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车可以北上,港艇呢?游艇自由行行不行?
7月1日,“港车北上”正式运行,经审核批准的香港私家车可以通过港珠澳大桥进入珠海,港人驾驶自己的私家车北上广东的梦想终于实现,而很早就提出的“游艇自由行”,又是行到哪了呢?

“港车北上”是指香港私家车经港珠澳大桥口岸往来香港与广东省,是为非营运私家车设计,车辆的登记车主必须以个人名义持有,申请人需为持有有效香港居民身份证及“回乡证”的香港居民并已领取香港及内地的驾驶执照。申请车辆座位(包括驾驶人座位)需不超过8个、车长不超过6米,且需持有有效的香港车辆牌照,每次可以在广东省内停留不超过30天,每年累计停留时间不超过180天。
这个政策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但再不可思议的想法,只要有其现实意义,就有实现的可能,毕竟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充满着无限可能。从这次“港车北上”的实施可以得到很大的启发,“粤港澳游艇自由行”也应该得到更大重视。“港车北上”让香港可以更好的融入大湾区,三地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更加便利,不仅给三地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也为湾区创造了更好的营商环境,便利港人在广东经商、就业、商务、旅游、定居……但相比之下,粤港澳游艇自由行为何推进的效率这么低呢?其实完全是看不到“游艇自由行”的价值,管理部门考虑的更多是所谓的安全、监管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在“港车北上”和“游艇自由行”,有何区别呢?为什么“港车北上”能行,“游艇自由行”却不行!
关于安全
“港车北上”的汽车必须通过审核才允许北上,驾驶人员必须拥有两地的驾驶执照,但香港与广东的驾驶习惯不同,所有开车的人都清楚,熟悉不同的驾驶习惯需要过程。如果不熟悉广东的驾驶习惯,“港车北上”是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呢?
而“游艇自由行”进入广东,完全可以要求驾驶人员拥有合格的广东游艇驾驶执照,而且香港与广东两地的游艇驾驶习惯可以说完全相同,基本上都是按国际避碰规则来航行,根本不存在两地驾驶习惯不同这个问题。
海关监管
“港车北上”每次最多可以停留30天,每年最多可停留180天,这应该是基于两地汽车不同的税费考虑的。广东进口汽车特别是豪华汽车,其进口环节的税费是非常高的,而进口游艇的综合税费是38%,远低于进口豪华汽车。不管是汽车还是游艇,由于两地的税费存在差异,适当的监管是必要的。但对比两者的监管难度来看,如果一部汽车在广东省范围内停留,要找到它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自由行进来的游艇只能停泊在指定的地方。可见,相比于汽车,游艇的监管是容易很多的。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相比“港车北上”,无论是安全还是监管难度,游艇都容易很多。但为什么“港车北上”能顺利地通向整个广东,而“游艇自由行”到现在还仅仅只限于广州、深圳、珠海的自贸区内自由行,真正正常通行的也仅仅只有深圳。其主要原因是“港车北上”带来的社会、经济、旅游、就业等价值比较容易被看到,而“游艇自由行”的价值并没有完全被看到。即使是在建设国际海洋中心城市背景下的深圳,发展海洋休闲旅游经济依然还有很多阻力,这其中,错误的夸大游艇的安全问题成为很多部门的一大借口。“港车北上”的安全和监管没有问题,“粤港澳大湾区游艇自由行”的安全和监管难道就真的有很多问题吗?根源还是重不重视而已。其实这么多年的实践表明,“游艇自由行”完全是安全可行的,可惜就是没能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缺乏精准政策的支持。
车主是汽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主体,船东是游艇安全的第一责任主体,车与艇都是交通工具,为何待遇如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