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身十句简话

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饱食即卧,食物停聚未及消化,积而淤滞,气滞不行,脾胃受伤,气血痰食积聚而致百病丛生。
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命在于运动。
3、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
古人自古讲究饭后养生,饮茶、散步、揉腹,如能长期坚持做下去,必有益身体健康。
4、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中医认为人们的作息应该符合生理作息规律, 辰时(晨7时)日出阳气升腾,应起身晨操,进食,不宜再卧床。晨起应在这两个时代中间。
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四时阴阳之气是万物生存的根本,在春夏养阳,秋冬补阴,与万物一起生活并且生长。
6、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
人们每天早晨口中上下牙齿相互敲啄,指上下相对应的每颗牙齿互啄,保持牙齿的健康。
7、 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
五谷:麦、黍、稷、麻、菽(有以稻替麻)。
五菜:韭、薤、葵、葱、藿。
五畜:牛、犬、羊、猪、鸡。
五果:李、杏、枣、桃、栗。
谷物(主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等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
8、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常欲令饱中饥,饥中饱耳。
少吃多餐,感觉饿了再吃,这样更有利于消化吸收。
9、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这是古人论及的高级养生术,即是借助各种方式来全方位修身养性,调理身体:美妙动人的琴声,让人听了心旷神怡,有助于养心;娇嫩鲜艳的花朵让人欣赏,可以驱除烦躁情绪,利于养肝;扑鼻而来的香气让人味觉顿开,可以养脾;针灸按摩可以养肾;山林间的泉水瀑布,净化空气,可以养肺;持刀舞剑常锻炼,可以使人形成勇敢果断的品性,可以养胆。
10、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
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就懂得衣着与养生的关系,认为衣服的厚薄应该随时节且适度。暑天不可穿太薄,寒天不可穿太厚。衣服要和外界气候,有个适应度,不可过于极端。并进一步指出:“寒热之时,妄自脱着,则伤于寒热矣。寒欲渐着,热欲渐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