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

俗语有云:“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这里的“二三九”指的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数九”,从冬至日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般来说,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小寒,正是处在“二九”到“三九”的时段,标志着中原大地将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间。
元人吴澄所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小寒节气的解释是“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根据他的解释,小寒得名是因为寒冷不及半月后的大寒。事实上,在中国北方地区,有着“小寒胜大寒,三九冻成团”的民谚,小寒才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根据现代的气象观测数据,全国多数地区、多数年份里,小寒比大寒更冷。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幅员辽阔,民谚的应用存在地域差异性,在南方部分地区,小寒没有大寒冷。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月5日23时05分将迎来今年的“小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它也预示着岁末已至,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元稹《小寒》

1 小寒三候阳气升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套时节体系,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顺应农时、观察天文而总结出的一套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包含丰富民俗事象的知识体系。
徐幹《中论·考伪》云:“夫名之系于实也,犹物之系于时也。”自然万物皆随时节而变动,应侯而荣。古人信奉物极必反的观念,小寒冷到极点,寒冷之下阳气暗升,小寒过后气温有所回暖。敏锐感知气流和温度变化的鸟儿,便成了报春的使者。
《礼记·月令》有(季冬之月)“雁北乡,鹊始巢,雉雊,鸡乳”的记载。后来演化成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qú)。”
初侯,雁北乡。乡,通“向”,趋向、朝向之义。大雁被称为随阳鸟,孔安国注《尚书·禹贡》:“随阳之鸟,鸿雁之属”。小寒时节,尽管此时北方仍天寒地冻,但是“禽鸟得气之先”,大雁能提前感知时令的阴阳变化,开始向北飞,直至立春后皆归。
二候,鹊始巢。鹊者,喜鹊也,是吉祥的象征,也被称作报喜鸟。元稹有诗“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喜鹊闹春、喜鹊登梅都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在小寒时节,寒冷至极之时,喜鹊提前捕捉到了气温回暖的讯息,开始衔枝营巢。从开始衔枝到完全建成巢,往往要四个月之久。
三候,雉始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後有声”。雉雊也就是野鸟鸣叫的意思。
2 小寒习俗知多少
养生进补

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寒冬之时适合吃温热滋补之物进补。小寒时节,煮一锅热腾腾的羊肉火锅,或是尝尝刚出锅的糖炒栗子、烤白薯,驱散隆冬寒意。
踏雪赏梅

“小寒惟有梅花饺,未见梢头春一枝。”小寒是赏梅的好时节。古代有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说法,从梅花开始出芽的小寒算起,到谷雨结束,每五天一种花。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吃糯米饭

在小寒这一天的早上,广东有吃糯米饭的习俗。六成糯米和四成香米搭配,还会配上炒香的腊味、碎花生和香菇等食材。中医认为,糯米味甘性温,滋补脾胃,补中益气。冬日吃糯米饭,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
吃菜饭

南京有在小寒吃菜饭的传统习俗。正宗的菜饭一定离不开小青菜矮脚黄,配上咸肉片、香肠片、板鸭丁等腊味,再拌上一些猪油,用糯米煮饭,香气扑鼻。
3 结语
“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冬为春序,料峭寒冬的冰雪覆盖之下,春意已悄然萌动。在你的家乡有什么小寒时节的习俗吗?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分享~
参考资料
[1] 科学出版社. 收藏好,2023年节气表|2023年中国天文年历. 2022-10-26
https://view.inews.qq.com/k/20221026A018OA00
[2] 潇湘晨报.「民风习俗」小寒的传统习俗知多少. 2021-01-0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8057849627725142&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