要帮工人们出气,我只能说精神确实很感动,不过确实是来添乱的,有一股魏博牙兵的美,真成了俄罗斯苏维埃肯定要像中欧那几个苏维埃一样垮台

*水兵为什么会拿到这么多补给:第一,这是托司机所说他们是革命的骄傲,红军内部军队的补给必然是放在第一位的,且平时也有训练任务;第二,水兵有保卫彼得格勒的重任,试想一下假如协约国舰队从海上芬兰湾发起登陆要军事占领彼得格勒,这些水兵是要去拼命的(虽然历史线没这么发展,但当时还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你总不能让别人饿着肚子去和列强干架吧),同时内战期间水兵也一直在和英国人争夺波罗的海地区的制海权,虽然总体来说胜少败多,沉了好几艘船;第三,爱沙尼亚的尤登尼奇时刻都在瞪着彼得格勒要夺取这里,当前线红军战败白军前进在沙皇村后(也就是内战最危险的时候,1919年上半年)水兵也是要去紧急填线的

总之我会在汉化里面说明的,同时我必须说明我对当时的口粮分配和日后的疗养食堂很感兴趣,尤其是后面发展到已经是恐怖级别的鱼子酱和黑海大别墅级别的特供,还有斯大林日后的红包制度,这个具体的发展路径需要好好查一下:

但一般来说,苏联的第一任领导人都是苦行僧,比如列宁不是美食家需要吃得饱饱的。亦或者布哈林一直也拒绝领取这类加强口粮,至于捷尔任斯基和斯大林更是面包和水就可以工作16小时的人,可惜后面的许多人却做不到这一点

甚至在1922 年 列宁去医院动手术取出子弹第二天吃早餐时,看到医生为这位领袖端来一杯肉汤和面包后怀疑自己是否有资格获得这种增强的营养。并打电话给护士问今天早餐给普通病人吃的什么。她不知道列宁已经吃过早餐,回答说他们给了粗面粉、茶和面包。

列宁对这种情况感到愤怒,并威胁要惩罚那些给他带来“豪华”早餐的人。然后给领导做手术的罗扎诺夫医师承认,他命令管家把昨天剩下的肉汤拿来。而教授的午餐也是用苏维埃政府发放的学术口粮准备的


下面为主要的参考资料来源:(不需要魔法)

http://docs.historyrussia.org/ru/nodes/11189-14-iyunya-polozhenie-snk-o-payke-dlya-osobo-otvetstvennyh-i-sovershenno-nezamenimyh-rabotnikov-tsentralnyh-uchrezhdeniy#mode/inspect/page/2/zoom/4 

https://oimurschool.ru/istorii-uspeha/trebovanie-uchastnikov-kronshtadtskogo-vosstaniya-1921-g-kronshtadtskoe/ 

http://www.hrono.ru/sobyt/1900sob/1921kronst.php

https://luchecon.livejournal.com/721535.html


2023/5/28纪录


Козловский, 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军事专家亚历山大·科斯洛夫斯基)和其子女情况,介绍这个主要因为是B站有一部俄语的喀琅斯塔德纪录片,里面虽然说了这家子被逮捕但是没有说出来他们 后面的经历,这里补上:

亚历山大·科斯洛夫斯基在喀琅施塔的起义失败后定居于芬兰,在当地学校里担任物理和自然科学老师的职位,后在维堡的一家工厂里面工作,最后于冬季战争结束前一周在赫尔辛基去世,并于当地的公墓中安葬


亚历山大·科斯洛夫斯基将军的子女情况:

妻子NНаталья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на(1873-1958):1920年8月开始,她在彼得格勒寄宿学校和孤儿院中教授德语和法语。1921年3月3日——带着孩子作为人质被捕,被判需要劳教5年时间,30 年代,在列宁格勒的机构教授外语,35年后被大清洗波及被流放到了阿克纠宾,40年代初再次回到彼得格勒,于1958年逝世,好家伙活过了列宁格勒的围城战!

大儿子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899-?):1918年11月进入炮兵学院学习,1919年任炮兵学院政委助理,水兵起义后被扣押作为人质,后于4月22日被判劳役一年。5月8日,他绝食抗议判决,要求对他和他的兄弟们被判的罪名作出解释。获释后,由于某些原因自杀了

二儿子Константин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901-1937):进入彼得格勒理工学院,后来转到海军学校,在前线与尤登尼奇作战,1922 年秋从监狱中获释后,他被流放到切列波韦茨,后在水文所河道系任水文学家、高级研究员,然后看日期你大概就明白接下来发生什么事情了🥲

三儿子Дмитр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902-1975):1922 年秋从监狱获释后被流放到切列波韦茨。后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机构担任水文学家。1935年与他的母亲和兄弟一起流放到阿克纠宾地区5年从事挖沟工作。1940年代,他回到列宁格勒,担任水文学家,然后经过了二战的围困后才真正安度了晚年?

四儿子Паве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904-1971):获释后,他从研究所毕业,在列宁格勒的机构担任水文学家,然后于1940 年代回到列宁格勒,后于1971年去世

*咦,怎么这几位都是水文学家?

难道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影响?

女儿Елизавет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1908年-1995年,真长寿!):她没有被列入官方的“科斯洛夫斯基将军在喀琅施塔得叛乱事件”中的人质名单中,故在自己家人被逮捕后无家可归,住在当时的一些好心人家里,后来女儿被通过一些特别方法送回到了芬兰的父亲身边


*喀琅斯塔德事件被关押的人质在1922年的十月革命五周年纪念日附近获释


参考资料来源:

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9A%D0%BE%D0%B7%D0%BB%D0%BE%D0%B2%D1%81%D0%BA%D0%B8%D0%B9,_%D0%90%D0%BB%D0%B5%D0%BA%D1%81%D0%B0%D0%BD%D0%B4%D1%80_%D0%9D%D0%B8%D0%BA%D0%BE%D0%BB%D0%B0%D0%B5%D0%B2%D0%B8%D1%87_(%D0%B3%D0%B5%D0%BD%D0%B5%D1%80%D0%B0%D0%BB)


2023/6/3记录


一个只属于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

其实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先把一些总是认为理所应当的想法给丢掉,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苏维埃内部可以不一党制呢?

其实最开始的苏维埃本来也是多党制的,比如巴黎公社就是属于好几个团体共同管理的政体,同样的,帝国主义争霸的一战结束时,全欧洲出现了好几个苏维埃政权,如下:

奥匈帝国:匈牙利苏维埃(社民和共产党联合执政)

德国:巴伐利亚苏维埃,柏林苏维埃,鲁尔红军(可以看作泛左翼团体联合执政,即部分社民,工团主义者,独立社会民主党,斯巴达克斯都有部分影响力)

俄国: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左翼社会革命党;至于孟什维克,你是说那个早就叛变加入临时政府结果被人们在十月推翻的那个组织嘛?)

但是你可以说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以多元化和民主为优先级的苏维埃全部被汹涌的白色运动吞没了,甚至一度出现了背后捅刀子的行为(在俄国,左翼社革发动了政变;在匈牙利,一部分社民党向协约国出卖了红军的作战计划,甚至投向了霍尔蒂的怀抱;在德意志,德国社民党那几位大佬引自由军团入城的事情就不需要多说了)

也就是说,以集权为特点的俄国先锋队们用自己强劲的组织力和“革命恐怖”赢得了这场淘汰大赛,虽然我们知道这些特征的弊端很多,日后也带来了许多非议,但是你得先活下来对吧


苏俄内战#10 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