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智说·第2期」来得及吗?现在开始准备插班生考试

2022-10-30 21:53 作者:科兴教育  | 我要投稿

来得及吗?现在开始准备插班生考试

最近不少同学表示跟身边的同学格格不入目前所在学校的机会太少想通过插班生考试去往更好更适合自己的平台
然而可能是一直不知道有插班生考试可能是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考插班生考试可能是因为各种纷扰一直没有行动起来
总之10月底了现在开始准备插班生考试还来得及吗

图片

 1 —
多个先例

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三月中旬才开始准备的唐乙寒同学,花了两个半月的时间,从海事考到了复旦文科。

图片
海事考入复旦的唐乙寒同学

昨晚直播答疑,从上理考到复旦的刘泽凯同学同样开始的比较晚,2月份才开始系统准备。

图片
上理考入复旦理科的刘泽凯同学直播答疑

复旦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难度都是插班生考试天花板的存在。这两位学长学姐,开始的比较晚,并且跨度较大,可以说是极具代表性了。

当然,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从上师到华师的刘禹廷与从海洋到东华的沈人杰同学,都是开始的比较晚,或是较晚才开始系统准备,但最终成功的例子。

图片
从上师到华师的刘禹廷与从海洋到东华的沈人杰

当然,你会说这都是个例,大多数都是10月、9月,甚至8月就开始准备的同学最终考上。

没错,事实确实如此!不可否认,早早开始,真正认真准备的同学,势必会建立自己的优势,更有机会上岸。不过,我们需要看到,较晚开始准备最终成功的是少数,但较晚开始准备的同学也是少数!毕竟这确实需要勇气以及坚决的行动。

当然,通过学长学姐的心得以及直播答疑时的表述可以看出,开始较晚但最终成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要很拼!比如3月中旬才开始的唐同学,有过一段在通宵教室待到12点再回寝的经历;再比如2月份才开始的刘同学,开始后一天差不多学11到12小时。
目前是10月底,还没开始的同学相比大多数同学并没有晚太多,也无需像唐同学跟刘同学那样高强度地拼。趁还来得及,抓紧吧!

图片

 2 —

落下的课程并不多

不少同学觉得科兴的课程已经开始了,自己目前加入不知如何去安排,去跟上。
拿最早开始的,也是大多数同学涉及到的英语、数学两科举例。目前刚上完第3次课程,一科一次课是3小时,那么相比其他同学落下的课程总时间是18小时。因为科兴的课程内容较多且有一定难度,一般3小时的课程,需要花9小时去预习、学习、复习才能掌握。那么,一共需要花54小时去补。

如果学习能力比较强的话,花一周的时间基本可以先把课补上。如果学习能力一般,那么花两周的时间就基本可以了。由此可见,基本从第4或第5次课开始就可以跟老师的直播了。至于在做题方面落下的内容,在跟上进度后,每周多花一些时间去赶即可。

图片

 3 —

学习时间的差距完全可以追回

「小智说·第1期」哪些因素决定了你插班生考试能否上岸?中我提到了能否上岸主要看实力,而实力 = 学习时间*学习效率*学习有效度

退一万步来说,如果开始的晚不能改变学习时间上的落后,那我们还是可以去追求学习效率学习有效度啊!咬咬牙,学习时保持一定的学习效率,多多反思,追求更高的学习有效度。到最后,实力比开始的早的人强是合情合理的!
更何况,其实目前的时间差距,完全可以靠之后每天多学习1小时去追回来。并且,插班生考试是一场长跑,不少同学中后期会陷入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里,影响学习状态与时间,比如陷入自我怀疑,比如寒假根本学不进去,再比如阶段性的颓废等等。这些弯道都是你超车的机会。

图片

 4 —
可能的延期与网课

首先,这肯定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也就是考试延期以及自己目前学校的课程都是网课。我们都渴望一切正常!

不过,如果真的这样了,这对开始较晚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个机会,延期会使得总体时间变长,学校上网课则实际上使得自己拥有了更多的自主安排时间。这些都给予较晚开始的同学以更多赶超的机会。

比如昨晚连线刘泽凯同学直播答疑的第3个环节的第1个话题就是问:“如果不延期,觉得自己能上岸吗?”

刘同学回答道:“我觉得不能,因为我5月底的时候实力是很菜的……”

图片

 5 —

目标不定太高

如果说,你觉得自己没有其他人开始的早,自己的学习能力也比较一般,信心不足,主要是想通过插班生考试获得一定的提升即可。

那么,或许你可以考虑选择竞争较小的一些学校与专业,或者是能突出自己优势的学校与专业。比如说交大要求高绩点才能考,如果你目前自己学校的课程学习得不错,可以靠着这一条件甩掉不少人。

再比如说,华理要求专业相近才能考,其部分专业报录比并不是很高,如果你目前的专业可以考华理,那么可以试试。

图片
报录比较低的学校与专业(其中招生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

 6 —

承认来得及

其实来不来得及,大家自己心中都有答案,只不过人都是有惰性的,不愿意去承认还来得及,不愿意去采取行动。以“客观情况”去掩盖主观的惰性,会使得目前的吃喝玩乐更具合理性。
有时我们落后于人,想的是一堆吓倒自己的困难,促使自己放弃,而不是如何去追赶;而领先者,则充满激情,用行动去拉开与落后者的差距。渐渐地,努力成为了领先者的特权。或许,这就是二八定律、马太效应以及阶级固化的底层逻辑吧?
科兴英语宣老师曾说:“你不是非要站在世界之巅才能努力!努力是一个很平凡的事情罢了。”我想,这应该才是我们应该去承认,去执行的吧?

图片


【小智说·第2期」来得及吗?现在开始准备插班生考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