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普|古代的开学典礼之开笔礼

2022-11-30 21:34 作者:汉服世代  | 我要投稿


图源网络


开笔礼,俗称“破蒙“,是学童入学前举行的一种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人生四大礼之一(此外还有成人礼、婚礼、葬礼,说法不一)。学童们经过端正衣冠、朱砂开智、击鼓鸣志、启蒙描红、诵读经典、祭拜孔子等环节后,才可以入学读书。


图源: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后海小学


上个月,后海小学为一年级全体新生举办了以“童蒙养正 厚学雅行”为主题的开笔礼,在此仪式上,孩子们穿上了汉服,学写毛笔字,诵读儒家经典,亲身体验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开始领略尊敬师长、学会做人的道理。


开笔礼的步骤


01 端正衣冠

《礼记》有云:“先正衣冠,才能明事理。”干净整洁的外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出我们内心对自己、对他人的尊重,这是知书明理的第一步。

图源:游侠客


 02  朱砂启智

老师用朱砂在孩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希望孩子从此眼明心亮、充满智慧,这其中蕴含着老师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与美好祝福。

图源网络


03  击鼓鸣志

通过击鼓,孩子们在心中树立起自己的理想和志向,今后也会重视学业,开启人生新篇章。

图源网络



04  启蒙描红

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毛笔写下一个“人”字。“人”的笔画虽简单,却意义深远,一撇一捺,相互支撑,既是告诉孩子们需要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也是希望他们今后能做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人。

图源网络


05  诵读经典

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诵读《三字经》等国学经典,沉浸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感受古人的智慧,体会故事中蕴含的做人道理。

图源网络


 06  祭拜孔子  

纪念孔子,表达了人们对先贤的尊敬与追思,也教会孩子们尊师重教的道理,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图源: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后海小学





关于古代读书人的其他小知识


01  入泮

入泮是中国古代学生的入学仪式。西周时期诸侯国所设学校叫泮宫,泮宫内有半圆形的水池,名曰泮池。在举行入学仪式时,学生们在先生的带领下跨过泮池,这是学生开始接受学堂教育的象征。



02  六礼束脩[xiū]

古时候学生拜师时,往往会赠老师礼物以表敬意。六礼则是六种拜师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干瘦肉条,用以表达弟子心意。


“束脩”即指送给老师的十条干肉,后常指拜师费。《论语·述而》中记录到:“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就是孔子曾说只要主动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见他的人,他从来没有不给予教诲的。

六礼束脩(图源网络)


03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全称“九天定元保生扶教开化主宰长乐永佑灵应大帝”,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而文昌则指文昌星,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


文昌帝君与传说人物梓潼帝君张亚子有关,是蜀人张育与亚子两位人物合并而成的神灵。中国的很多道观中供奉着文昌帝君,14世纪以后,中国的许多学校里也都供奉着他。

文昌帝君神像(图源网络)


中国优秀传统礼仪充满了生命力,蕴含着中国人尊师重道的美好品质。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学校能够为孩子们举办开笔礼,让他们亲自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同时,也让他们树立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好好做人、勤奋读书的意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将来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希望仪式感满满的开笔礼能够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愿他们能够快乐成长,拥有幸福美好的童年!


科普|古代的开学典礼之开笔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