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点评专栏CV9415984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言之有物,出口成章是很多写作人毕生追求的梦想。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出现无缘无故的天之骄子。
大部分的人总要花费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时间去厚积,而后才能突然之间薄发。
文章作者的积累总是会在不经意间从笔尖流露出来,就像本文,三言两语,便透露出,本文的作者积累深厚,学识渊博。
本文开头以船长、富翁、少年面临的不同困境组成排比句,给人以强烈而有力的视觉冲击,试图说明每个人生而为人,都将面临形态迥异的难题。继而引出本文所要讨论的三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
经过了第一段的抛砖引玉,作者开始分段叙述,向读者进一步详细阐明人生在世,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
首先,作者讨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给出了作者内心自己向往的人与自然,即和谐交互。这里,作者引用了《太一生水》中的一段,向我们读者介绍了战国时期古人对天地自然的认识。接着,作者引用杜甫的《绝句》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试图带我们梦回大唐,欣赏那千年前的迤逦风光。接着,作者言简意赅,以古论今,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与论据,再次强调和谐交互的心愿与论点。
再来,作者开始另起一行,讨论“人与人”的关系,引用魏晋风骨王羲之的《兰亭序》,表明自己想要追求求同存异的人际关系。表明观点后,作者即稍作展开,从朋友、夫妻、子女、父母等多种角度,举例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条理清晰。最后,于段末,再次强调自己“求同存异,相互成全”的观点。
尔后,作者引用欧阳修的《唐华阳颂》,想要探寻生命的真谛,即如何在约束和快乐中间找到平衡?作者为我们带来了刚柔并济,恕己奉一的观点。既要志向高远,约束自己,又要放宽心态,量力而行。
文末,作者首尾呼应,以船长、富翁、少年三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阐明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我的三种关系。
爱护自然,和谐共处,渔夫的网,也许就不会落空;贫穷时不相欺,富贵时不相忘,富豪的家里也许就不会如此冷清;认清现实,放过自己,少年也许就不会再拿着尖刃对准自己。
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但是依然可以逍遥自在,活出自己。
本文的作者,积累深厚,叙事清楚,逻辑清晰,这篇在我看来是一篇有理有据的佳作。
本人才疏学浅,胆大妄为。只能说出自己心中对本文的理解,欢迎大家多多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