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满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包拯曾言“仓满鼠雀喜,草尽兔狐愁。”这句话用在当下描述气候变化问题不也同样适用吗?现在的我们不就是那愁叹“草”尽的“兔狐”吗?
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但就在鼠雀见到仓满感到欢喜的同时,也埋下了悲剧的种子——不断地践踏、浪费资源。惠特曼曾言:“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可不正是如此?现如今全球气候变暖会带来诸如气候带的改变、自然灾害频繁出现等后果,影响着我们的身体,荼毒着我们人类的健康……
这是现代人的判断和预测,当然,古代的学者同样考究过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比如早在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其中有讲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又说“治病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这里就提到了四时与健康的关系。
单单四时的改变就大大影响着我们的健康,诸如上述的各种灾祸又岂是我们能轻易抵抗的。大自然从来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气候变化更是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类一次次地渴望战胜、征服自然,却从未想过他们如今的一切都是由大自然给予的。“大自然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卢梭的这句话的内涵早已被人们忽视。人类若没有自然的给予何以走到这一步?
忘了!忘了!忘得太彻底了!
张立文说过:人类对自然生态的道德期望必须与其对自然生态的道德责任相联系,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必须建立一种等价交换机制,以此限制、消除人类对自然生态不负责任的邪恶行为和自利欲望的膨胀,匡正天人之间的严重不和谐关系。一切切的原因不就是人类的贪婪本性和无法填满的欲望深渊?
醒来呀!醒过来呀!我的同族!
试问,你真的希望未来你的子孙迷茫地生活在污浊的、难以生存的环境中吗?我们消费的终究是我们将给予我们子孙的东西,所以也正是为了他们,我们也不应将这个魅丽的世界、这个大自然在交给他们之前弄得如废物一般。
澄明吾心,立足此世,不贱踏世界,不糟蹋自己,不耽误后人,心诚则灵,如水似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