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慌!高考志愿填报没思路?4步帮你搞定!认识自己/调查学校专业/学校专业地区优先

框框 | 志愿填报方法论

1️⃣认识自己
Q:如何在志愿填报中正确认识自己?
A1:经济条件如何?是否需要你尽快赚钱养家。 | 如果是,谨慎选择培养周期长和回报相对低的专业。
A2:家庭资源如何?是否有亲戚在某个领域深耕并积累了一定的社会资源。 | 如果有,在你不完全排斥情况下,考虑选择这里专业。
A3:成绩分段如何?是否能上头部高校。 | 如果不能,谨慎选择就业头部效应及其集中的专业。
A4:学习能力如何?是否想要本科后继续深造。这里包含两层意思能否考上研以及能否读出来。 | 如果不能,谨慎选择本硕博就业gap特别大的专业。
2️⃣调查学校 / 专业
Q:如何在志愿填报中调查学校 / 专业?
A:千万别弄混了相近的名字,比如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电力大学和上海电机学院等等,别不当真啊。一两个字的差别每年都会有人弄错的。专业就更要看仔细了。比如生物科学和动物科学已经是不同专业门类了,生物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前者是生物赛道,而后者则是更侧重于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对学科的学习程度完全不一样。
因此,一定要做好对学校和专业的调查。你可以可以直接到学校官网或者招生网主页做了解。当然,这样去找费时费力,也不太好做横向比较。给大家推荐一个免费且好用的工具夸克APP。在夸克APP的主页输入高考,就可以进入夸克高考。
在这里可以快速查大学和查专业的信息,包含了全国院校和专业信息,可以快速查询各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方向以及开设院校。也可以查询各个大学的分数线、开设专业、招生技计划、就业去向、校友口碑等等详细信息,帮助你更高效、更科学、更便捷地做好信息收集工作。

3️⃣学校 /专业 /地区 高分段
高分段这里的高分段是只能上985、211 双一流的分段。对这部分同学来说,学校更重要。学校层次每上一个台阶,意味着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校园文化、校友人脉等等综合实力的指数级提升。
虽然专业的重要性也很高,但更好的高校一般也有更大的专业容错空间。比如大类招生、更自由的转专业选择权,保研和考研提供更多跨专业的可能性。
4️⃣学校 /专业 /地区 中低分段
中低分段,也就是普本和专科同学专业更重要。因为在这类学校中虽然会存在差距,但基本对学生来说产生不了很大的培养差异。甚至你可能不知道,有些高校在一些省份是一本,而在一些省份是二本。而专业的差异性则完全体现出来了。
因为普通学校你也不要太期待学生的培养质量。而所谓的夕阳专业、天坑专业和热门高薪专业之间的专业属性本身的差距就会完完全全体现出来。
5️⃣人文 社科 经管 艺术
人文社科经管艺术类专业其实学习的难度并不算大。学这类专业同学,先别杠,我自己就是学经济的,会学很多数学科,但和理工类专业比起来,难度真的不算大。
而且这些专业学的东西偏理念、偏通识,真正落脚到社会需求来说相对没那么多。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就业的时候会更看重学校层次和校友的圈子,意味着学校应该放在专业和地区之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6️⃣理 工 农
理工农科不同的专业之间知识和技能的壁垒很高,不是你想转就能马上转的。而且一般来说,理工农科和上面的人文社科、经管艺术的专业不同,专业和就业之间有更强的联系,毕业就业的对口率更大。这意味着如果你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行业有了足够的认识,并且已经下定了决心入行。你一定要独立工农科和你就业行业相关的专业。
随便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进媒体或者做自媒体,是不是一定要读新闻传播类专业?不一定。但如果你要做码农,基本就得读计算机类或者涉及到代码的理工类专业,对吧?否则你会有很大的学习成本,企业还不一定会招专业不对口的你。而地区一般是理工农科最后考虑的因素。
7️⃣医科
医科非常特殊,因为它的工作和城市高度绑定。除非你想好了我一定会读研读博,到时候一定会好好考虑城市和地区,否则高考志愿选择学校,它所在的城市极有可能就是你未来工作的地方。因此,地区大于专业,大于学校。
8️⃣综合决策

一定要和大家强调一点,这里推荐志愿只能作为参考,是帮助大家做第一次筛选。最后一定要自己再谨慎对待,认真填报。
9️⃣注意容错空间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专业的特点本身也是在动态变化的,我们不能排除你现在报考的热门专业,等你毕业就冷门了的这种可能性,我们都无法预知未来。选择专业的时候,注意给自己充分的容错空间。
三条原则送给大家:
- 在你没有强烈倾向性时,尽量选择综合性大学,因为综合性大学专业可选范围大,方便做转专业和研究生跨考的准备。
- 在你没有强烈倾向性但有深造意愿的时候,尽量选择基础性专业,在本科的时候尽量打好基础,等你对专业有了充分认识后,研究生的选择空间更大。
- 在你有强烈倾向性时,给自己留后路,注意专业的兼容性,本科不要钻进一个特别细的小专业里面,你真的想跑路的时候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