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让六小龄童进剧组的洪民生 是什么人物?

2022-04-19 17:03 作者:沐霂请给我一拳  | 我要投稿

在杨洁导演的自传《敢问路在何方》里,面试六小龄童的过程是这么写的:

洪民生副台长在会议室审看了金莱表演的猴子动作和一个舞台剧的片段,表演时六龄童一直在旁边提示,我感到金莱一个多月来有很大进步,肯定是老父亲花了不少心血,洪副台长也比较满意。但是配戏的猪八戒,他也不喜欢,认为应该另外挑选。

“洪民生副台长在会议室审看了金莱表演的猴子动作和一个舞台剧的片段…洪副台长也比较满意。”

这里提到的“洪民生”,可不是一般人物,杨洁导演在书中多次提到过这位“洪民生”。这里把书中提到洪民生的片段截取出来:

洪民生把拍摄《西游记》的任务交给杨洁:

“杨洁,要是让你把《西游记》拍成电视剧,你敢不敢接?”

副台长洪民生在宣布了王扶林拍摄《红楼梦》以后紧接着的这句问话,就像在我头上响起了一个惊雷,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怔之后,我冲口而出:“有钱就敢,为什么不敢!”

他立即接道:“好!局党委决定,由杨洁来拍《西游记》!”

这是在1981年的11月份,文艺部的一个组长会上。当时不只是我,在座的所有人,都被这个突然宣布的消息震惊了。连我自己都不相信,这么重大的题材居然给了我这个“戏曲”导演!说实在的,我也没有想到洪民生副台长这么快就实现了他的诺言,而且给我的是这么重大、辉煌的一个任务。

杨洁导演对洪民生心怀感激:

这段时间,中国的屏幕上,正热播香港的《霍元甲》、日本的《阿童木》、美国的《加里森敢死队》,我们自己的电视剧数量少得可怜。这时,中央领导提出了精神:中央电视台应该把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搬上电视屏幕,拍成我们自己的电视连续剧!

我听了这个消息,又跃跃欲试,但又隐隐心痛,警告自己:“不要再妄想啦!这些和你无关!不要去想它!”

这时,刚升为副台长的洪民生兼任我们的文艺部主任。他一走马上任,就知道了我的苦恼。

洪副台长对我说:“我刚来,要了解一下情况,你不要忙着离开,等我一段时间,我会考虑你的问题!”

我当时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只要能给我拍摄电视剧的权利,就很满意了!

但不到三个月,他就在组长会上宣布了这样一个不容置疑的决定,让我拍摄《西游记》!这实在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

我相信这个决定来之不易,不知道他顶住了多大的压力!我心中充满感谢:感谢洪台长的信任,感谢他的举荐和他力排众议的果断宣布,我也相信自己决不会辜负他的信任。

在王崇秋老师的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里,是这样说的:“当年,是时任副台长洪民生给了杨洁拍《西游记》的机会”


《西游记》即将投入拍摄,台领导对此特别重视,开了好几个会,成立了领导小组,专门研究《西游记》的问题。会上副台长洪民生是这样说的:

副台长洪民生说:“《西游记》能不能出新,靠你们大家。这是个重点工程,只能进不能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杨洁要搞个蓝图,计划得周密些,一定要求高质量、高水平!”

可以这么说,如果把杨洁导演比喻成千里马,那么洪民生副台长就相当于杨洁导演的伯乐:

“王崇秋,今天我们开了个组长会,宣布了一件大事!”

“大事?什么大事?”

“洪民生宣布,台里要拍古典名著了。局党委决定,让王扶林拍《红楼梦》,让我来拍《西游记》!”

“啊?你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能让我拍电视剧我就已经很高兴了,没成想居然是《西游记》……”

那天晚上,我和杨洁都失眠了。兴奋、激动、惴惴不安。那是1981年的11月。

杨导演接到《西游记》这个重任的时候,正是她的事业处于最低谷的时期。那段时间,她曾经想过调到湖南电视台去,可是在北京住习惯了,怕不习惯湖南的生活,对地方台的情况也不太熟悉,只能作罢。后来想过调到广告部去,做广告宣传片也好过每天录形式一样的戏曲节目。

也就是在那个时间段,洪民生当上了副台长,兼管文艺部。他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放的人,不认为一个人分工是什么就只能干什么,他充分尊重每位同志的想法,也愿意给人施展才华的空间。就在杨洁的意志最消沉、情绪最不好的时候,洪民生来了。他“送”给了杨洁一份最珍贵的礼物——拍摄《西游记》。真是天降重任!这件大事一下子调动起了杨洁全部的积极性。


在《1982版西游记拍摄档案》里,也提到过洪民生,在开拍西游记之前,洪民生给西游记全组人员做动员大会:

开拍《西游记》,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件大事,全台上下十分重视。1982年6月15日,在当时的广电部三楼会议室,全组人员召开了一场开拍前的动员会,时任副台长洪民生给大家做了开拍前的动员。他在会上说:“我们要像女排打冠军一样,拿下古典文学、艺术的冠军。”

后来,在扬州拍摄试集期间,洪民生还托人给剧组当时的“三人领导小组”(杨洁、曾心影、段小常)带来一封亲笔信。信中称,希望大家“小事不计较,大事多商量,行动听指挥。艺术创作上多研究,不要凑合……”

杨洁导演向时任副台长洪民生介绍《西游记》剧组主创人员。
洪民生为剧组成员做开拍前的动员。

洪民生

洪民生,1933年1月出生,浙江宁波人。电视艺术家,高级编辑、书法家。从事电视工作三十多年,做过许多开拓性工作;业余爱好以书法见长,从魏碑入手,广泛涉猎各种书体,尤功隶书,自成风格。1962年进入中央电视台,1980年起任副台长。

基本信息

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留校任教,1988年兼任总编辑,1993年任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现任电视戏曲研究会会长,电视文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广电局老年书画院顾问,中国书画名家网艺术顾问等。

艺术简历

从事电视工作三十多年,做过许多开拓性工作,如“新闻联播”、“春节联欢晚会”、“电视大学”、“神州风采”、“正大综艺”,大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红楼梦》、《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梅兰芳京剧金奖大赛》、多次组织《全国电视书法大赛》等。业余爱好以书法见长,从魏碑入手,广泛涉猎各种书体,尤功隶书,自成风格。在电视理论和书法理论方面,也有建树,出版专著《我与电视》《隶书技法》《隶书全国名胜楹联选》等。曾在北京、宁波举办过书法个展。

政治与春晚

退休后在家钻研书法的洪民生依旧关注着春晚,他喜欢看别人打出的好球。

1994年黄宏、侯耀文的小品《打扑克》是30年来洪民生最喜欢的语言类节目,把官场里大官压小官讽刺得淋漓尽致。

“讽刺现实是相声小品的生命力所在”,洪民生把关春晚的十年会给每届春晚总导演提要求,每年至少有两个语言类节目是针砭时弊的。“能不能过5关要看打马虎眼的本事和造化,但是做不做是责任和良心。”

可是渐渐地,洪民生越来越见不到让他觉得痛快的节目,舞台一年比一年漂亮,但节目仅仅是每年变一下形式,内容却没进步。“尤其是最近五年,路子不对,老百姓过得还很苦,春晚却一直在歌功颂德拍马屁。”

退休后的洪民生养成一个习惯,每年都会去看春晚彩排,多少提一些意见。有一年,洪民生给总导演打电话:“千篇一律的宏大,这种思想一定要改一改,百姓需要现实。”

这位总导演很无奈地说:“洪老,上面的比我们胆子还小,我们是想冲冲不上去啊。”

洪民生知道总导演们的压力,后来也就不再给他们提意见了,“导演们心里跟明镜似的,我的意见都是在为难他们。”

几年前,台里组织干部去五台山旅游。到了庙里无论老少扑通跪倒一片,虔诚地叩拜,嘴里还念念有词。洪民生成了唯一站着的一个人,一时间他愣住了。

“跪在佛前的都是党员,节目里歌颂完伟大的祖国,然后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信仰”,洪民生说。

那一刻,他忽然想起退休前有一次到日本访问。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同行去请邓丽君回国演唱。邓丽君却说:不想来,因为她是有国民党背景的。

当时洪民生信誓旦旦地跟同行说,政治氛围已经开放了,总有一天邓丽君可以回国登台。可他万万没想到,邓丽君竟然一生都未被获准到大陆演出。

谈及如今的春晚,洪民生就会感伤从前。他和电视同行用十几年时间一点一点挤开裂缝,紧闭却只在一瞬间。

在洪民生的年代,春晚追求的是百花齐放,而电视人的信仰是万家争鸣。


让六小龄童进剧组的洪民生 是什么人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