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备荒,多种点能吃的东西
居安思危是个永远不变的话题,董安于用精铜和荻秆修造晋阳宫,伍子胥城下埋粘砖,度过了弹尽粮绝的危难。毛主席时代,备战备荒备人民,永远不过时。是,早就和平年代了,可是谁也保不住没有水灾、暴雪、飓风、地震、泥石流什么的,一旦发生也许就是灭顶之灾!
如今,饿死人不是玩笑。在生存压力巨大的日本东京,竟有失业没钱买饭的人活活饿死(日本习俗,求助和乞讨都是可耻的。失业没钱就会饿死。再加上那种人很多都无亲无故、孤僻内向,更糟糕)。如果城市绿地多点能吃的东西,那位惨死的IT工程师也许会撑过难关。
到那时候,吃什么?喝什么?都是可怕的问题。
所以,备荒,备人民,不得不备!万一灾难突发,与外界断绝时,有这些东西,就多一分撑过去的希望。
一切为了生存,建议城市绿地多种点能吃能喝能治病的东西。这是我的个人设想.
首先是食物和水源。绿地上的水体要保持清洁,定时打捞脏物。如果有公园里有儿童沙坑,可以挖沙子过滤。榆树叶捣烂可以沉淀杂质。

松柏类即使绿叶也是点火就着,可以引火。再添上刺槐、沙柳、紫穗槐这种薪炭林作物,把水烧开消毒。



但很多城市水体都黑臭变绿,污染严重,有的干脆就是中水水体。一旦灾后供水瘫痪,能做的就这些了,总之很不好办。
食物中,植物是重点,要求最好如下:
1、生长力强。
2、产量大。
3、采食期长(最好一年四季根茎叶花果都能采食)。
4、适口性好(无苦味、异味)。
5、可生食(不能像芋头一样生吃就中毒)。
6、吃多了也没有不良反应,适合各类体质(不能像蕨菜、牛肝菌一样吃多还中毒)。
7、容易采摘、取食方便(不用费劲爬上去摘或深水淤泥里挖,不能像夹核桃一样砸不动)。
8、总原则,既能观赏,又能食用。
木本植物比如:榆树、刺槐、桑树。榆钱槐花榆皮面现都是特色菜。桑叶可作中药,吃了对人有好处。榆叶、刺槐叶本来是牲口吃的,但无异味无毒,人充饥也不妨。


枸杞,采春采夏也采秋,又耐寒耐旱容易生长,枸杞稍也是著名特色菜,连大观园的探春宝钗都喜欢。
香椿、花椒叶,好东西,只是发芽晚落叶早,味道不是人人接受。

至于海棠苹果桃杏梨枣葡萄樱桃什么的,只能是其次。因为结果就那一季,而且不等果熟就破坏光了。
当洪水来袭,你坐着简易木筏,伸手够到刺槐、香椿和桑叶暂时充饥,也是一种幸运。
草本植物,红苋菜、红叶甜菜、二月兰、茼蒿、马兰头、菊花脑、扫帚苗、葵菜、景天三七、野鸡冠花都可以。



最理想的是红薯。春夏秋吃叶,冬季吃块根,全年采食,甘甜无毒。明朝就靠红薯解决了大饥荒问题。如果能多培育几种彩叶品种就更好了。

茼蒿,可以作观花植物,也够吃三季了。羽衣甘蓝、红叶甜菜同理。还有那种结果期很长的小番茄什么的,都是。(必须有人看管)
红苋菜,既能观赏,4月上-10月霜冻前都可采食。扫帚苗也一样,如果能培育出观赏品种就好了。这两种基本不用管理,也不用费力看管。
二月兰,春季观花。可供早春-初夏、秋季采食。诸葛亮军队就是靠这个度过春旱缺粮。油菜花同样。蒲公英、荠菜、苦菜、车前草什么的过于瘦小产量低,不考虑。
蒌蒿,生长旺盛,营养丰富。只是味道不是人人接受。

古代蔬菜之王——葵菜,有紫叶品种能当做观赏植物,可惜现在少见了。还有锦葵、蜀葵,嫩叶和花都能吃,生长快,生长量大,但国内认同度不高。

景天三七、紫背菜、卢兰,种的不多,产量不高,能否生吃还是个问题。紫苏、罗勒、薄荷什么的能吃但真不能当饭吃。
鸡冠花的嫩花、野鸡冠花(青葙)的嫩茎叶都是一道菜,但会吃的人不多。(吃法请参考大长今)
还有一种神器叫苜蓿,产量非常高,本是动物饲料,但人也能吃。在大饭店里那叫草头,味道不错。平时就当草坪,紧急时刻——吃!

藤本,就是木耳菜、各种瓜类了,但也是其次。木耳菜随时采摘,瓜类则不到成熟别指望,而且需要专人看管。粉葛根体量很大,生长旺盛,但块根太大了一个人挖不动,且大部分人不会吃。据说嫩叶也能吃,但某些人体质不能吃。
冬季寒天雪地,鸟不拉屎,靠的就是块根和经冬不凋的果实。比如:彩叶红薯,菊芋,观赏萝卜。经冬不凋的果实比如沙枣、沙棘和某些品种的海棠。还有软枣、柿子勉强凑合,结果很多,只是吃太多容易肚胀胃结石。
水生可食用植物,首先考虑浮叶植物(采食最方便)。比如莼菜、荇菜、水莲菜,拿竹竿一搂就行了,特别是闹水灾可以成团漂起来,很方便。田字草、豆瓣菜又次,认同度不高。豆瓣菜是基本是沉水植物,冬季也照常生长捞取。水边还能种植空心菜,割了马上长。平时就当做观花植物,任它开花,跟牵牛花一样。


其次才是莲花这种上面结莲子底下结藕的东西。为了能存住水,城市公园水深一般0.6-1.5米。一些能耐深水的莲花很适合。莲子是一种神器,营养丰富,最大特点是能放,千年放不坏。要是能利用莲子种皮结构的原理来存放粮食,那效果绝对不一般。绿地水体的莲子,每年收起来,存一点是一点,有总比没有好。何况现有的太空白莲,产量每亩150斤(干莲子),采收期长,可以备荒。据说还有莲子莲藕兼用的高产品种。
莲藕采挖期从夏季八月直到腊月寒冬(时间够长),产量也不少。在城市绿地水体,栽植的莲藕最好达到这种要求:能适应0.6-1米水深,根系较小、入泥非常浅容易采挖,荷叶的叶柄非常结实揪不断,以一个正常人的力气可以揪住叶柄把藕揪出来。至于好不好吃无所谓,先填饱肚子。不知有没有这样的品种?

菱角能适应3-4米的水深,生长十分旺盛,夏天取食嫩茎叶,秋天摘果,产量也很高。也非常适合。可以充分利用不能生长荷花的深水区。

芡实适合0.9-1.2米的的水深。但是产量不高,不是首选。
如果城市绿地公园里有天然的河流、湖泊、池塘、活水,可以在其沿岸设置很浅的浅水区,栽植荸荠、慈姑、水芹、茭白、浅水藕等高产作物。芋头产量最高,但要选择低毒品种,并标明其食用方式。
至于放养动物大部分不现实。野鸡野兔永远跑得比人快。中国又禁猎禁枪,会捕猎的人很少。可以考虑的就是广场鸽,紧急时候吃掉它。
面积较大的绿地公园可以饲养鸵鸟、火鸡、珍珠鸡、贵妃鸡、美洲雁、鸳鸯鸭、火鸭、香猪等不爱乱跑、容易圈养的动物,平时招徕游客,危急时候填肚子。

水池不仅放养金鱼,也别忘放养食用鱼、黄鳝、泥鳅、虾蟹、河蚌什么的。李世民有一次军队断粮,就是靠附近河里的河蚌度过的。不过要注意水体是否远离污染。

同时,还要栽植一些药用植物——板蓝根、白菊、艾叶、薄荷、菖蒲、枸杞、桔梗、大黄、玫瑰、各种姜类等。其实这顶不上太大用,可这是最好的安慰剂,能够稳定民心。君不见非典时期,就是板蓝根菖蒲艾叶陪我们度过了难关。古希腊瘟疫时期,贵族成天捧着玫瑰沉香乳香调制的“芳香苹果”驱病避灾。清朝穷人家还有“女佩姜”的习俗,佩戴生姜驱病保平安。
素质问题方面的考虑,为了避免有的人偷采能吃的东西
我想,要不要种成那种确实能吃但一般人不去吃的东西?果树有人偷,葫芦南瓜有人偷,金叶薯有人偷,香椿偷得更干净,但苜蓿草、二月兰、野鸡冠花、榆树叶可没人偷
蜀葵对中国人来说就是观花植物,也就是小孩摘个花。基于饮食习惯,基本没人偷吃
枸杞野性很强(这里说的是普通的枸杞,不是宁夏枸杞),也就摘个果,踩坏也没事明年更旺。一般人不知道枸杞稍是好东西,也没有吃枸杞稍的习惯,平时就没人乱动
葛根基本没人偷(偷不动),而且一般人不认识
红苋菜、扫帚苗,偷了还再长
莲藕种得离岸远点,想偷偷不着。再说城市公园的荷花也就是摘花摘叶子,大部分人想不到去偷藕。
菱角这玩意号称疯长起来就清理不净。耐深水,产量高,生长旺,就是菱角被偷光了,叶柄(菱角菜)也能吃。随便破坏也没事。只是破坏得乱七八糟,苦了环卫工了

慈姑脆嫩产量很高,据说亩产3000斤。慈姑炒肉片那是清宫御膳。在北方,长得一大片都没人动,基本都不知道那能吃。不知在吃慈姑的南方,会是什么情况。
而且,以上东西,野性很强,根本不用化肥农药,可以避免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