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考后只能靠一条路走到黑VS有无数选择的德国学生,你愿意选择在哪出身?

2022-07-04 11:03 作者:留德华叫兽  | 我要投稿

作者系【DIY飞跃计划】副主编阿汤,德国硕士毕业后在德国工作三年,目前定居于国内。

P1

问我填高考志愿的亲戚

这几天出高考分数了,几家欢喜,几家愁。亲戚家的小孩打来电话问我,应该选什么专业。本来想的是,你喜欢什么,就选什么专业啊!但后面一想,亲戚家的小孩出生在普通家庭,哪有什么随心所欲的自由。细想了一下说:如果你不排斥数学,我建议你选择计算机专业,因为计算机专业很好就业,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其它发达国家。


而后面他又问我,我是先选择学校还是选择专业呢?面对这个问题,我只能说:如果能够去平台好的学校,我个人建议尽量去平台好的学校吧,但专业也别选择太偏了,不然到时候就业会成问题。回答他的时候,其实我内心感觉到特别沉重,因为我内心特别担心,如果他之后真的读了计算机,但是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计算机怎么办?他能够轻易换专业吗?如果换不了专业,他能通过考研再给自己人生一次选择吗? 


P2

放弃双元制教育的德国同事

给亲戚家小孩提供填志愿建议以后,我不禁想起了那个中途放弃双元制教育(一半时间上课,一半时间在公司工作,公司支付工资,毕业后得在公司工作2年)的德国同事。她当时高考毕业后,不太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只是觉得能够一边上学一边在公司工作是件很酷的事情,于是就申请了我们公司和德国学校的双元制合作项目。


可读了半年后,她发现她对这个专业一点兴趣也没有,于是她支付了一定的违约金,就直接放弃了。凭借她的高考成绩,她重新申请上了研究型大学的经济专业。在德国同事看来,这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完全不值得一提。


P3

31岁本科还没毕业的德国人

一想到那个31岁还在读本科的德国人,我好像能够明白德国同事对于弃读的平常心。当时我在德国研究所写硕士论文,而31岁的德国人还在读Info本科,他一边在研究所兼职一边读书,当时我特别疑惑,就直接问他:你不急着毕业呢?


他轻松回答我说:我为什么要急着毕业呢?我对我现在的生活状态特别满意,我能够通过兼职养活自己,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享受我的生活,这有什么不好吗?当时我听完他的回答,整个人愣在那里,因为这是我人生第一次遇到对待生活如此坦然的人,在他眼里没有所谓的30而立,更没有30就要结婚生子的概念,好像他活着的目的就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去享受生活。让我大开眼界。


P4

我们只能羡慕

每次和中国朋友聊起德国学生的生活状态,我们都会感叹,真的特别羡慕他们,在他们眼里没有所谓的一条路走到黑,一旦意识到自己不喜欢所选的专业和学校,直接重新申请就行了,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再参加一次高考这个说法。


而当年我们高考填志愿时,都是选择家人认为的“好就业”的专业,到了大学,我们发现自己特别讨厌这个专业,想再换专业时,现实基本是不被允许的,又或者是当时根本就不会有换专业这个念头,就觉得只有死磕这一条路。德国学生触手可得的选择自由,对于我们却是需要花费极大时间和金钱成本,都可能得不到的。


P5

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我想这个就是最大的不公平:出身地的不公平。如果一个人出身在德国,在他出身那一刻,自然而然的就享有了免费教育和公立医疗,而如果一个人出身在发展中国家,那么他大概率逃不过普通人的命运,得竭尽全力让自己在各种竞争中脱颖而出,使自己能够过上中产的生活。


现在还记得两个德国前同事的聊天,他们当时当着我的面,带着不可思议的语气说道:我真的想不通,印度人怎么会为了在德国获得一个职位,拼尽全力,也真是太夸张了吧!当时听到他们这段对话,我什么也没说,因为他们不会明白在异国他乡奋斗的人的无奈,如果自己的国家足够强大,生活得足够舒适,谁又会愿意背井离乡呢?


硕博、科研、高考志愿交流群

关注公众号

后台回复:高考

加入高考志愿、本科申请群


· The  End ·


高考后只能靠一条路走到黑VS有无数选择的德国学生,你愿意选择在哪出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