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龙:中国精神在抗疫中的展现
中国精神在抗疫中的展现
谢文龙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这句话用于描述今年的疫情防控恰到好处。从今年年初武汉城市爆发肺炎传染病开始,再到武汉封城,再到2月的全国封禁,再到3、4月的全面复工,再到如今5月份的全国相继开学,中国人民从这场肺炎疫情磨难中成长并奋起,最终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觉得,这样一场全国各族人民一齐奋发向上的疫情防控战,其震撼人心之处,不止在于“一个人口多达十几亿的国家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如此有效地控制住了传染性极强的新型肺炎传染病”这样一个结果,更在于疫情防控过程中所体现的伟大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可见,伟大的中国精神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并在战胜疫情自始至终凝聚起了全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而这股力量也应该是支撑我们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在这场疫情防控中,全国人民戮力同心、众志成城。无论是在科学防疫的工程项目、科普宣传,还是在防控措施的落实,大家都团结一致、听从安排,为了集体的胜利而放弃个人的微微私利。无论是政府告知人民群众安心居家禁止出行后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还是火神山医院的快速建成,还是各省志愿者自愿前赴武汉支援,无不体现了“全国行动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团结精神。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政府政策实施更快、科研人员有更多空间和时间研发抗体、患者的病症能更快被医治。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人民独辟蹊径的创造精神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新型肺炎病毒,医务工作者并非只将眼光放在西医疗法,而是大胆创新,中西医结合,加快了抗疫药物的研究进程。在生活学习方面,为了适应疫情时期的生活学习需求,老师采用线上网课的方式授课、上班族用电脑云办公、央视主持人通过直播的方式帮助湖北销售滞销商品等等。在这场抗疫的挑战下,大家并未一成不变地过着“老旧”的生活,而是另辟蹊径,在特殊时期为生活寻得“新常态”。也正是因为这种伟大的创新精神,我们在“没有流动”的禁行时光里依旧能保持精神与活力、创造中国奇迹!
在这场疫情防控中展现的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也是在这冰冷的疫情中最暖人心的。在明知武汉疫情最重、稍不注意也许会丧失生命的情况下,一个个白衣天使、一个个青年志愿者、一个个警务人员依旧勇挑重担、义无反顾地奔向武汉,做最美的逆行者。正如“全国同上一堂思政课”上,有一位老师所说,“好像昨日还是傲娇的孩子一夜之间就长大了”。这种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美好精神品质,感染并激励着许多人共同抗疫,让人们心怀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就是“请大家放心,祖国的背后就是勇于担当的中国人!”
总之,在这场疫情防控战期间,伟大的中国精神使我们在艰难险阻面前不会屈服、低头,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应对,敢于斗争,勇于胜利。虽然现在疫情形势依旧还未完全安定,尤其是国外形势依旧严峻,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怀着伟大的中国精神并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完全战胜新型肺炎病毒,我们的抗疫经验也一定能帮助外国的人们渡过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