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合同
完美的合同
第三章 合同的修改与调整
选好地点,备好装备,准备钓鱼。经过前面两章的准备,终于轮到动手操作,修改合同。
总体而言,修改的基本准则是在基础条款的前提下,多了减,少了增。但看似简单,自己动手却不那么容易。从最开始的不敢随意下手操作,不知道该不该收杆。到现在觉得很多部分可以操作,但每一次抓的点并不准确。就好像每隔五秒提一次鱼竿,能钓到鱼那才奇怪。想要从这一步进化到准确下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预见的训练方式,就是通过具体的合同操作、修改。
本书恰恰在这部分,安排了大量的合同实例。采取修改前和修改后两版对比的形式,让人一目了然的抓住关键点。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查看法院的合同判决,反向避免可能存在的合同隐患,提前避免。
结合之前讲过的合同主体几部分,首先检视合同的结构是否残缺、冗余,合同整体标题是否完善规范。进一步查看合同条款的关联性,实现内部完整,整体无关,条款之间互不重叠、交叉。审视表面形式之后,查看合同目的是否明确,具体内容是否合法、合理。这一过程中,查看语言、语句是否符合合同文本语体。避免出现病句,标点使用错误等低级错误。最后全面调整版面、格式、字号等,在想委托人提交。
老生常谈,上述内容修改前提是详细与委托人沟通,综合双方的地位,权衡各方利益,达成现实中的合同。同时,根据不同委托人的不同要求,匹配相应的营业层面、商务层面、专业层面、专家层面修改模式。另外,注意无合同语言表述的专业化与通俗化的权衡,尽量避免过度专业化,造成委托人理解困难或者使用困难。具体条款中,还要注意表现对合同相对方的尊重,无论公司是否处于优势地位,互相尊重都是商业交易中不可或缺的。
不同于合同审查的成果提交,合同修改的成果提交代表着一个法律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脸面),应予以重视。切忌草稿提交,即使是阶段性成果提交,也要采取正式板式提交。
附:个人检索本书的重点
合同修改目的,律师沟通内容(p260)
不同层级修改模式(p274)
案例实操,合同修改范例(p279、282、284、320、334、344、347、356/359)
字号、板式规范(p299、316)
校对方法(p364/366)
标题修改(p371)
提交成果模式(p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