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语言学科普:为什么词语实际不具有固定含义----结构语言学

2023-08-12 18:05 作者:cube星火  | 我要投稿

1导言 2基础理论 3正文 导言:在索绪尔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语言的研究,尽管历史比较语言学声势浩大,成果颇丰,但语言学研究一定程度上仍处于前科学的状态,如研究对象难以确定研究方法,杂芜不清,研究范围模糊混乱,基本概念缺乏界定,基础理论没有系统等等,这些都极大限制的语言学的发展。那么如果想要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科学,首先就得把语言当做是一个自足的符号的关系系统。在共识态中去研究或寻找某一语言现象中永恒普遍起作用的力量。就是要对语言系统进行结构分析。那么首当其冲要做的便是分析语言的符号构成。 基础理论:那么语言符号中最基础的构成是什么呢?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er)两方面构成的。所谓能指就是构成语言符号的形象和声音所指指这一个形象所表达的含义或概念。例如英语单词tree中其读音[tri:]以及其书写方法就是能指,所需要特别的强调构成能指的形象和声音,并不是物理或生理意义上的,而是心理意义上的。无论你用如何方式书写,如何读音去读,都无损于其作为能指的功能,重要的是这些书写或发音能把能指跟其他能指区分出来。而与能指相对应的所指并不是现实的具体事物,比如具体的数目,而是概念或能指在我们心中所唤起的观念。有些时候作为所指的概念所表达的东西并不是现实存在的,比如上帝,天使,魔鬼等。因此所需要说语言符号连接的并不是事物与名称,而是概念与音响形象。这一区分具有革命性意义,它表明语言符号是个自足的意指系统。符号的意义并不是来自其所指的对象之间的某种联系。而是来自符号系统内部与能指所指的结合。根据索绪尔的见解,语言不单单是对应一组事物的一份术语清单,也不单单是存在于世界的一种现象,更确切的说,语言是一个由符号组成的系统,语言的对应理论就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直接指代世界上对象的符号系统。也就是说词语实际上指射一个概念,而概念才只设一个指射物,而在我们通常的理解中,词语直接指射一个指射物。然而词语根本不指射一个特定的指射物,它只仅仅指射一个概念。更重要的一点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由社会习俗决定。 正文:那么词语不具有固定的含义。那我们平时所表达的语言是如何产生意义传达给对象的呢 既然能指的作用是区别于其他能指,那么语言作为一串能指链必定会产生一个差异的系统。于是任何特定的符号都凭借它与其他符号的差异而获得自身的意义。例如我在指射自身的时候可能会说“我”而非“朕”或“孤”之类的这里面每个词语都指派了我作为主体的意义。可他们却全然都有非常不同的意义。这个被选择的元素被称为语言的纵向聚合轴。然而我却无法选择并使用任何我想要的词语,为了使这些词语产生意义,我必须按照一种句法上构成上的正确方式把它们组合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横向的句段轴。每一个词语及符号的意义也取决于他在一句话中。这即是句法和语法或句段轴的功能语言,通过把这两种功能结合起来运作的人们所说出话语的意义不仅取决于他们所使用的和他们所排除的那些词语,而且还取决于那些词语在整个句子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语言是作为一个复杂的符号网络而存在的一个特定的符号,并非凭借它所固有的价值或意义,而是它在整个意义系统中的相对位置,并经由他与该系统中所有其他符号的差异性来定义的一个符号并不只是一个真实物质世界中的特定对象,而只是一个另一个符号,这一个符号又反过来只剩另外一个符号,以此类推。实际上我们在查询一个词语的意义时,该词语的定义中必定含有其他的词汇,而其他的词汇的定义中必然也有其他词汇。所以能指和所指就这样被传递下去。其结果便导致了一个永无止境的意指。 正因如此,语言并不反映现实,相反,我们是在特定语言系统中的限制里产生自身经验的,而从某种程度上说,那个语音系统还规定着我们经验的本质。

语言学科普:为什么词语实际不具有固定含义----结构语言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