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识疑•曹家友人】熊赐履

2022-01-05 11:09 作者:pengo2025  | 我要投稿


熊赐履

熊赐履(1635年—1709年),生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十一月初五日,康熙四年(1665年)进入内翰林弘文院做侍读,即康熙的老师。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退休回到江宁,卒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八月二十八日。

•据《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

1,据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三月初一日曹寅奏折,康熙向曹寅打听熊赐履退休后的情况,曹寅奏报二月二十日熊赐履回老家孝感扫墓上坟去了。

2,据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四月初一日曹寅奏折,这天熊赐履正好回到江宁并到曹寅处,托曹寅转达对康熙关怀的感谢。

3,据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二月初八日曹寅奏折,康熙硃批再次询问熊赐履近况。

4,据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曹寅奏折,曹寅向康熙汇报熊赐履在家,不见官员,只和文人看花作诗,并出版了诗集《小桃园杂咏二十四首》,曹寅弄到一本送给康熙阅览。

5,据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九月曹寅奏折,曹寅向康熙汇报熊赐履八月二十八日病故。康熙向曹寅打听熊赐履用药、遗言、儿子等事,并嘱咐曹寅给熊家送去祭礼。

6,据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月曹寅奏折,曹寅回复了康熙关心的上述问题,奏报自己送了二百四十两过去,几个医生是谁,熊赐履大儿子熊志伊,年三十四岁,娶原任大学士余国柱女,小儿子一个去年所生,一个今年所生。75岁的老汉熊赐履临死前还生了两个儿子,不知道康熙知道了作何感想。康熙听说熊赐履家很穷,并向曹寅询问此事的真假。

7,据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一月曹寅奏折,曹寅奏报说熊赐履家日子过的算充裕,在汉官大臣里面属于中等级别,不穷,并奉上熊赐履的遗本。细心的康熙发现熊赐履的遗本是改过的,向曹寅询问原稿情况,但此事没有下文,不了了之了。

8,曹寅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七月二十三日病逝。既然熊家还算富裕,因此康熙没有安排曹寅看顾熊家。

9.1据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二月初六日曹頫奏折,曹頫向康熙承诺照顾熊赐履儿子,并汇报了情况:长子熊志伊,风痰时发,二儿子志契九岁、三儿子志夔八岁,在攻书。并送了二百两给熊家。可见,这家已经衰落了,否则康熙也不会安排曹頫照料,至于衰落的原因,一是人走茶凉,二是傻儿子挥霍,三是被歹人勒索诈骗。

9.2据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二月初二十八日李煦奏折,李煦向康熙奏报,长子熊志伊,年四十一岁,言语颠倒,悲喜不常,痰病未愈,志契、志夔与生母龚氏另住,熊志伊未能看顾两弟。李煦承诺照顾熊赐履三子。康熙有情有义,够意思,与关心曹寅家事如出一辙,康熙同样关心老师的家事,同时也能看出康熙的体察人情、深谋远虑。

1708年,康熙便开始向曹寅打听老师熊赐履退休后的情况,这一年,以虚岁算,熊赐履74岁,康熙55岁,李煦54岁,曹寅51岁,熊志伊34岁,志契2岁,志夔1岁。康熙安排曹寅看顾熊赐履,一是因为他们都在江宁,二是因为曹寅值得信赖,三是因为熊赐履是康熙和曹寅共同的老师,四是表达他尊师重教。

1716年,康熙继续向曹頫打听老师熊赐履后人的情况,这一年康熙63岁,李煦62岁,曹頫21岁。康熙不仅安排曹寅的大舅子李煦代为照看熊家,还安排了曹寅的嗣子曹頫照看熊赐履后人。一是不用康熙自己花钱,二是考察李煦、曹頫的忠心,三是表达他尊师重教和大仁大义,四是安排李煦提携曹頫为人处事。

从李煦、曹頫对熊赐履儿子的描述中,我们能够获悉,熊赐履大儿子熊志伊不太正常,似乎有精神疾病,且由于嫡庶身份或伦理、情感因素,熊志伊不能照看熊赐履的小妾和两个庶子。

 

熊志伊

•据《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六十年(1721年)十月

熊赐履长子素有风疾,其孙亦故。

•据《永宪录》卷一

门生王鸿绪、非门生大学士王琰、王顼龄等助银三千两,命交江宁织造曹頫生息给与用度。

1716年,熊志伊41岁,1721年46岁,推算出他生于1676年左右,生过儿子可是死了,他虽然不太正常,但如果按照十八岁具备生育能力来看,1694年后他便具有了生儿育女的能力。他比生于1696年(大约)的曹頫年长了20岁,同在江宁,曹頫担负起照顾他们熊家三子两户的责任。

既然熊赐履74岁还在生儿子,而其长子熊志伊不仅娶妻还生过儿子,不排除熊赐履像曹颙那样,在去世时(1709年)留下遗腹女,因不被记载或失记失传而不为世人所知,但也不排除熊志伊生下了女儿。为什么列出这样的可能性呢?因为曹霑生于1715年,李黛玉生于1716年,贾宝玉和林黛玉有了,就要寻找薛宝钗的原型了。

按照小说中记述,薛宝钗大贾宝玉两岁,是宝姐姐,她有个哥哥薛蟠,人送绰号——薛大傻子,贾蔷称呼他薛大叔、老薛,金荣他妈金寡妇称他薛大爷,第四十七回回目里他是呆霸王。如果按照辈分关系推算,薛宝钗很可能是和曹霑类似(缘分啊),也是遗腹所生(1710年),但不只大贾宝玉曹霑2岁,而至少是5岁,有一个脑子不太正常的哥哥薛蟠熊志伊,和至少一个正常的兄弟薛蝌熊志契(生于1709年)。

凑巧的是,1676丙辰年,是龙年,而薛蟠字文龙。

不可思议的是,他比曹頫大20岁,比曹霑大39岁,比李黛玉大40岁,比熊志契大32岁,比熊志夔大33岁,比薛宝钗大34岁,大的让人不敢相信,但是辈分上没问题。就像小说中出现了李煦家族李氏~贾母、李鼎、李鼐~史鼎、史鼐这样的人物影子,出现这个龙年出生的熊志伊~薛蟠,难道只是巧合么?

上面这份孝感熊氏家谱中,熊志伊的长子名为熊绍祖,这与第七十九回的中山狼孙绍祖,真的也只是巧合么?

熊家却因康熙的安排与曹家产生了交集。

联系上述史料内容,熊家受到康熙的照顾,并没有经历雍正政治洗礼的记录,因此他们不太可能像李煦家,抄家时为了保护未入籍的家人,把他们托付给曹家。熊宝钗只是跟随母亲和哥哥,隔三岔五的到曹家串门儿,却最终嫁给了曹霑。

李黛玉把她塑造成和自己类似的寄居身份,既方便她布置“二龙抢珠”的感情大戏,也让“争宝夺玉”变得顺理成章,同时为曹家“收养”自己布下了迷阵,让人难以识破。借此,李黛玉将有情人难成眷属的苦情诉诸于文字,举起自由恋爱的大旗,反抗礼制理治,这,何尝不是属于李黛玉的红楼一梦,而又何尝不是属于熊宝钗的红楼一梦呢?

以上是一种可能性的提出,是用想象填补历史空隙的一种尝试,仍需要进一步的史料验证。

(注:关于熊赐履儿女的记录实在难找,亟待史料发掘。)

【红楼识疑•曹家友人】熊赐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