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灯光一换,年过百万,史上最详细打光教程来了!【杰视帮】

2022-08-02 14:04 作者:杰视帮设计  | 我要投稿

大家拿到一张新的海报,第一眼看的是什么?

 

配色、构图、打光、海报风格、表现手法、整体氛围……

 

然而很多人在刚接触设计这一行的时候,拿到海报,只关注配色和构图。

 

用色有没有很大胆,配色和不和谐,构图如何引导视觉重心等等,却往往忽视了同样非常重要的光影塑造。



很多设计新手做出的作品缺乏层次,主体不够突出,画面不够真实,可能都是因为对光影掌握的不到位。

 

主光打亮场景、辅光提亮暗部、轮廓光快速塑形。

 

好的打光能塑造海报的矛盾冲突,提升画面的整体质感。



但是小白的问题是只会提亮,不会加暗。

 

因为亮部,其实你只要打亮就行。

 

关键是如何给画面添加合理的暗部,丰富画面层次。哪些地方可以加暗,影子的细节要如何处理?



熟悉三维软件的朋友应该知道,越是复杂的场景,打光反而简单,比如一座城市,一个咖啡馆。

 

越是简单的几何体,反而越难做的出彩,也就越有难度。

 

所以,我们今天就以这种小方盒为例,跟大家聊聊如何通过打光,让这些简单的产品看起来很贵!



我们从建模开始。

 

这个模型创建是非常基础的,直接搭一个立方体,然后调整尺寸,3秒钟解决战斗。



那么贴图是怎么做的?

 

教大家一个入门级的方法,我们可以一个面一个面的来。按照模型的大小,等比例做出每个面的贴图,然后贴上去。



如果你会分UV,那就更容易了,直接把三维的盒子展成一张二维的平面图,然后整体贴上去。



回到Standard界面,创建一个摄像机,创建视角,这块渲染的设置,用一些常规参数就可以,电脑带不动的朋友,就把参数调低一点。

 

这一步就是为了方便观察,所以不用太在意细节。



这个贴图的材质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材质,加了一些粗糙度和反射。



然后我们来看下构图,我们以中间这个最大的长方体为主体,调整周边小长方体的位置,这种位置的改变不仅会影响构图,还会影响光影。



位置调好后,加入灯光,直接使用目标区域光。



目标区域光是最最最常用的灯光之一,通过目标区域光位置的改变,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画面冷暖和光影的变化。



一个小技巧,当画面颜色偏冷时,直接在设置中将色温调成纹理。然后你就会发现,色调变成了你想要的灰色。



打光的方式,其实有很多种,没有明确的标准,具体要用哪种形式,就要求设计师根据需求,自己调节。

 

第一种,就是顺着物体的位置,向前方打光。这种打光方式最常见,不能说有什么错,只是不够出彩。




现在市场同质化,本身就很严重,如果你做的东西千篇一律,没有变化,很难抓住消费者的眼球。

 

通常情况下,什么是好的灯光,有明有暗,画面要有冲突感。



那如果明暗都有了,还有差点意思,又是哪里的问题?

 

亮度?还是位置?这时候,可以多做一些尝试,对比看看效果。



灯光有了,影子的虚实要如何控制?

 

划重点,灯光的大小影响了影子的虚实,我们设置的灯光越大,影子就会虚,也就是越柔和。



我们把灯调小,影子就会彻底变灰。

 

在默认的OC中,灯的大小是会影响亮度的。我们灯的范围大的时候,光线就会多一些,灯的范围小,就会暗一些。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举个例子,大家买房子的时候,肯定都希望窗户大一点,因为照进来的光多,窗户小,就一束光,住着就憋屈。



说是如此,但是我们如果直接对灯光的大小进行调整,很多时候,可能结果并不会特别契合。

 

所以,我们可以先取消表面亮度,再对强度进行调节,然后再放大灯光。

 

有没有发现一些微妙的变化,亮度有变化,但是又不会那么突兀,而且影子变得柔和了,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这样跟之前的比,细节就丰富了一些,我们还可以再添加细节,对影子暗部进行调整。

 

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个概念:光线的反弹。

 

光线是会传递和反弹的,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地方跟其他部分相比,明显要亮一些。



现实世界中,你的房间越开放,越是白天,这一部分就越亮,相反,封闭,夜晚,这一部分也就会变黑。

 

为了表现这个细节,我们可以对纹理环境或HDRI环境进行处理,调整外部环境的亮度。

 

降低强度到最低,这就模拟了黑夜的状态。



不断提升强度,就会出现过曝。学会这个技巧,能让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更真实,更符合逻辑。



我们常常需要一些小的物体,堆积在主体附近,充当背景元素,丰富画面细节。

 

而对于很多新手来说,基于这部分背景元素,产生的光影变化,很容易被忽略。

 

就比如,我们给主体加上一堵墙。明明是挡住了光,但是画面的光影马上就丰富了,物体的轮廓更加清晰,空间感也就更强。



再比如,很多化妆品海报,都会做一个类似门的结构,光从门中串过,照在化妆品上,增加高级感。



又或是一些海报,会利用植物的影子塑造氛围感。

 

加入一个你喜欢的植物,调整模型的大小和位置,形成光影变化。

 

植物没必要非要展现全貌,如果是模拟树叶,就可以放大,只利用其中的一部分,要注意与主体大小的匹配。



其实学到这,就可以发现,说是调光,但是常常是利用周围事物的变化,丰富光影细节。

 

我们以这张海报为例,实践一下光影的制作。



创建一个目标区域光,按照刚刚的逻辑,先调成纹理,取消 表面亮度的勾选,强度稍微拉大一点。

 

前期的时候,灯光可以多给一点,后期都可以调弱。



我们想模拟阳光的感觉,所以将区域光的位置进行拉远。



画面的前方是有影子的,因为这部分也有树木的遮挡。

 

只不过树木的全貌在画面中没有体现,还是像之前说的,只是利用影子,丰富层次。



典型的错误示范就是下面这种,光就从前面平平的打过去,很怕把画面打黑了。但是其实这种,视觉重点就不够突出。



如果我们的甲方明确规定了打光的方向,而这个光恰恰又影响了画面主体的视觉表现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利用植物的遮挡,将明暗对比相对集中在我们角色的位置。



一个准则就是,主体的明暗一定是最突出的。

 

学会了光影大法后,我们将画面转回刚刚的小方块。

 

我们甚至可以让植物飞到天上去,只要不被摄像机捕捉到。这种就是类似爬山虎的感觉,但是影子处理的一定要虚,才有氛围。



光影基本搞定后,我们来看材质。这个盒子用的就是一个普通的材质,没太多可调的。



扩展一下,我们看看这类视觉效果要怎么做:



先解释一个误区哈,很多同学会以为这种是灯光某个参数的变化调出来的,其实不然。

 

首先,先给地面加上一些深色的质感。



这部分需要理解两个知识点,法线和粗糙度。

 

法线是模拟凹凸的,我们现实中的物品,大部分表面都是凹凸的,并不是完全光滑的一个平面。

 

但是我们建一个表面光滑的模型很简单。建一个表面坑坑洼洼的很难。所以,我们在平面模型上想要增加细节,就是利用法线。



选择合适的法线贴图,贴入到画面中,就能形成这种凹凸起伏的变化。



也可以加入这种格子的纹理,多试几种,看看哪种法线和产品最搭。



凹凸强度在着色器中可以直接调节,有了凹凸,就会看起来更有质感。



粗糙度控制的是影子的清晰度,比如我们把浮点纹理加入我们的粗糙度,将浮点调大,影子就会变得模糊。



也可以加入黑白纹理,选择一张黑白图,将图像纹理加入粗糙度,再通过伽马值,更准确的控制画面的黑白。



质感做出来了后,我们看下,这种多色的打光是怎么做的,这类打光在数码产品的宣传海报中很常见,体现出一种炫酷的科技感。

 

先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产品反射出各种颜色的光。是不是周围有什么颜色,在光的影响下,就能反射出什么颜色。

 

所以,我们需要再往里面加东西,这也再次说明了环境在三维中的重要性,一定要理解三维是个整体。



将绿色改为我们想要的蓝色,然后拉远,地面的光就变成了蓝色。



红色、紫色、灰色……各种颜色,都可以这么做,具体的参数大家不需要记,要从原理上理解,然后具体问题具体调。



还可以在地面上加一些水渍的效果,就很赛博朋克。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找这类的贴图,直接连粗糙度。



没有水渍的素材,也可以用噪波去模拟,噪波连接粗糙度,纹理投射改成盒子,然后拉大对比度。



然后,加一些渐变,让暗部没那么黑,亮部也没那么白,整体看起来更加协调。



技法原理掌握后,就可以根据需求,通过大小、位置、颜色等一系列变化的组合,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其中,也可以用反光板这类的小道具增加细节,当然,后期的一些精修,还是要用到PS。



在拉入其它的产品盒子,画面的视觉呈现就会看起来更为丰富。这期间,觉得颜色不对,可以随时调。



最后,再结合景深和滤镜,做一些细节调整,这个海报就基本完成了。





教程到这里就结束啦~

 

有收获的朋友,请把“我学会了”打在评论区!!



优秀的设计各有各的美,唯一的共通点,就是他们的光影塑造,都非常成功。

 

一个三维大神,每一束光打的都恰到好处,偶尔的神来之笔更是让人惊艳。



打光,这种设计中无上限的能力,需要我们仔细琢磨。

 

从生活中观察细节,再将这些光影用在我们的工作中,只有这样取之于生活,用之于作品,才是设计师的进阶之路。


灯光一换,年过百万,史上最详细打光教程来了!【杰视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