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哪里难?八种设问形式的超详细答题方法,教你“傻瓜式”解题【第一期】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小伙伴们的呼声:某某大题题型还是不会写,怎么办?其实,大题真的没有那么难!还没有掌握,或者是不适应之前推荐的方法的小伙伴可以试着从设问的角度来突破!我们为大家整理了8大类设问类型以及对应的答题策略和方法,告诉你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写什么、应该从哪里开始思考。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本期介绍的是:1、特点类设问2、背景、原因类设问3、评价、评述类设问4、比较类设问
剧透!下一期介绍的是:1、影响、意义类设问2、启示、认识类设问3、比较材料提取信息并给予说明类设问4、内容、措施类设问
内容很干,快上车!文末有精选针对训练题目的获取方式哦!
一、特点类设问
[设问类型]
历史特点类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共同特点、各自特点、共同特征、不同特征。
[答题方法]
1.从历史特点和设问角度看主要答题思想和内容
(1)某一历史时期的特征:如中国古代某个时期的阶段特征,一般从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归纳。
(2)某一历史现象发展阶段的特点,如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从技术发展、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济形态等方面进行概括。
(3)某一历史事件本身具有的特点,可从原因、性质、过程、结果、历史地位与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这类设问一般适用于重大革命、改革、思想运动等,如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等。
(4)要求根据材料归纳某一历史现象特点的,要利用材料信息归纳其发展过程反映出的特点。如综合材料信息说明该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突出特点,总结材料信息说明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等。
2.专项分析
(1)政治方面,可从政治制度和政策、政权变更、中央与地方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考虑。
(2)经济方面,可从经济政策、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繁荣状况(交通状况、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
(3)思想文化方面,要注意体现时代特色。思想方面的特点可从对人们的思想解放作用或对新生事物的阻碍作用方面思考;文化方面的特点要结合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进行思考,如批判了君主专制、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赞扬了人们的反抗精神、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3.从历史事物的要素角度看答题内容。回答历史特点类问题时,首先应明确问题涉及的主体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及问题分值的多少,决定是从某一方面还是从某几个方面回答。一般来说,根据要素概括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了特殊的方式,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如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与以往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相比,其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2)时间——从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思考。
(3)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同属旧民主主义革命,但从目的来说,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从经济上说,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从政治上说,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过程——相关准备、发生的变化(领导力量的对比)、是否一帆风顺、最突出的地方等。
(5)内容(措施)——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如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体现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
(6)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否彻底、有没有局限性等。
(7)范围——包括领域等。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以往危机相比,具有范围广的特点。
(8)性质——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双重性质、性质是否发生变化等。如美国独立战争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双重性质。
(9)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等。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影响深远的特点。
二、背景、原因类设问
[设问类型]
1.限定性设问:如这一现象(或事件)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
2.宽泛性设问:如此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因素等。
[答题方法]
1.对于限定性设问,根据限定作答。理解原因的限定词一般遵循下列规律:
(1)关于区分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
(2)关于区分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①主观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
②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2.对于宽泛性设问,历史背景、原因、因素、依据等可以从必要性、可能性方面考虑,必要性和可能性又可以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考虑。
(1)经济方面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
(2)政治方面可以从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思考。
(3)思想文化方面可从思想、科技、教育、文艺等方面思考。
三、评价、评述类设问
[设问类型]
1.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性质、特点、地位、作用或影响等;评述则是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边评价,或先叙述再评价。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评价。
2.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评价、评述、评析、说明、论证、如何解释、你认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等。
3.评价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评述偏重于叙述史实,评论、评析侧重于运用辩证法或唯物史观,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
[答题方法]
1.完整的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评判+性质、特点+影响+结论。但一定程度上可将其简化为:历史评价=性质+特点+影响(积极+消极)。
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
(1)“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指出观点是什么或你赞同哪种观点。
(2)“为什么”,即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
(3)“怎么样”,即你对该意见如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的对与错及其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者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四、比较类设问
[设问类型]
1.相同点比较的设问:多呈现为指出(或概括或比较)……和……在……的相同点,指出(或概括或比较)……和……的相同点等。
2.不同点比较的设问:多呈现为指出(或概括或比较)……和……在……的不相同点,指出(或概括或比较)……和……的不相同点,指出……和……相比在……方面发生的新变化等。
[答题方法]
1.审设问
(1)确定是根据材料还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2)明确比较对象,是比较哪几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和比较方向。
(3)确定要比较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还是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4)确定是限定性设问还是宽泛性设问。
①对于限定性设问,只对所限定的角度进行比较,这类在审题上难度不大。
②对于宽泛性设问,要自己找比较角度,这需要思路开阔,角度尽量全面。如历史事件类的比较可以从性质、方式、特点、影响(包括积极作用、历史局限性和消极影响)等去思考。
2.组织答案:这一类题目作答时除了非选择题应注意的几点外,还要注意: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明确比较点的提示语,如背景、方式等,在具体叙述时要加上“都”来表示回答的是二者的共同之处。对于不同点的答语也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如“前者……,后者……”,在行文中也要加上“不同”等辅助性词语来强化答题旨意。
篇幅有限,剩下的四种设问类型将在下一期和大家见面哦!想要系统性地解决大题问题,让自己有话可写,只靠技巧当然是还不够的,定哥的脑图书可以帮助你理清思路、盘活知识储备,让你再也不怕“无话可说”~新教材、旧教材都有各自版本的脑图书,还有中考版哦!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啦!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老师定哥,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