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篇]-吸附分离材料
吸附分离技术是工业领域的一项基础技术,主要在多组分液相环境中选择性地分离特定组分。
吸附分离材料按材料尺度,可以大致分为一维材料、二维材料和三维材料三种。人工合成高分子树脂通常为球形,纳米颗粒(为一维材料)。其中孔的尺寸大小是限制孔结构是限制吸附选择性的关键因素,高分子吸附树脂的孔结构包括微孔、中孔、大孔。
常见吸附分离材料种类及其特点、应用

二、吸附分离材料产业链
吸附分离材料产业链由上游原材料及系统集成装置、中游吸附剂生产制造、下游应用领域三部分构成。吸附分离材料在下游应用领域中起到分离、纯化作用,在金属资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化工与工业催化、水处理与超纯化、食品与植物提取等领域广泛应用。

三、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现状
全球吸附分离材料市场规模近千亿,市场空间大。据统计,全球吸附分离材料市场规模接近172亿美元,其中沸石市场规模43.3亿美元,占据市场大头,年化增速4.7%;活性炭市场规模40.9亿美元,位列第二,且成长性最强(11.0%)。新兴材料中,离子交换树脂与色谱填料树脂分别为33.9和22.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预计未来五年年化增速分别为5.8%、8.2%。

四、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竞争格局
从竞争格局来看,海外公司资本实力强、技术成熟度高,在全球吸附分离材料市场上占据领军地位。其中美国陶氏化学、德国朗盛、英国漂莱特、日本三菱化学等主要从事吸附分离树脂的研发,Cytiva则从事色谱填料/层析介质等材料制造。由于国内日益增长的吸附分离材料需求,国外厂商积极于中国市场布局,在国内中高端市场、精细化市场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在吸附分离材料市场,国内行业公司有蓝晓科技、纳微科技、争光股份、苏青、淄博东大等。在色谱填料及层析介质市场,国内行业公司为蓝晓科技、纳微科技、博格隆、赛分科技等;纳微科技专注于医药应用领域应用,主要产品为层析介质及色谱填料等;争光股份专注于环保、湿法冶金、食品等领域,主要产品为吸附树脂、螯合树脂、均粒树脂等树脂材料;蓝晓科技领域结合了生物医药、超纯水、湿法冶金、环保等领域,主要产品涵盖树脂和层析介质/色谱填料。

五、吸附分离材料行业政策环境
吸附分离材料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新一轮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各国政府均给予大力支持。国内方面,吸附分离材料是《中国制造2025》、《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指南》等国家战略重点支持发展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对下游客户提质增效、成本控制、节能减排、资源化回收利用起着重要作用。国外方面,《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发布的“十大突破性技术”中,2021年的mRNA疫苗、锂金属电池,2020年的抗衰老药物、个性化药物,2019年的捕捉二氧化碳、核能新浪潮等,均以吸附分离技术为核心关键环节,也是公司重点布局的业务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