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s作文】钟声在耳畔回响
“咚— 咚—”,钟声余韵,虽然时隔已久,却仍在心中,久久难以散去。我坐在案前,有些深思,有些迷茫,却不改宁静——应该是不能改的罢。敲钟的老人那苍老而平静的面庞,至今在脑海中,是难以散去的了。那钟声如松林长吟,百纳波涛,只一瞬间便让人心静,是已无踪了,尚能有些的余韵。
记得初次见敲钟老人,是有些时间了。那时光景,记忆犹新。那时我尚住在郊区,邻近着一座寺院每日早晨醒来,是伴着鸟鸣与钟响的。我总觉得那钟声,仿佛一阵能吹过心灵的清风,让自己不由安静下来。常常听的见钟响,却是总见不到敲钟人。在好奇而渴盼之下,终于有一日能有大幸运拜访这样一位敲钟的老人。老人笑道:“不过当时觉得寺院可以图一个清静,便剃度为僧了。如今看来,这敲钟也确实是让我的心清静了许多了,终于是能立于乱世而不染尘埃了。”一番话了,让我心生敬佩。立于俗世,而心不扰乱,也似乎确凿是十分不易了吧。能隔绝外界的喧嚣而怡然自得,确实是值得敬佩的。
自此以后,与老和尚愈加熟悉,也常上山去拜访了。钟声依旧常常响起,让我每每能在急躁时静下心来,去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在钟声的熏陶之中,又每每有自己新的理解。老和尚又教我弹琴。抹挑勾剔,滚拂掐撞,在一次次的指法练习中,总能更让人的心静下来。就只是静静地,坐在古琴桌前,听着古琴的余韵,便也能让心彻底的静下来。夕阳不觉西下,彩霞映照在窗上,又映照在琴上,在琴上留下一丝丝的波纹,再缓缓地散去了。再沉思。景色却又不一样——先前只是注意那动着活泼的景色,而现在看着这沉静的背景,也觉得有些趣味了,更加让人思路清明而不觉索然无味了。不由得由衷地去感谢老和尚了,而更为敬佩。宁静专一是自己的,也是应该的,而教会别人宁静专一的思考方式,则可以谓之是愈加珍贵的了。身居寺院,并无往日多少天地。隐逸山林,而有深深哲理。这样的敲钟老人,是不止于敲钟了,却更胜钟声,无疑给在“温柔富贵乡”中的人们一记警钟,不让人们入世太深。
又是一个黄昏,红日西沉,钟声浑厚、清晰。树林中的几片反散了余晖,照应在了古钟古老的铭文上,一派宁静。钟楼上的是敲钟的老人的身影,那声音在我心中久久挥之不去——是洪钟,是警钟,是净心钟。