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二袁同盟和反袁同盟
陈亮继续向颍川前进,路线是通过曹操和吕布的争斗的区域,陈亮跟他们关系不算好,需要谨慎行事,所以陈亮让小虎缩骨,排除戏志才的儿子,二人一虎躲在车里面避免被人发现。一路上,戏志才的儿子发现这块区域并没有曹吕双方的士兵们对峙,陈亮掀开窗户看了一下,发现确实如此。一路上连流民没有几个,甚至还有商队同行,戏志才提出一个可能,说不定他们已经重新结盟对抗袁术了。陈亮觉得有道理,袁术称帝已经成为了集火目标,能让曹操吕布放下以前的仇恨,因此陈亮又让小虎出去,一直缩骨对身体不好,而且戏志才也可以经常停下来休息,不然他的身体吃不消。
就在陈亮等人在休息的时候,有一个商人派遣跟班送来了一封信,信中主要是陈珪对当时局势的记录和看法,第一件事就是袁绍果然和袁术同盟了,虽然这是陈亮期待的结果。陈登可以趁世界聚焦于二袁的时候继续尝试和改进改革措施,顺便让便于支持改革和不改革的人站队,但是这样对于国家来说要混乱更久,对于那些一无所知的人来说更加是无妄之灾,而且皇帝要面对的压力要大很多,袁术只靠自己的部队拿不下长安,如果荆州的袁谭如果和袁谭联手,用荆州的战船带着袁术大军从丹水直取蓝田,荆州水师控制河道,袁术步兵的补给和机动性都得到提升。陈珪也觉得这次是大汉改革走向繁荣的关键,但是皇帝的威胁很大。陈亮认可父亲的大部分观点,不过陈亮倒不把皇帝危险放在心上,作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为大汉的安全和反战牺牲一点安全是他应该做的,这是皇帝的责任。
第二件事是吕布和曹操也加入反袁同盟。这个同盟本来就是陈登和刘备拉上孙策举办的,而且这个同盟的其他人不知道这个同盟不但反袁术还反袁绍。现在名义上地领袖刘备公开声明了反袁同盟的主旨,既要反对袁绍,又要反对袁术,这种情况下曹操没有退出但也没派代表出席最近的会议,吕布依然派遣代表出席了会议。陈珪嘱托陈亮在经过曹操地盘的时候要小心。陈亮觉得曹操最大的大腿荀彧是坚定的大汉忠臣,程昱李典许褚这些小豪强应该不会愿意到二袁麾下,袁绍不会喜欢这种出身的人,还有郭嘉朱灵等人都是从袁绍那边加入曹操这里的,应该不会硬吃回头草吧。不过陈亮想到官渡之战,大量曹操手下给袁绍写信,陈亮还是不敢太确定曹操的手下对袁绍的好感度。而且曹操这么有主见的人,其他人的看法只能作为参考,他的决定权还是比较重要,从曹操的角度来说,对于袁术的厌恶程度加上对大汉的忠诚度对比和袁绍的关系加上二袁的势力的优势应该难分高下吧,陈亮也不清楚曹操会倾向哪一边。
第三件事就是公孙度没有参加讨袁联盟,按照他的理论,他在辽东,最近的同盟在青州不好支援,如果袁绍狠下心对付他,他将无路可退,所以不明确加盟,但是他愿意参与交易,愿意用辽东的药材来交易一些青徐扬的产品,并且表示自己为了和东北的异族人作战也缺战马。沙摩柯张鲁刘璋李傕因为距离太远,都没有派人参加会议,只有孙策在会议上指出沙摩柯是值得信任的盟友。陈珪觉得公孙度保持中立也不一定能在夹缝中求生,袁绍这种多疑的人很难容忍一个和反袁联盟做生意的人,而且公孙度的位置是董卓给的,袁绍和袁术对董卓恨之入骨,公孙度现在唯一能做的是让袁绍忘记自己,不然他不会容忍公孙度在自己后方。陈亮觉得公孙度的侥幸心理有点强烈,斗争决心不足。
陈亮回到马车,询问戏志才关于反袁同盟的看法,戏志才说道:“我绝对如果袁绍称帝,袁术当王,那么曹孟德有可能加盟;但是如果现在这个局势,他应该会加入反袁联盟。”陈亮希望如此。
袁绍发表了声明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开会商议未来规划,因为田丰堵在他的门口抗议,袁绍终于忍无可忍,把田丰送进了监狱,然后召开会议商议接下来的决策。袁绍这次决断非常果断,主要还是袁术称帝、反袁同盟诞生都太快了,他没时间可以犹豫,如果不加入同盟那就会坐实自己和袁术勾结,加入了也不一定能洗清自己的嫌疑,而且还会被当作和袁术作战的主要部队,和袁术结盟还能搏出一个未来。而且袁绍也听到了他和袁术勾结的谣言并且收到了袁术的加盟邀请,煽动性很强,这让他心动了,也许二袁合体真的天下无敌了。
曹操打算开个内部会议讨论是否继续和吕布结盟对抗二袁,不过开会之前,曹操要先和几位智囊讨论一下,在正式开会之前曹操需要有一个决定,如果要继续反袁,那么会议的主题就是鼓舞大家,如果要向袁绍屈服,那么会议就是肃反大会了,肃清己方不愿意背叛大汉的臣民。荀彧不用说了,肯定是反对二袁的,曹操想先听一听郭嘉的意见。曹操对郭嘉说道:“奉孝,我收到了仲帝(袁术)和本初(袁绍)的信,他们都表态如果我们加入他们就既往不咎还能加官进爵,你意下如何?郭嘉说道:“曹公应该受到反袁同盟的信吧,他们有没有说过类似于既往不咎之类的话?”曹操觉得郭嘉说的有道理,一方面是二袁的姿态高一点,这和他们优势大而一贯性格如此有关,第二就是反袁联盟没有说这种话的权限,袁术是皇帝而且袁绍是王;陈登是个州牧而且孙策只是太守。除此之外曹操自认为除了一开始不知道袁绍也要支持袁术的时候加入了反袁同盟之外没有任何对不起的袁绍的事,他凭什么对自己说既往不咎,难道没有顺他的意杀了张邈也算吗?如果仅仅是从态度上,这还不值得郭嘉强调这句话,曹操还考虑了如果帮助二袁统一天下的结果,他们说了既往不咎就代表自己做的事他们都还记着,只是不追究罢了,而且这个不追究有多久还不好保证。曹操示意郭嘉还有没有别的看法,郭嘉说道:“难道曹公留在大汉就不能加官进爵吗?”曹操突然想起自己年轻时的理想:当大汉的征西将军扫平羌乱,不过不只是感情方面,二袁对自己承诺加入就加官进爵,自己除了投降寸功未立,未来如果在灭汉地过程之中立了大功,那又应该封赏什么呢?所以如果自己加盟了二袁很有可能被明升暗降,也有可能当一个小韩信立完功就死了。曹操还想起来以前跟着二袁讨伐董卓和自己讨伐徐州的战斗,二袁有可能直接让自己一直和徐州死磕,这样他们就能让自己很难有立功的机会了,而且他们可以面对相对弱小的长安势力,自己要面对吕布和徐州军团的夹击。至于袁绍会不会帮忙,曹操觉得毫无疑问,袁绍上次派来的朱灵已经加盟自己了,援军恐怕不会派遣了,而且考虑到袁绍之前面对董卓的表现,曹操觉得袁绍也不会亲自下场帮忙。曹操觉得这个空降的官职不是那么好拿的,于是明白了郭嘉的意思并且下定决心,对郭嘉笑着告辞,郭嘉也明白了曹操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对跟班说:“传下去,让文若他们不用来了,曹公已经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荀彧和程昱刚刚得到曹操来到郭嘉家里的消息,正在赶来的路上,听到了这条消息就心满意足地回去了。开会之前,整个兖州都知道了曹操加入反袁同盟的事了,郭嘉表示对此事表示负责,其实这件事主要是程昱暗中推波助澜的,他是小豪强,担心加入二袁之后就会受到大家族的打压,所以坚决反对袁术袁绍(历史上的程昱宁愿让曹操的士兵吃人肉也不愿意让曹操正式成为袁绍的手下,如果他对袁绍没有大仇,应该只有利益关系才能让程昱背上这种千古骂名了)。程昱在这件事上不想给曹操在会议上有任何反悔甚至犹豫的空间。大家知道郭嘉和曹操关系好,整个阵营都希望郭嘉来背这个锅,程昱自然不愿意自己承担这个责任,其他人怕曹操开始调查取证,就连曹操也乐意郭嘉背这个锅,不然容易把大家的关系搞僵。会议很顺利,向着忠君报国的方向进行。
陈亮收到了这条消息,心道:戏志才还真有两把刷子,可惜身体不好了。陈亮开始评估二袁同盟和反袁同盟的力量对比。袁术袁绍的联盟还有一个重要力量,那就是黄巾余孽。陈亮估计张宝的心态崩了,他这么辛苦地在太行山脉的和大汉对战十多年的游击,取得的效果还不如袁术称一下帝。张宝作为二袁代表,前往洛阳说服了杨奉等人,杨奉本来就跟袁术合作过,自然愿意支持袁术。陈亮对于白波军投靠二袁表示十分疑惑,按照陈亮的推测和判断,杨奉等人应该是假粉丝,只是一些军阀罢了,不然不会张角死的时候不投降,反而被西凉军包围了才投降大汉。现在等到张宝来劝降只是找个台阶下罢了。不过对陈亮来说局势还是挺乐观的,他最低期待就是只有孙策加盟,青徐后方稳定,发展度高,生产力领先,这就是陈亮对于二袁联合而不感到担忧的自信来源。扬州和荆南也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而且二袁内部及其不稳定,喜欢内斗,主公和大部分手下都上了年纪,已经步入中年,而且二袁需要优先攻打长安,又能给反袁同盟一些发育时间,反袁同盟在经济、内部环境、年龄层次都是优势,没被一波掉打起持久战来优势巨大。现在曹操吕布加盟优势就更大了,本来北面还有公孙度和徐荣的,结果公孙度不敢来,这只是让反袁联盟的巨大优势小一点罢了。陈亮觉得优势这么大,不妨慢一点打,让大汉改革彻底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