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排水技术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过去,走进村庄的时候,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主要靠蒸发或河流净化处理,一到夏天苍蝇蚊子乱飞。当污水的负荷超过河流或土壤净化能力时,就会造成污染。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农村生活中排放的污水量也在不断增加。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需要不断梳理问题,补齐设施短板,健全污水设施管理运营制度,落实维护和保养责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治理技术,因地制宜的做好环境治理。以确保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平衡。

选择农村污水治理方式,结合人口和地势情况,最大程度上确保治理全覆盖。建管结合,使得污水治理可持续。在技术上革新,使得维护保养更简单、好操作。人口稀少、居住距离较远的地区采用分散式污水治理,即建化粪池或沼气池的方式,就地解决污水排放或资源化利用。人口稠密,居住集中的村镇采用集中式污水治理模式,即靠铺设管道的形式,大范围高密度的收集污水,并传输到附近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处理达标后排放。重要的控制点在入户管道、外部收集管网、末端污水处理设施。

农户庭院的生活污水并不是直接排入管网的,需要经过化粪池或截污井的过滤,经管道排放到外部管网。常见的收集管网有重力流和负压系统两种,其中,重力流管径粗,可以承载大量的污水收集。主要是靠污水的重力落差作用,使得污水在管道内流动到末端设备。这就要求管道在沟槽内呈一定的坡度,坡度不能太大,容易造成施工量加大;坡度不能太小,容易造成堵塞问题。沟槽深达1-4米,在施工的过程中土方量大,在一定距离要设置提升泵,使得污水在管道内能够继续前进。重力管网传输距离远,但不能适应复杂的地势地貌。进行污水收集管网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雨污分流改造的问题。防止雨水混入污水管道,造成设备负荷增加而出现故障,及时排放雨水避免出现涝灾现象。

实现“污水横流”到“绿水青山”的巨大转变,靠点点滴滴的认真和不懈的努力。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为了提高污水的收集率,就要在管网覆盖面积上增加。如何填补重力流管网施工难的空白呢?新型的负压收集系统则是用给水的方式排水,突破了对重力流管网对坡度的限制,可以适应复杂地势地貌,实现多场景的污水收集。负压系统主要是由截污井、负压井、负压管和负压站等组成,可以单独或附近几户共用负压井。管道埋深浅,施工量少,负压管网覆盖半径广。可以沿河布管,顶管过路,也能绕在房前屋后。无需提升泵和检查井,维护简单,好操作。管网呈负压状态,无污水泄漏和臭气外溢的问题,雨污分流彻底。

负压系统除了平缓地段外,还适用于高低不平的丘陵、河网密布的村镇、地下管线复杂的老旧小区等。负压站根据管网负载提供负压动力,纯机械结构,占地面积小,能耗低,保养方便。同时,搭载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观测污水收集和设备运行情况。负压站可以做成末端景观湿地,出水水质稳定达标。负压排水技术以高效耐用、环保节能、运维成本低、便于管理运营的特点,确保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