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腿的F-22?从侧面看22的作战半径与航程

日前,美国空军以发布多篇文章的方式,简单透露了其未来规划。其中F-22没有被纳入其中,因为美国空军认为其航程太短,弹舱太浅,已经不适应20年后的战争,而且因为机队规模太小维护保养问题日渐麻烦和昂贵。
弹仓和数量没什么可说的,今天我们就从侧面出发,看看F-22的作战半径与航程的相对情况。

当然首先是美国空军的所谓的官方说法--携带2个600副油箱时转场航程为1850英里(注:2977.3km,一般是指当副油箱为空时、不抛弃副油箱)。但这数据和19.7吨的空重,8.2吨的内油,50000英尺的升限放在一起,多少就显得权威性不足,更像是随笔涂鸦。
但这数据也不算太差,F-14D在携带两个280加仑副油箱时转场航程为2946.5km(注:不抛弃副油箱)。如果就算用美国空军的这个所谓数据,F-22比之也算是旗鼓相当。

其实在多年以前,美国空军公开的资料曾经简单的对比了F-22和F-35A的各项数据。当然对比目前已知的相关资料,这里面的各项数据都只是提供了门槛值,并未提供最后的实际值,但也算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对比。
如果美国空军所给出的F-22和F-35A的内油亚音速作战半径的作战任务剖面接近的话,F-22的作战半径可以达到F-35A的91.5%(门槛值)。如果按日后的实现值590海里和669海里进行计算,则F-22的作战半径可以达到F-35A的88.2%,考虑到F-35A那惊人的载荷航程数据,F-22也是算相当不错了。

洛克希德马丁当初为了宣传F-22,也曾专门制作过各机型作战半径对比,对比的对象则是空军的主力战机F-15E和主力战术轰炸机F-117。按图中数据F-22在内油情况下执行高威胁任务时作战半径为460海里(弹仓带4枚空空导弹、2枚1000磅JDAM,附带100海里超巡),这在另外文件也被称为任务一。
对比下F-15C执行任务1(空中优势)时,在挂载4枚AIM-7下作战半径仅为235海里和407海里(保形油箱)。考虑到F-22的标准更严格加上F-15E更重所带来的航程相对F-15C减小,在这种任务对位上,F-22则会有更大的优势。

而按照给出的数据,F-15E以H-L-LH执行高威胁任务时作战半径为500海里,F-22则为590海里,F-22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果F-22挂载2个600加仑副油箱,作战半径更是可以达到850海里(1574.2km),更别提F-22最多可以携带4个600加仑副油箱,其航程和作战半径还有更大提升空间。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四代机和五代机面对高威胁所执行的任务剖面肯定是不同的。F-15这类第四代机战斗机一般包含一段50-100海里的海平面高度高亚音速突防;而五代机,比如F-35A,根据公开的信息,则是选择30000ft高度进行390海里0.9马赫+的高亚音速突防。目前的资料,只能进行粗略的对比。

从各方面资料可以证明,说F-22短腿其实是不太靠谱的,虽然目前已经明确其在大多数任务下航程和作战半径不及F-35A。但是对比F-15E、F-15C、F-16、F-14D等四代机还是有不少的优势。

说白了,其实问题还是出在数量上,187架作战飞机实在是太少了,要知道海军的F/A-18E/F 超级大黄蜂和EA-18G电战虫的总产量都接近800架了。稀少的数目使得F-22保养麻烦、维护使用成本昂贵,同时也导致升级缺乏动力,成为了鸡肋产品。

回过头看看,如果F-22坚持采购到381架,完全替代老旧不堪的F-15C/D;并且开放降级外售版本,尽量形成类似F-15E系列的良好局面,会不会是更好的选择?
而未来其中一款大载荷航程的NGAD则不出意外的会接班F-22,战轰化的趋势有可能进一步明显,而F-22将如同F-14成为最早退场的五代机。

时代与命运,真是难以预测。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