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阿里大裁员,程序员出路在哪里?

这几天网传阿里巴巴计划裁员 25%,甚至更多的人,引起互联网行业轩然大波。
然而就在昨天,5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官微宣布,2023年六大业务集团总计需新招15000人,其中校招超过3000人。并辟谣近日的裁员风波:"谣言就是谣言,我们的招聘正紧锣密鼓的进行"。
但辟谣的同时,也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人才流动是所有企业一直都在进行的,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发展,阿里巴巴从未停止过对自我的革新与升级,从未停止对优秀人才的招募和培养,这是面向未来长期发展的活力之源”。
通过这些声明,不得不佩服,阿里的法务公关团队是真的强。“自我更新与升级”、“人员组织架构优化”等等这些名词,相信很多经历过裁员的人都深有感触。
对于网传裁员的真假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疫情放开之后,国内外各大公司纷纷裁员是真实发生的过去式。这也反映出软件行业明显跟前几年的风气大不相同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ChatGPT的出现,人力搬砖的底层程序员有逐渐被淘汰的趋势,市场发展进入下行趋势。
我身边了解到的有年底被裁员,到现在都没有找到满意工作的(薪水不达标,硬抗),也有找到工作薪资降了一半也愿意入职的(不工作一分钱没有),这还是北京这样互联网企业林立的一线城市。对于二三线城市,恐怕有过之无不及。

没有985、211背景,没有大厂工作经历,长期在中小企业的打工人很难在大批裁员的背景下脱颖而出。与前几年靠着业务快速扩张、人才缺口等因素逆袭大厂带来的红利不同,现在阶层将会固化的越来越严重,像一座高山难以跨越。从本质上讲,同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
说的更直白一点,能力已经不是主要因素了,虽然它很重要。招聘的企业更倾向于带有学历光环、出身好、与自己经历类似的人。在这个恶性循环中,想要逾越如同登天,当然不要放弃你追求梦想得脚步,没准你就是那个万一呢。
不管怎样,这样大规模的“输送”人才,势必会在后期影响到行业里的每个人。山雨欲来风满楼,仔细观察下身边的现象,就能找到自己的判断。
作为打工人的我们,不要焦虑,放平心态,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这里想了几点应对办法:
平时多学习学习(如:心理学、厚黑学、炒股、颈椎康复指南,哈哈哈),来提升自己的水平(当然是技术啦)。中华上下五千年留下来的,多读书总是有好处的。
尝试做一名独立的开发者。定位目标人群和行业,抱团取暖,从0到1,也许能开辟创业之路。
闲暇时间,放下手机,多陪陪家人。毕竟陪伴才是最珍贵的财富,可以尝试使用手机记录生活,这不又是一条副业创收之路吗?
最后,提示大家一句,有备无患总是没错的,没准哪一天就用到了呢。毕竟有的人,毕业十年工资翻了10备,而有的人,工资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