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话——第一个使人类上瘾的物质?
TMR出版集团
一、第一个让人类上瘾的物质是什么?
提起历史上第一个使人类上瘾的物质,你会想到什么呢?酒精、海洛因、尼古丁。
No!
根据历史记载,第一个使人类上瘾的物质,很可能是盐!
在古代,人类疯狂的迷恋盐,甚至因此引发了多次举世闻名的战争:
黄帝大战蚩尤就是为了抢盐吃?

早在四五千年前的中原大地,为争夺山西运城盐池,爆发了黄帝与蚩尤逐鹿中原之战。获胜的黄帝将国都由河南新郑迁往运城,从此奠定了华夏基业。
上古时期的神秘盐邦—巫咸古国

传说中有个巫咸国,巫咸的本意为制盐工匠。《山海经》描述:巫臷之民不纺织不耕作却衣食无忧,以研究占卜为主业,树林茂密,鸟兽成群,人们载歌载舞、和睦相处。后来因巴国帮助巫咸国推销食盐,而后垄断食盐,导致了巫咸国的灭亡。
盐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独立战争中,英军通过切断叛军盐的供应而削弱其战斗力。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北方军队通过控制南方的盐厂,而使南方食盐短缺,严重影响了南方的生活与部队的战斗力。
我们对盐的上瘾可能是因为在古代的盐是稀缺物资。盐只有三个主要来源:海水、地下盐矿、天然卤水。由于古代很多部落远离海水,运输困难,有时仅有一个部落控制盐矿,所以导致了战争不断。
小知识:你知道盐矿对人体健康有哪些作用吗?
盐矿可以治疗呼吸系统的疾病。上世纪欧洲医生发现,在盐矿中工作的矿工很少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其原因是空气中的盐具有杀菌的作用,有助于将痰液溶解,同时杀死微生物,降低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洞穴盐疗法”在欧美地区非常普遍,国内也开始建造人工盐室。

二、盐为什么使人上瘾?
盐被称为“百味之首”,为什么我们都爱吃咸?为什么我们会对盐上瘾?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因为盐的咸味能够刺激人的味觉,增加口腔唾液分泌,从而增强食欲和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
2.因为盐在体内维持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调节生理功能,在保持神经的兴奋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3.因为缺少盐会使人全身乏力,感到疲倦。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拥有食盐的军队可以在力量上压制没有食盐的军队。旧社会的劳动人民也需要大量食盐补充体力,所以很多爱吃咸的习惯遗留至今。盐虽然是身体需要的,但是吃多了也会导致各种疾病。
三、为什么中国人更爱"重口味"?
中国人的高盐饮食曾经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关注:中国需要遏制钠(盐)的摄入量。

中国人爱吃的精制盐又细又白,咸味偏重。做菜的时候只需要撒少量的盐就可以使得饭菜变得美味。因此,中国人更好咸。而西方国家的盐色彩缤纷,更加追求天然,大多食用海盐和岩盐,以红色或黑色偏多,没有经过太多的提纯和处理,保留了盐原本的色彩。

四、吃盐多了会得什么病?
咸菜、咸鸭蛋等高盐饮食习惯埋下了诸多隐患。吃盐多了会得什么病?
1.消化道肿瘤
流行病学统计显示,胃癌、食管癌的发病率与吃盐过多有关。含有大量盐的食物在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很受欢迎,凡是喜欢吃盐的地区,均为消化道癌、鼻咽癌的高发区。我国8省调查显示,胃癌死亡率与人均食盐消费呈正相关。食盐本身并不致癌,但长期高盐饮食可能损伤胃黏膜,当胃黏膜发生水肿、溃疡等病变后,给幽门螺旋杆菌提供了繁殖的土壤,还可以使致癌物亚硝胺类物质在胃内形成增加,并侵犯胃黏膜上皮,引起癌变。以往的统计显示,日本、芬兰及多数东欧国家,居民每天食盐摄入量多超过15克,胃癌发病率很高。60年代以后,日本膳食习惯西化,吃盐少了,胃癌的死亡率也有所下降[2]。

2.心脑血管疾病
Lancet(IF=60)一篇文章研究了195个国家中饮食风险对健康的影响。不健康饮食造成1100万成人死亡,其中超过550万人死亡的原因为摄入盐过多[3] 。吃盐太多导致血压增高已经成为共识,高血压又会导致各类心脑血管。过量的食盐不仅会导致血压升高,且导致血液凝滞,引发心脏病。

3.肥胖
一些研究报道:高盐摄入与肥胖相关,但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最新研究调查了中国、日本、英国、美国共4680名中年男女数据后,发现食盐摄入量与肥胖的患病率呈正相关。吃的越咸,人越胖。

4.肾病
中医说:“咸入肾,肾主骨”,食用过多的盐会使人体血液中的钠离子增多,从而增加肾脏的负担,影响毒素的排出,除此之外,还会导致肾结石、浮肿、骨质疏松等疾病。随着肾功能变差,还容易诱发高血压、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症状。

5.免疫疾病
近期,《Circulation》发表文章:免疫细胞(单核细胞)原本用于识别和清除人体内的病原体,然而当免疫细胞生存环境中盐浓度升高后,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受到干扰,导致免疫细胞发育异常,不但不能完成保卫人体的使命,反而会促进炎症的发展,增加过敏、哮喘等免疫系统疾病的风险[4]。
这篇文章还指出,在中国、日本和泰国,钠的大量摄入在导致死亡的饮食风险中居于首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摄入过多的盐,确实会引发疾病甚至增加死亡风险;中国属于高盐风险地区,控盐减盐十分迫切。

五、盐比毒品还可怕?
盐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是“隐形杀手”,过量的盐在不知不觉中诱发各种疾病。特别是已经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更是要戒盐瘾!否则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
哪些人群最需要严格控盐呢?

1.高血压患者
过多的盐分直接导致血压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爆发:晕厥、猝死、心力衰竭等。

2.肾病患者
由于肾炎患者的肾脏排泄功能受损,钠盐增多容易造成水肿。

3.骨质疏松、缺钙的人
少吃盐等于多补钙,因为人体在排钠的过程中,还会带走大量的钙离子。对于以上这些患者,在生活中更需要减少盐分摄入。

4.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本身会增加肾脏负担,食盐过多,口渴多饮,肾脏会承受不住,引发糖尿病肾病并发症。
5.心衰患者
吃盐多会加重心衰的病情和症状,使身体潴留过多的水分。这些水分会在肺部、脚踝、关节和腿部聚积。此外,摄入过多钠离子还会使血压升高,加重病情。
6.肝硬化患者
体内钠含量越高,停留在我们身体中的水就越多,血压就更高,这样水肿、腹水和消化道出血的几率大增。

六、每天吃多少盐才健康?
中国营养协会规定,我国健康成年人食用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天,大概可以盛满一个啤酒瓶盖,包括从食用盐、调味品和其他食物中摄入的食用盐量的总和[5]。而WHO则认为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天。

盐是人类饮食中的“常驻嘉宾”,盐几乎藏在所有的食物里面,即使在最清淡的饮食里也会看见盐的身影。
外卖、零食好吃吧?里面含有的盐让你防不胜防。
番茄酱、蒜蓉辣酱等调味品中也含有大量的盐,别拿调味品不当盐。

甚至连蜜饯、蛋糕等甜味食物中也含有大量的盐。
因此,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会摄入过量的盐分,也并不稀奇。
一口咸鸭蛋,直接咸入魂
小知识:如何精确计算每日摄入盐的总量呢?
推荐一个小公式,在食品包装袋上找到钠的含量,再乘以2.5,便可得盐的含量。
钠含量(g)×2.5=盐含量(g)
举例: 某品牌辣条的食品营养成分表。
小知识:食品营养成分表你会看吗?
NRV%:nutrision reference value(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指的是单位食品中所含营养素的量占到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的百分比。注意:每100个不等于每包,需要看每包里面几百克。
100克的辣条,含有钠2.745克,算出,含盐5.5克。钠的NRV%的标准为5克。所以吃100克的辣条,就已经137%,超过每日标准了!
七、小孩儿更怕咸!
戒除盐瘾,从娃娃抓起。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导》建议,1岁以内婴儿不吃盐;1-3岁幼儿每天需要摄入盐不超过1.8g,专家建议多从肉类、奶类、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摄入渠道获得盐的摄入,除此之外不需要额外吃盐。
盐过量会对宝宝造成哪些危害?
1、变虚胖!宝宝吃盐过多会加重肾脏代谢的负担,影响肾功能健康,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水肿、高血压等。
2、总感冒!吃盐过多还使宝宝容易感冒。吃太咸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从而使细菌和病毒在上呼吸道“定居”;高盐的渗透作用可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细菌,使病菌“兴风作浪”;高盐还可抑制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增殖,使其减弱免疫力。
3、发育慢!还有研究表明,儿童血中钠浓度越高,个子越矮;盐吃的越多,钙的吸收越差。
八、已经咸上瘾了,该怎么办?
如何压制自己“重口味”的欲望呢?
1.限盐
例如,在菜肴端上餐桌后再放盐,可以避免盐在烹饪过程中渗入食材,附着在食材表面的盐就可以满足味蕾的需要,也可以使用醋、葱、蒜、八角、大料等调味品代替盐的调味功能,使味觉慢慢适应低盐、少盐的风味。
2.算盐
许多人认为少吃盐就完成了限盐的任务,但其实不然。需要警惕 “隐形的盐”。有的食物以其他的风味为主,盐的味道被掩盖了,但这些食物的含盐量却一点也不低。一些商家利用盐增加风味、易于保存的特质,继续提高在卤制品、零食等产品中盐的含量,提高产品销量。
什么是“隐形盐”呢?就是一些在制作过程中会增加盐的摄入,但不会被人发觉的,酱油、冰淇淋、泡面、挂面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藏盐高手”。
我们在为儿童或者患者采购食品时候,应该养成关注食品包装上营养成分说明的好习惯,通过计算,让一些食物中“隐形杀手”现出原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能盲目放任自己的味觉,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有的人已经习惯了重盐的口味,清淡的饮食习惯一时难以养成,可以每天减盐1g,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对于绝味鸭脖、辣条、话梅、火腿肠、豆瓣酱等容易使人上瘾的高盐食品,我们也只能忍痛说NO了。
八、关于盐和碘的“爱恨情仇”
自古盐和碘是一对CP !
过去穷的时候,人们有时买不起食盐,更别提碘的有效摄取和补充了,现在生活条件好转了,谁都能吃海鲜了,基本上已经没有人缺碘了。
人们消除了健康的担忧,又迎来了利益的争夺。一些商家为了赚钱,还选择在食盐中加入一定剂量的碘,提升盐的售价。
有专家表示,在当今社会,一些女性甲状腺增生,背后元凶就是过多食用加碘盐,碘摄入量过多。近年来,我国已3次下调食盐碘含量标准。“食盐加碘”修改后,用因地制宜、科学补碘,取代了全民加碘。《食盐管理条例》修订最新版规定:做好水源性高碘地区和其他地区特定人群的未加碘食盐供应保障工作[6]。
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多了解盐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盐的摄入量,就能少交“智商税”,保持人体健康。
你对盐还有哪些疑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Life Research期刊关注所有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研究,欢迎投稿!想了解期刊投稿信息,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参考文献:[1]刘国强.郭梁.徐伟良,猴头菇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陕西农业科学,2018,64(09).[2]Xiao-Qin Wang,Paul D Terry,Hong Yan,Review of salt consumption and stomach cancer risk:Epidemiological and biologicalevidence.WorldJournalof Gastroentroenterology.2009,5,12,15(18):2204-2213.
[3]GBD 2017 Diet Collaborators.Health Effects of dietary risks in 195 countries.1990-2017,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Lancet,April 3,2019.[4]Phagocytes,Circulation,2021,4(18),http://doi.org/10.1161/Circulationha.120.052788.
[5]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6] 国家发改委关于规范未加碘食盐管理保证合格碘盐供应的通知(发改办经体)2018 802.http://www.sqi.com.cn/FoodCenter/ShowDetail.aspxNGUID=a56c74c448de48ac8661e21cf5a8a64a[7]精品科普.中国生殖健康,2018(07):25.[8]Ma.Z.F.,Venn.B.J.,Manning.P.J.,Cameron.C.M.&Skeaff.S.A.(2018).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yroglobulin concentration using repeate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yroglobulin concentration using repeated measures of urinary iodine excretion.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57(04),1313-1320.[9]Zhou,H.,Lu,Y.,Pan,B.,Zhao,Q.,&Ma,Z.F.(2021).Iodine deficiency as assessed by neonatal TSH in a sample of mother-and-newborn pairs in Jiangsu Province,China.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199(01),70-75.[10] Iodine stetus worldwide WHO Global database on Iodine deficiency.[11] 陈钰瑾.高血压与食用盐.解放军健康,202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