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验证码打破日系的造车神话,丰田为啥造不出来好电车?
依靠新能源汽车,我国汽车工业迎来高光时刻,一季度拿下了两个第一。
一季度汽车出口量达107万辆,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登顶销量榜首,比亚迪一季度以50多万的销量,超越南北大众以及本田、丰田等合资品牌。
之前老听到这样一句话,当传统汽车厂商转型的时候,国产新能源会被打的找不着北。但现实打了他们的脸,传统车企转型面临各种困境。

奔驰的电车被嘲笑为杂牌,去年EQC车主被特斯拉嘲笑,把事件曝光到网上之后,结果遭到了网友的群嘲。
宝马电车深陷质量问题,今年2月份召回9万多辆电车,要知道宝马一年也就卖三四万辆电车,也就是这两年卖的电车基本存在问题。
奥迪的电车直接是无人问津,电车的月销量总共才2000多辆,急得工作人员在门店打出横幅:奥迪也有纯电新能源汽车。
德系品牌还在苦苦支撑,日系品牌彻底认清了现实。丰田汽车的社长佐藤恒治表示:丰田在纯电汽车的开发上失败了,而且在实践中发现很多问题。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BZ4X,也就是传说中的“验证码”,这是丰田电动车型的代表作,在懂车帝查了一下销量,4月份卖了1205辆。
BZ4X卖的不好是有原因的,车评人老徐花27万买了一辆顶配,然后给大伙总结了一下用车体验:充电慢、续航短、加速慢、配置低等等。
满电的表显续航是500多公里,实际续航只有300公里,充电慢充需要十几个小时,快充也需要好几个小时。

这个数据你们可能不信,看看懂车帝冬测的数据。
验证码的续航达成率为37%,560的续航只跑了208.6公里。低温充电快充耗时7个小时,续航和补能两项数据均排名垫底。
很多人说电车没有门槛,技术难度比燃油车要低,只要有钱就可以造电车,为啥丰田造不出来好电车呢?
丰田距今刚好90年的历史,二战后在美国的扶持下,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一大车企,2022年全球销量达1048.3万辆,接近比亚迪销量的6倍。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厂商,竟然造不出来像样的电车,我觉得丰田应该反思一下了。所以可以说电车没有技术含量,但不是每个车企都能造出好电车。

那么电车需不需要技术呢?
一个电机一块电池,再加四个轮子,就可以组装一辆电动玩具车,所以这么一看,电车的原理确实简单,小学生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这属于典型的思维简单化,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小学生放了一颗窜天猴,是不是就能造航天火箭呢?
让电车跑起来很简单,但还要跑得快、跑得平稳、安全,当然需要技术作为支撑。

电车除开花里胡哨的配置,也有三大件:电池、电机和电控。
电池也叫动力电池包,它其实是一个储能装置,可以理解为油车上的油箱,去充电就等于是在加油。
电机等于是油车的发动机,发动机消耗汽油产生动力,电机消耗电能产生动力,它决定电车的性能。
电池和电机组成电车驱动系统,那么还需要一套硬件和软件对驱动系统进行控制,这套系统就是所谓的电控。

其实燃油车也有电控系统,只不过电车的电控更复杂。除了燃油车的那一套,还包括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等等,它决定电池、电机的发挥水平。
电车这三大件就涉及到诸多技术,比如电池能量密度、充电效率、电机控制、电池管理等等。这里面差了任何一项,就造不出来好电车。

所以不要说电池没技术,可以喜欢内燃机的轰鸣声,但非要说燃油车更高级,那就纯属扯淡。都是四个轮子载着你往前跑,还分什么高低贵贱呢?
当然,丰田造不出来好的电车,不单单是技术层面的原因,还有就是没有抛弃油车思维。
丰田的油车销量第一,电车会威胁到自家油车的地位,所以造电车就比较保守。但丰田又不能彻底放弃油车,船大难掉头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比较矛盾的是,电车的技术迭代加快,丰田落后一步就会步步落后,很有可能被市场淘汰,诺基亚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