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UP主曾文:动画是我存在的证明
『 WinSing star咏声人专栏 』
Everyone is a star and deserves the right to twinkle.
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且伟大的存在,当个体的价值和力量被肯定,才拥有了想象和创新的可能。
每一个人物故事,都是动漫人的个性表达;每一个闪耀的瞬间,都写满了童真快乐。「WinSing Star咏声人」专栏,触摸灵感温度,抵达想象国度。

佛系UP主曾文:
动画是我存在的证明

无数弹幕飞过,
疯狂刷屏着这波有趣的动画作品。
弹幕中所说的meng君是谁?
为什么TA能让这么多人高喊666?
他是B站UP主「meng君要爆炸」,
也是咏声动漫二维分镜组组长——曾文。

曾文,2009年进入动漫行业,是咏声动漫第一批动漫团队创建人员之一。入行十一年多以来,从事原画工作八年,而后转到二维分镜制作组至今。
从飞驰的弹幕中,不难看出粉丝对于他的喜爱。但面对各种催更,他依然坚定且佛系,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究这背后的故事!
与Blender的奇缘:
把握机遇,敢于突破自己
在近期举办的咏声动漫「咏无止境」分享会上,曾文兴奋地向大家介绍了Blender这款动画制作软件。在B站「meng君要爆炸」的主页上,曾文更是将“Blender天下第一”写在了简介一栏,毫不掩饰他对Blender的偏爱。

分享会现场的大多数人,几乎都能感受到曾文的激动和快乐。
为什么他唯独对Blender如此偏爱?一切要从头说起。
曾文做了8年原画。在某一天,艺术家终究遇到了“创作瓶颈”,他觉得很难创作出真正满意的作品。曾文尝试与咏声动漫副总裁兼总导演陆锦明(昵称“巴西”)交流,希望能拨开迷雾找到突破。
一次偶然的机会,曾文接触到了分镜。虽然只有短短几秒,却让曾文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动漫世界。巴西看到了他做分镜的潜力,鼓励他尝试二维分镜制作。曾文并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好,但好奇心和求知心驱使了他往前走。

实际上,跨岗位异动在多数公司通常是较难被同意和认可的。但在咏声动漫,勇于尝试、以好奇心和想象力驱动进步的职业态度是被认可和鼓励的,咏声动漫副总经理古燕梅就曾表示,“我们非常鼓励员工异动,尝试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岗位,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并且公司愿意为员工承担试错成本。”
从原画到二维分镜,是曾文个人职业生涯中的一大转折点。
然而,虽说原画和分镜在动画制作流程中相近,但实际差距却很大,包括专业技术、专业知识、经验等等,“隔行如隔山让我深有体会,整个过程非常艰辛!但是既然我选择了这条道路,并且有这样的平台和机会,那我就拼尽全力去做。”曾文感慨地说到。
恶补,恶补,再恶补!“痛并快乐着,因为热爱所以快乐。”
曾文回忆到,在二维分镜制作中他尝试通过很多不同软件解决“二维分镜参考度低”这个技术难点,但这款名叫Blender的软件效果却令人惊叹,它具有开源、全平台、全流程、易上手、开启速度快等优点,作为一个3D软件,不仅能制作2D动画,还能剪辑和编辑视频。曾文便乐此不疲地踏上了Blender的探索和实践之路,最终汇总成了一套可以运用到二维分镜制作中的方法论,并且运用于团队的日常工作实践中,极大提升了团队工作效率和作品质量。

而利用Blender,曾文也创作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个人作品,例如【少前手书-偏振光】M4A1-vs-石英分队长、【战双/动画】夏日贴贴、【战双/动画】小马罗塞塔等动画,最终成为动画领域里有点小名气的UP主。

热爱是最好的创作动力:
让灵感变成真正的动画
久石让在著作《感动,如此创造》中写道,创作者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个人的,他们遵循着自我的意志与价值观,追求令自己满意的作品;另一种是社会的,把自己与社会联结,看见社会大众的需要。曾文认为,自己创建B站号的初衷毫无疑问是前者。
B站成为了曾文用Blender去实践与创作自己故事的方式。
“在创作这条路上,永远都有New Idea不断冒出来,这就是创作冲动,而创作冲动如何转化为作品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永远是最困难的。”
曾文的创作冲动在B站上找到出口。二次元、游戏、影视、动漫,也成了他工作之外的重要部分。

“还记得第一次发视频,只有几千人观看,弹幕也寥寥无几。但是当我看到有人表达对我视频的喜爱和认可后,这让我欣喜若狂,我觉得哪怕只有一个人喜欢我的视频,我都会尽全力去创造更好的作品。”
曾文在B站上发的视频越来越多,观看量也小有暴涨,十几个视频作品累计观看量已超过140万,单个视频最高播放量30万+。而除了自己制作的动画,他也会分享一些建模教程、概念分镜板绘过程教学视频。
“创造一个故事的魅力让我深深着迷。”曾文继续行走在B站上,不断进行尝试与积累,拓宽思维的边界,将想象力付诸于更多有趣的作品上。
当积累变成一种习惯,生活和工作相互反哺,开拓力和创造力将被无限放大。在曾文等动画技术研究爱好者的努力下,Blender也逐渐在B站上褪去神秘的面纱,从“高冷”走向大众,让更多中国年轻动画爱好者掌握更精湛的动画制作技术,用动画创作讲好“中国故事”。
“动画是我存在的证明”
“路上遇到太多的风景,如同伊甸般的仙境,但是生活太平静,多少故事无人倾听。主角、配角和反派,蜷缩着的、有灵性的、将痛苦和快乐统统流露出的动画,像活生生的生命一样吸引着我。”
当提及为什么要从事动画这个行业的时候,曾文笑着说道:“来这一趟不容易,那留点东西呗!”简单的一句话,却仿佛印证了网上的那个段子:「天天想辞职,却月月能拿全勤奖」。
“人生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回归本质,有什么东西可以留下吗?”

对曾文而言,作品一定是最重要的留存。“就像猪猪侠陪伴了我们这一代人成长,它成为了经典,并至今还在流行,以正义、勇敢、乐观的形象继续激励着Z世代。即便经历时间长河的冲刷,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记忆反而更生动、深刻。”初看不知剧中意,再看已是剧中人,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颜。
动画便是曾文想在这个盛世留下他存在过的证明。
他很幸运,也依然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