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下的行业发展系列20---欧洲钢铁行业龙头低碳转型实践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碳中和下的行业发展系列的第十九部分:“碳中和”下的下游消费业电气化占比提升空间测算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二十部分:欧洲钢铁行业龙头低碳转型实践
1、塔塔钢铁的技改之路highlight——余热/余气回收
塔塔钢铁(TATA IN)是全球领先的印度钢铁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2900万粗钢产能,员工总数高达8万人,主营产品可细分为板材、长材、建筑用钢三类,下游客户主要在建筑、汽车、包装、铁路、挖机、电力等行业。在欧洲,塔塔钢铁是第二大粗钢制造商,其产能主要位于英国和荷兰。
电炉钢工艺是当前国内钢铁行业减排的重要手段,塔塔钢铁认为,从长流程炼钢(BF/BOF)转为电炉炼钢(EAF)的工艺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废钢资源相对稀缺。
第二,产成品的质量或有一定损耗。
除上述因素外,彼时英国的电价过高也是制约塔塔钢铁增大电炉钢渗透率的原因之一。
因此,塔塔钢铁的控排方式采用了其他替代路径——余热与余气回收:
项目1:2010年,在Port Talbot工厂配置余气回收系统,发电量约占工厂总电力需求的10%。
项目2:2012年,在Port Talbot工厂配置余热回收系统,发电产能约20兆瓦。
项目3:2012年,为项目2中配置的余热回收系统再额外追加1兆瓦产能。
项目结果:
项目1:每年节省约14兆瓦的外部电力购买量(占比10%),降低每年300千吨碳排放。
项目2:每年节省10兆瓦的外部电力购买量,降低每年42千吨碳排放。
项目3:每年节省约1兆瓦的外部电力购买量,降低4.2千吨碳排放。
上述3个项目的Payback时长为2-4年。Port Talbot工厂2010-2012期间其免费配额保持平稳,而实际排放持续下行,免费配额盈余从7%上升至54%,碳资产加速积累。(注:2008年、2013年碳排放强度上台阶,主因欧洲碳市对炼钢过程中的纳入环节认定范围扩大所致)。
碳中和下的行业发展系列的第二十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二十一部分的内容:欧洲建材行业龙头低碳转型实践。
收录于话题 #碳中和下的行业发展20个上一篇碳中和下的行业发展系列19---“碳中和”下的下游消费业电气化占比提升空间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