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城市驱赶农村,年轻人身在其中——中国奇谭第四集《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

2023-02-13 23:06 作者:是被窝发明了人类  | 我要投稿

认真说,我在一开始并没有看懂这一集。虽然感觉有些韵味,但到了故事结束,炮仗声响,我也没搞懂作者想讲述什么。

但巧的是,看完这集之后我坐车回家,然后在老家旁边看到了新建的公共厕所。同样的崭新,同样的不合时宜,与周围的事物格格不入。于是我大概明白了作者想要表达一些什么,或者说,我自以为明白了作者的意思。

一方面是乡村在不断地进行城市化,原本在人们之间口耳相传的那些神奇故事,逐渐被昌明的科学知识所取代。离奇古怪,充满迷信,但也充满魅力的那些地方故事,正在不断地消失。

比如被山上的山洞里的妖怪吓傻的王孩儿,变成了因为发烧而脑子坏掉的王孩儿。随着人们逐渐转移到城市中去,等车的那个代表着乡村神秘的王孩儿,也坐上了去往城市的巴士消失不见了。

这一点实际上在许多地方都有谈起,即科学知识的广泛普及,给过往那些光怪陆离的民间故事的杀伤。有个词叫做“祛魅”,它便是用来说明这种情况——科学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不可避免地,它也驱除了大自然某些神秘的魅力。在远古时期,人们打猎回来后说的那些山海经里的怪兽们,渐渐地消失在了我们的生活之中。

近些年人们说的审美降级,或许也有一方面这些原因在里头。美与想象力是绑定在一起的,古老想象力的载体正在不断消失,人们对美的感受与创造美的能力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下滑。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想。

而我的第二个猜想,与前段时间大火的视频——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有关。同样是乡村的故事,同样涉及人们的精神动荡,二舅给出的,是一个无论生活多么坎坷,依旧一脚一步往前走的中国传统农民形象。是的,这真得暗合了以往中国农民的形象。坚韧,与沉默。它之所以能在那么多人心里引起共鸣,我想这跟每个人心理的无着无落有关。我们都想要安定,或者说安全感,所以我们在这种传统的中国人形象中找到了一些慰藉,一些感觉自己早已失去的东西。

而这,跟乡村事物的逐渐消失是有所关联的。


简单来说的话,城市,代表着人的某种自由解放,而乡村,代表着人情温暖的那一部分,也代表着一种对人相当强烈的束缚。前者带来自由与冷漠,后者带来安全感与束缚。当代年轻人之所以感觉迷茫痛苦,很大程度便是来源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变换。四周的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即使是原本无人问津,人员逐渐流逝的乡村,也在逐渐被城市入侵,安装了崭新的公共厕所,去除掉了离奇的民间故事。年轻的一代从原本几乎万年不变的乡村环境中,转移到了日新月异的城市环境之中,旧的价值观尚未消失,新的价值观还未形成,内心彷徨感觉哪里都没有落脚点,这当然会成为一种年轻人的普遍状况。所谓是形势比人强,这句古话的意思是:环境的力量要远远强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个体。

所以在认识到这一点,即几乎每个年轻人都有这样的精神困境,或许会让人们减少一部分的焦虑——由自我意识高涨,认为一切责任源于自己的那一部分。

这是我所理解的作者本意中的另一方面。也是过度解读的一方面。

而最后一方面,即动画的最后,那一个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公共厕所。我认为导演只是忠实地描绘出了如今广大乡村的真实图景——城市化仍在进行之中,乡村里依旧保有着许久以前的模样。虽然年轻人的精神世界正在面对极大的变化,但在现实世界中,乡村依旧固执地保持着它原有的模样。这种传统的力量自古以来一直存在,它一方面守护着我们的祖先传下来的那些宝贵的想象力和与之相关的遗产,一方面也保护着跟大自然有关的那些不可解释、光怪陆离的部分,而这些无法解释的部分,正是以往建立起人们精神世界最重要的部分。

这让我想起万能青年旅店的《冀西南林路行》这张专辑。里面的最后一首歌《郊眠寺》,或许可以跟以上所有都联系在一起。

就这样吧。就到这。


城市驱赶农村,年轻人身在其中——中国奇谭第四集《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