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聊聊幻胧决战曲《蝉喓歌》:侗族大歌、玉蝉文化与歌词解释

2023-07-23 14:55 作者:呆罗  | 我要投稿

经历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情节与精彩演出,仙舟主线目前已告一段落,相信各位一定和我一样对故事高潮处决战「绝灭大君」幻胧时使用的独特配乐感到印象深刻,本文就将对这套名为《蝉喓歌》的组曲进行赏析,为大家介绍与其相关的一些文化背景,并对具体歌词内容进行翻译解释。

 

 

灵感来源「侗族大歌」

与贝洛伯格篇大决战中一唱封神的摇滚风配乐《野火》截然不同,仙舟篇决战配乐选择了更加契合地区国风文化背景的民乐民歌风格。如果说前者的听感像是一团将要融化坚冰、吹散凌冽风雪的迸发烈焰,主打高燃的斗志与不屈的希望;那么后者给人的感觉就像置身于某处灵地或经堂之中(因此有玩家调侃歌曲为「赛博念经」),庄严、肃穆、富有神性,但又有挥之不去的压迫、诡异和妖邪感,与兼备「丰饶」与「毁灭」力量特性的幻胧配合甚佳。两套乐曲可以说都非常契合地区决战的氛围和主题。

虽然可能会有一些朋友在聆听仙舟决战音乐后会自然联想到出自《攻壳机动队》系列的经典配乐《傀儡谣》,但必须指出的是,《蝉喓歌》艺术创作背景完全取材自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艺术,其化用的应该是流行于黔桂地区少数民族侗族中的传统音乐 ——「侗族大歌」(侗语:al laox,汉语音读为「嘎老」,字面含义为「宏大的歌」)。

世界文化遗产「侗族大歌」

这一点在官方最新发布的音乐制作幕后纪录片《遥远星球之歌 VOL.2:仙舟的音乐戏法》中已经得到证实,负责幻胧战斗曲创作的文驰 Vinchi 老师提到了团队曾尝试在配乐中使用藏语、钵和马头琴元素进行表达,但最后敲定了以音色特别适合的侗族大歌来展现这场战斗。

感谢 HOYO-MiX 的各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如此出色的国风音乐

侗族大歌历史久远,源头上可溯及春秋战国时代,到明代发展趋于成熟开始在侗族聚居区盛行,明邝露编著的民俗学古籍《赤雅》中就以「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记载描述了演唱大歌时的盛大场面。侗族大歌为多声部合唱音乐,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曲式复杂又浑然和谐,风格严肃庄重,合唱气势磅礴,歌词押韵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世界音乐界认为中国缺少多声部的传统和声艺术,复调音乐(指多个声部同时进行、互相形成和声关系,以对位法为主要创作技巧的音乐)仅存于西方,而 1986 年贵州侗歌合唱团赴法国演出引起的轰动,一举扭转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没有复调式音乐的说法,侗族大歌也由此被中外音乐家誉为「来自天堂的和声」。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侗族大歌是当之无愧的我国民族艺术瑰宝、值得我们珍视的文化宝藏,这种艺术体裁平常本就难得一见,而这次星铁在游戏配乐中融入侗族大歌元素,以个人游戏阅历来看应该就是首创,毫无疑问是一次应当收获赞美的尝试,也代表了米在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上贡献着自身的灵感与力量。

(当然这不是米第一次尝试了,早先的神女劈观、歙县鱼灯等都是非常出色的例子。)

 

 

「蝉喓」之名的由来

聊完艺术背景再谈谈这套组曲名字的背景。曲名中的「喓」(yāo)出自《诗经》篇目《召南 · 草虫》,诗曰:「喓喓草虫,趯趯阜螽」,「喓喓」指虫鸣声,「蝉喓」意即蝉鸣。

至于为何要用蝉鸣这个意象来为组曲命名,是因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蝉这种昆虫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美学意蕴,由于蝉特殊的生命轨迹(生命周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土中休眠,蜕生后只能存活一夏),古人观蝉有感,视蝉为通灵神物,为其羽化赋予了「重生」、「永生」的含义,先秦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上便已出现蝉纹装饰;道家炼丹术中则以金蝉为圣胎,认为经历了金蝉脱壳这一劫才能修仙成神;秦汉时更流行将玉蝉作为殉葬品含在死者嘴中(称作「含蝉」),寓意精神之不死,寄托着人们对死者灵魂不灭、蜕变再生的祝福。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西汉玉蝉

考虑到「丰饶」设定上与佛教文化的密切关联,还容易联想到大家非常熟悉的投胎转世为取经人唐三藏的「金蝉子」。

星铁世界观在「丰饶」星神所代表的正是「不死」的力量,而借建木之力塑造肉身形体的「不死神实」幻胧本质上又是一团反复移魂托生的不灭精神体,如此一来,选择用「蝉喓」为组曲命名自然是合适且有文化底蕴的。

特别一提,侗族大歌中最原生、最具代表性的曲目之一便有《蝉之歌》,游戏曲目与此也构成了对应。附上 2011 年文化部春节晚会上由贵州神黎平县侗族大歌艺术团表演的节目《蝉之歌》(约 37 分钟处),大家可以对比游戏配乐,感受一下这项传统民族艺术。

 

 

歌词内容翻译与注解

再说到《蝉喓歌》的歌词内容。虽然无法获知实际的侗语唱词,但好在官方专辑信息中提供了歌词大意。在纪录片《仙舟的音乐戏法》中,文驰老师也提到决战配乐的唱词特意请了贵州大学的专家老师做了翻译修饰,并找贵州大学侗语合唱团进行了演绎,词文内容则以「赞颂生命」与「蛊惑主角」为主题。接下来我将对各阶段歌词做个人翻译,并注解一些其中值得留意的字词。

 

蝉喓歌 · 晦明苦短

歌词大意:

朝幪幪 暮枯瘁

蜉蝣朝露 来日苦短

晦明苦短

译文:

朝阳升起之时还生机繁茂,黄昏日暮之刻却已凋零枯槁。

恰如那蜉蝣与朝露,徒叹所剩的日子是如此短暂。

匆忙一生宛如一日时光,实在太过短暂!


注释:① 幪幪(měng měng):茂密茂盛的样子。出自诗经篇目《大雅 · 生民》:「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② 蜉蝣朝露:蜉蝣,一种寿命极短的虫,其羽翼极薄并有光泽,生命一天,朝生暮死;朝露,清晨的露水,随朝阳升起很快便会蒸干消失。两者同为常用于表达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意象。

③ 晦明:指从黑夜到天明的一昼夜时间,指代短暂的时光。例句《后汉书 · 赵咨传》:「以存亡为晦明,死生为朝夕」。

 

蝉喓歌 · 仙骸有终

歌词大意:

叹晦明苦短

生老病苦 皆归于死

仙骸有终空叹惋

神枝莫莫 庶卉群生

木实唪唪遍南山

译文:

哀叹于时光的短暂易逝啊!

生之苦、老之哀、病之痛,皆来自于死的恐怖。

即使贵为仙体,亦有终末之时,徒留无用叹息。

神树展枝叶繁茂,百草群花绕树生。

那赐予无尽形寿的神实已挂满枝头。


注释:① 仙骸:骸,形体、身体之意,例句《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仙骸即指仙人之躯。

② 莫莫:形容草木繁茂状。出自诗经篇目《国风 · 周南 · 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③ 庶卉:众草,群花。例句《后汉书 · 班固传》:「百谷溱溱,庶卉蕃芜」。

④ 木实:即树木的果实,这里指建木结出的能带来长生的神实。例句《战国策 · 秦策三》:「诗曰: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

⑤ 唪唪(fěng fěng):指结实累累貌。出自诗经篇目《大雅 · 生民》(见上文)。

⑥ 南山:长寿的象征。出自诗经篇目《小雅 · 天保》:「如南山之寿,不寄不崩」。常见的祝词「寿比南山」就取用了这个象征义。

 

蝉喓歌 · 长命无绝

歌词大意:

受命于天兮 寿考不忘

承天之佑 烂然星陈

译文:

领受天命之尊者,福寿绵长寿无疆。

承蒙上天庇佑者,遍布灿烂于星辰。


注释:① 寿考不忘:寿考,指长寿;不忘,意为没有止期,「忘」为「止」的假借。出自诗经篇目《小雅 · 蓼萧》:「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② 承天之佑:蒙受老天的保佑。出自《周易 · 大有》:「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③ 烂然星陈:出自《卿云歌》,上古时代诗歌,由先秦佚名作者创作,据传是舜禅位于禹时,同群臣互贺的唱和之作。原句为:「明明上天,烂然星陈」(上天至明至尊,灿烂遍布星辰)。这里指圣人使者(令使)将「丰饶」(或「毁灭」)的赐福播向宇宙。


额外补充:

①「蝉喓歌」之名英译作 Pedujara,应该是要拆分成 pedu + jara 来理解。

前半部分 pedu(梵语:पेदु)可能是指《梨俱吠陀》(Ṛgveda)中的一个人物,他是婆罗门教与印度教中象征日出与日落的双子神「阿史文」(Aśvins,字面意思是「双马童」)的一位门徒,受赐太阳马 Paidva(梵语:पैद्व)。

后半部分 jara(梵语:जरा)应该是取自佛教「十二因缘」(Nidāna)中的「老死」(Jarāmaraṇa),指在轮回之中由出生一直到生命结束,这中间所经历的一切。

当然整个名称的解释个人感觉确实比较牵强,仅供各位参考,期待专业大佬指正补充。


② 顺带一提另一首「赛博念经」风格的配乐《药王救世陀罗尼》,英文名写作 Sanctus Medicus Dharani,其中「陀罗尼」(Dharani,梵语:धारणी)意译为总持、能持、能遮,代表用精炼简要的词句总摄教法义理,令其不散不失。与「真言」(Mantra)、「明咒」(Vidyāmantra)等词含义相近(但略有差异),均指佛教咒语。

实际上,游戏中只要是和「丰饶」相关的概念词汇基本都与佛教文化关系密切。


③ 组曲中三支配乐曲风的微妙改变反映了战况的变化:

第一阶段配乐《晦明苦短》展现的是因假身现世袭来的神秘与幻胧对主角一行表现出的蔑视;

第二阶段《仙骸有终》曲调开始变得具有压迫感,吟唱带来的妖异感也是最浓烈的,代表幻胧解放她作为「绝灭大君」所拥有的「毁灭」力量,开始认真起来对待战局了;

第三阶段《长命无绝》乐曲的妖邪感减淡,取而代之的是随乐声占主导后产生的恢弘的气势,画面中幻胧也终于无法再维持她那举扇睥睨的高高在上的姿态,开始不顾仪姿冲动起身用双手进行无情打击,配合战斗中景元的特殊台词:「仙舟翾翔,云骑必胜!斩除孽物,荡平妖寇!吾身,即为巡猎锋镝!」,象征「巡猎」已在此吹响反攻的号角,战斗体验可以说是荡气回肠了。

为表达崛起反抗,第三阶段配乐中融入了仙舟与景元动画《飞光》中的主题旋律


聊聊幻胧决战曲《蝉喓歌》:侗族大歌、玉蝉文化与歌词解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