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削彩虹,洗白白

2021-03-01 08:32 作者:编制箴言的灵魂在行走  | 我要投稿

 削彩虹,洗白白

 如果有人觉得你颜色不对,那么,不管你做啥,都是错的,还有可能成为一只对立方的黑羊,用于维护对立另一方小团体的稳定。

所以,洗白自己特立独行的颜色,躲在人们注意不到的视觉盲区,才是最安全的。但同时,也就像《三体》的情节一样,为了安全而将自己放逐黑域,同时也失去了向外发展的机会。正所谓“身于墙壁之中,不见沙漠、不见森林、不见大海”。


如果你伸头是一刀,缩头也可能是一刀,那,到底是干,还是不干呢?工业社会以来,家庭的教育功能,逐渐偏重、转移到了学校和社会上,在这种时候,学校与老师就承担了不小的压力——“第二任父母”,并非空穴来风。

“我不希望你以后过着和我一样的生活”,将这一句话作为底色,再添上一些情绪化的字眼,然后把说话的人,定为教师和家长,其中两种结果的感觉截然不同——即使那是同一句话。如果感觉不鲜明,那么我们还可以自己加点料,让这一句话劲爆而抓人眼球:教师如是说道=坏结果,伤害了别人;家长如是说道=好结果,我害了我自己?但对孩子有益,而且还很合理?但是,教师不应该等于“第二任家长”吗?细思极恐!(主客观真的统一了吗?如果主客观不相统一,是不是代表这一些说法或者处理结果是有异议的呢?)

我突然觉得世界荒缪了起来,我们重新再梳理一下吧:

了解一个事件,需要知道起因、经过、结果,通过网络,我只能知道经过和结果,如果只凭借经过和结果给事件/人定性,似乎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是你撞的人,你为什么要扶?”当受害人垫付医疗费之后,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一杆杆矛头也找到了受害者。

单从这一点,我就觉得不合理,有人先行定性而忽略了整起事件的起因、断章取义,然后主导了舆论方向,扭曲了是非。从这一点上,确实让人想起了被《罗生门》和《1984》支配的恐怖。


虽然教育越来越偏重于学校和社会,但是学校与社会,似乎也不具有和家长一样的、同等大的权利去教育孩子——这样不上不下的,怕是里外都不是人啊!做了,可能会自害其身,不做可能被视为不作为,真的有点难。


到底做错了吗?还是错付了吗?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信息,也只有寥寥,但我始终记得两件事:一、信息的传播有损耗;二、信息的传播会有畸变。


所以,我还是不信谣不传谣吧。


部分可获得的信息,请理智对待:BV1Ef4y147QW

削彩虹,洗白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