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乙”又变成大型火箭了?

北京时间2023年5 月 17 日上午,第4颗“北斗三号”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4)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发射场2号工位成功发射,“长三乙”火箭迎来了第90次发射。

“长三乙”(改二型)全长56.326米,起飞质量458.97吨,起飞推力约604.41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力不小于5.5吨。关于此次发射,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官方通稿中,将长三甲系列火箭表述为“大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定位又有调整?

其实自“长征五号”问世以后,中国运载火箭级别的划分已经有所调整,现役大型火箭仅包括“长五”系列,也就意味着“长三乙”、“长二F”、“长七”系列均被定位为中型火箭。与此同时,世界运载火箭级别的划分并没有十分严格的标准,倾向于以运力定级别。以“长征七号”为例,该箭长53.1米,起飞质量约600吨,起飞推力727吨,其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约14吨。放之于世界,“长征七号”的起飞质量已经超过了大型火箭“猎鹰九号”的约549吨,但是后者的LEO运力达到了22.8吨,被归类为典型的大型火箭。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对于运载火箭级别的划分标准区别也很大,我国进行了更精细的划分,将运载火箭划分为小型、中型、大型、重型,而美国和欧空局淡化了中型火箭的概念,将运载火箭划分为小型、大型、重型,比如欧空局将起飞质量达到130吨的“织女星”火箭划分为小型火箭。
即便我国火箭级别划分是最精细的,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界定各型火箭的级别。“长征六号”起飞质量为103吨,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SSO)运力为1吨,被界定为小型火箭;而“快舟十一号”起飞质量78吨,700千米SSO运载能力为1吨,被界定为中型火箭。

在“长五”系列火箭问世之前,“长三乙”火箭在官方介绍中一直被划分为大型火箭,此后大都采用了中型火箭的划分。此番在官方通稿中被表述为大型火箭并不意味着该火箭就被重新划分为大型火箭了,只说明对火箭级别的划分还没有进行彻底统一,在部分业内人士和撰稿人的脑海中依然沿用了过去的标准进行表述。随着时间推移,对于火箭级别划分标准将会形成更广泛的共识,届时我国运载火箭的划分将会变得更精准。
作者:大白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