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无痕
病得昏昏沉沉的时候,帘外的天光很肆意,头埋在肩窝的被子里,惬意的柔软,睫毛成了一片雨林。起来看外面的天空,蓝得没有一片云,用力呼吸窗外的空气,冷冽的,带着幽微的柴火味。想到旧时杳渺烟尘,辽阔羁旅: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这一个多月过得极度迷幻,情绪两极跳转,周遭信息纷纷扰扰,人心不定,个体试图表达真理。你需要辨别,将心比心,独立思考,才不致被盲流淹没,左右,乱了心绪。表达只基于表达者自身,可以不必自我代入,这样似乎可以获得一些平静。
一个作家,在她的一段视频里旁白:“善待周围的世界,平衡它的波动,我们传递出来的身心宁静,是送给他人最好的礼物。”
最后还是要回到生活本身,那些平凡的日常。悲伤会过去,愤怒会过去,恐慌会过去,当这些外力消散,剩下的才是光明和至暗,以及无可回避的现实。乌云遮住了乌云。
昨日恢复了一些精神,便把睡衣和袜子洗了,当你还向往芳香和洁净,大概就不算烂到家。冬天日光短,洗完衣服,熬点白粥,太阳便下山了,米香弥散在空气里。隔壁人家炒菜的油烟味儿有一刻也没那么讨厌了,要这厚重温暖,苟过天寒地冻。这些天晕晕乎乎,每天只有几个小时头脑是清醒的,什么也不想做。
看了两集 The White Lotus,好喜欢度假酒店的那个经理,一面是正常的,一以贯之的外在,一面是水深火热,焦虑失控的内心,仿佛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肉与灵的背道而驰。一个对你礼貌微笑的人,内心的OS,却是 去你的吧 。这种反差很妙。尤其是他捡到女孩们的包,偷吃包里的药,却谎称没有人捡到她们的包,就是神经病啊,太可爱了。以及,他跟服务员提到要给客人制造一种模糊印象,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这种观点也很有意思。想着等哪天再好好追完吧,观感很好。
《风吹半夏》的故事设定也觉得有意思,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欣欣向荣的大背景下,讲述一个因果的故事。所有人都在那张网里,都有所谓的结局,正暗合那句台词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结合原著的名字《不得往生》,故事的意旨可窥见一斑。以为会是一部励志,光明的奋斗史,看到后面便感觉到某种阴郁,这种错位有点让人不适。整部剧的气质微微有些扭曲,有点怪。感觉若是主旨不变,换个时代背景会不会更好。大概是自己短视,总觉得那个时代背景太过正气,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那样的故事终究有些失真,那种奋进容不下一个偏狭的意念,一个剑走偏锋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