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找到下一个“李佳琦”,但李佳琦早已不再是李佳琦了

这几天沸沸扬扬的“李佳琦怼网友”事件,相信大家都已经听说了。

面对网友在直播间吐槽“花西子越来越贵”,李佳琦回怼道“哪里贵了,有的时候是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
此话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纷纷表示不满和失望,最终舆论将该事件推上了热搜,就连央视也下场进行了点名。

李佳琦之所以引起这么多人愤怒,原因就是在于那句“反思一下工资涨没涨”伤害了绝大多数人。
事实上,这个社会上根本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毫不夸张地说,95%的人都是在底层挣扎的。
不信?我来带你看一组数据——
2022年《中国人均月收入统计表》将中国的人均月收入从0元一直到20000元以上,划分为了11个层级,具体数据如下:

从这个数据来看,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都已经有5.5亿人了!而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人,则更是高达13.28亿!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个税起征点定为5000元了吧?
而更权威的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就业人口7.4652亿人,也就是说,即使这份数据除去老人和小孩,月入过万的人也仅仅只占1.2%!
你看,大部分人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也才仅仅过上了底层平凡人的普通生活。

但话说回来,出身底层的人,一定就更容易与底层共情吗?
答案其实恰恰相反!
很多从底层杀上来的人,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反倒容易忽略平台和时代的红利)。他们对底层相当了解,但鲜有同情,因为他们常常会用一些容易共情之人所难以用出的手段。
所以,当他看到底层的人,首先看到的并不是苦难,而是会条件反射地问:你为什么不努力?但他恰恰忘了,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
倘若要真懂得和底层共情,也许他就不会从万千人中杀出来了。

一辆快要开走的拥挤班车,上车前,大家总是希望它能为自己多停留一会儿;而当人们挤上去以后,却又恨不得这车快点开走。这便是立场不同,所带来的内心变化。
这辆“车”之于李佳琦,便代表着资本的裹挟,它的力量能够轻易改变一个人的初心。那些从群众中来的人,最难的就是再次回到群众中去。
李佳琦的内心深处真的认为自己错了吗,也许更多的只是后悔——后悔自己不该在这个特定场合说了那句话。
曾经那个和消费者站在一起,帮忙把商家价格打下来的人,如今也开始帮资本说话了。这倒多少带了一些“何不食肉糜”的意味。

网友们总说,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其实说是“恶龙”倒也不至于,但至少他是忘记了初心的。很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除了智慧和胆识,更多时候依靠的,是万千衣食父母和劳苦大众的支持。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无所有的人,也许可以盲目自信,但功成名就的人,务必需要谨小慎微。
消费者终究会找到下一个“李佳琦”,但李佳琦早已不再是李佳琦了。
与诸君共勉。
注:文章中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作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