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完这篇文章,别说你“认识”“启示”类大题不会做

2019-12-16 20:05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大家心心念念的干货来喽~

今天小历为大家带来的是“认识”“启示”类大题的解题技巧

让我们一起来静心看看吧!

            1.什么是启示类历史试题? 

启示类试题通常是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说明了什么”、“认识”、“对策”、“建议”、“态度”、“感想”等求答语来提出。其中,“启示”是指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可供后人借鉴的认识,要求学生对某一特定历史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放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用来检测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识水平及历史感悟能力。

“认识”在哲学意义上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前者即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后者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事物全体的、本质的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历史试题的“认识”往往是以“谈谈你的认识”形式表现的,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评价”、“看法”,至少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才行。与“启示”有所不同的是,“认识、看法”需要考生表明对该问题的态度,然后再得出规律性、本质性的结论,或者从经验教训中提炼出历史认识和看法,强调的是依托问题谈自己的感悟。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对问题进行总体把握,实际就是对所给材料进行高度概括;对问题做出简要的分析评价;由某一具体问题上升到谈对某一类问题的看法;通过历史问题对相关的现实问题作出预测,提升到理性高度。

            2. 启示型历史试题的答题指导 

解答“启示类”试题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是“读”

一是读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确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方面的历史现象或问题;二是读懂设问的指向和规定,明确设问要求回答的是哪方面的启示,这是解答好试题的前提。

 第二是“找”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找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二是找出教材中对此类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基本知识,并分析产生这些历史现象和问题的原因,这是解题的关键。只有找出原因,我们才能明确今后应该借鉴哪些经验,避免哪些失误。只有回归教材,找出相应的观点和表述,我们才能将原因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提炼出精练的答案。

 第三是“提”

根据前面所找出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应该怎样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避免什么,这是答题的落脚点。当然,答好此类问题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以套用,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考生在备考中要加强对这种题型的练习,并注意不断通过对比、归类、归纳去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今天的大题干货你懂了吗?

希望你有所收获哦~

如果你想在更好的提高自己,那就赶快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叭!历史提分不在话下!

看完这篇文章,别说你“认识”“启示”类大题不会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